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細節體現教養,讓孩子注意公眾場所的細節(3)(3 / 3)

參觀博物館,首先需要讓孩子明確的一點,就是愛護展品。博物館內的展品大多具有較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有的甚至是國寶級的展品,因此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時,一定要教育孩子愛護展品。

在博物館裏,大家都安靜地觀看著藝術品,這個時候,一個眼睛近視的孩子站在一件展品前大聲呼喊不遠處的媽媽:“媽媽,快來看啊,我看到的畫像好醜啊!”

媽媽趕忙把孩子拉過來,小聲說:“親愛的,快過來,說話不要這麼大聲!那不是畫像,那是一麵鏡子。”

女孩子好奇地問:“難道我長得那麼醜嗎?”說著就伸出雙手去摸鏡子,這時媽媽趕緊阻止女兒,對她說:“不是的,寶貝,那是很久以前的鏡子,它照出來的效果與事實相差較遠,不信你看看這個鏡子,你長得很漂亮、很可愛的。”說著,媽媽從皮包裏摸出一塊化妝用的小鏡子。

等女兒照完鏡子後,媽媽說:“記住了,這些是國家的文物,如果大家都用手摸它,就會破壞這些文物的,所以你不要去摸它,知道嗎?”女兒認真地點點頭。

在博物館裏觀賞藝術品是一種享受。很多父母為了培養孩子對藝術的審美能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帶孩子去參觀,但是有些家長忽視了參觀博物館要注意的一些細節,致使孩子在博物館裏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有違禮儀要求,顯得不那麼文明,影響了大家觀賞,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要想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參觀者,你需要學會博物館裏的參觀禮儀。父母要告訴孩子一個細節:隻許動眼不許動手。孩子好奇心強烈,參觀博物館時,總覺得隻用眼睛看不過癮,一定要親手摸摸藝術品,殊不知,你摸一下,他摸一下,是對藝術品的極大“傷害”,甚至會起到破壞作用。

在博物館內一般都有“不要觸摸展品”的指示牌,而且將那些價值極高的文物陳放在玻璃罩、隔離線等的區域內。然而,並不是每件藝術品都有防護措施的,如果父母不教育孩子注意細節問題,孩子很可能會觸摸展品,甚至破壞展品。

有些展品是允許觸摸的,這些正是向兒童開放的,但一般情況下,當展品具有無法替代的曆史意義,或者是易碎物品時,就不要用手觸摸。

除此之外,還應讓孩子注意參觀禮儀。

第一,服飾。

展覽館、博物館是環境相對特殊的場所,這裏麵展現的都是具有很高紀念價值的藝術品或文物,因此展覽館、博物館都對館內環境有很高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禮儀要求。

在著裝方麵,由於館內氣氛高雅、高尚,所以如果參觀者不注意服飾,衣冠不整,就會和博物館、展覽館內的環境產生衝突。特別是在炎炎夏日,不要讓孩子穿著拖鞋、背心來參觀。

實際上,穿著隨意甚至邋遢是對其他參觀者的不尊敬,也是對博物館裏的工作人員以及展品的不尊重,是不禮貌的行為表現,會破壞整個參觀環境。

第二,肅靜。

博物館、展覽館和圖書館一樣,也非常講究安靜,因為安靜的環境才能讓大家靜下心來感受藝術品帶來的美感。因此,當你帶著孩子進入博物館後應該始終保持安靜,盡量不和孩子大聲說話,不要讓孩子追逐玩鬧、大聲喧嘩。

有些藝術品確實會讓你和孩子歎為觀止,有些自製力不強的孩子會興奮地尖叫,這樣的行為是不允許的。博物館是一個要求嚴肅、安靜的場所,參觀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時刻保持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