在這裏,我們的本意不是說要教育孩子撿起別人的垃圾,如果孩子“不慎”這樣做了,那也會讓丟垃圾的人感到羞愧,並且對方還會感謝孩子。因為一個孩子都能夠做到愛護衛生,並且以一種禮貌而委婉的方式告誡別人不能亂扔垃圾,會讓對方覺得自己的錯是多麼不應該。
在家裏,父母不妨告訴孩子:“好心情有時候源於陌生人的一個微笑,而要得到陌生人的微笑,不妨幫別人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當身邊的人掉了東西,主動彎腰撿起並遞給他,就能很容易贏得別人一個微笑。而這微笑裏不僅有友好的成分,還有感謝的意味,是值得久久回味的。”
如果你想訓練孩子這種意識,那麼當孩子的東西掉到了地上時,你有必要彎腰撿起,並告訴孩子應該說“謝謝”。這樣當你的東西掉到地上時,孩子就會主動撿起來了,因為孩子從你身上學會了這個友好而禮貌的待人細節。
讓孩子在看電影時保持安靜
“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這是很多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但是這個很容易做到的細節有時候卻被忽略掉了。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些孩子很難安靜下來,不是來回走動,就是在座位上玩耍、說話。此時,孩子的父母在身邊,往往也不會阻止孩子,有時還會和孩子一起討論電影裏的情節。
好不容易盼來了周末,蔡女士決定帶著女兒盼盼去電影院看電影。在開始放映前,蔡女士告訴盼盼看電影時要保持安靜。盼盼很聽話,在看電影的時候表現得不錯,除了偶然小聲問個問題,其餘時間都能安靜地坐在那裏全神貫注地盯著銀幕。
坐在盼盼旁邊的兩個孩子不停地大聲說笑,時而在過道裏跑來跑去。然而孩子的母親卻視而不見,沒有勸說孩子保持安靜。
蔡女士低聲對那兩個孩子的母親說:“您的孩子在影院裏到處亂跑,使其他人不能好好看電影,如果他們對電影不感興趣的話,能否讓他們去外麵玩?”
沒想到,那位母親冷冷地回答道:“我們看電影是買了票的,所以有權享受這裏的一切設施,孩子們願意到哪兒玩就可以到哪兒玩,不關你的事!”
通常情況下,孩子在電影院裏看電影都是有家長陪同的,如果家長在家裏不教育孩子應該保持安靜,那麼當孩子在影院裏吵鬧時,不僅會影響其他人看電影,還會使家長的形象受到損害。如果是和同事一起前來的,那麼這些家長的形象在同事心目中就降低了,這樣是不是會影響到他們的人際關係呢?
因此,父母首先要注重細節,然後再教孩子注重細節,唯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注重細節的人。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在電影院看電影完全不同於在自己家裏看電視,那是公共環境,你應該學會為別人著想,你在做出每一行為之前,都應該考慮自己是否影響了別人。如果你希望表現出自己應有的教養和禮貌,就應該熟悉電影院裏的禮儀要求,成為一名合格的小觀眾。”
怎樣才是合格的觀眾呢?
(1)準時到場。最好在電影開映前10分鍾到達,接受檢票後找到自己的座位。如果不小心遲到了,也不要來回找座位,以免影響別人看電影,應該在引導員的指引下,迅速入座或向周圍的人低聲詢問,並加以歉意。此時,可以不對號入座,而應該坐在靠近過道的空座位上。
(2)在進入放映廳之前先去上洗手間和買零食。如果孩子實在抵製不住零食的誘惑,要讓他輕輕地,盡量不要出聲地吃零食。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吃有殼的食物或咀嚼聲音過大的食物。電影院是公共場所,不是自家客廳,吃東西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