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蕭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措施(3 / 3)

2.推進生態健康產業的發展

在杭州全麵實施“構築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的大都市發展戰略背景下,蕭山應充分利用豐富的生態資源,合理開發旅遊、休閑、人居、會展、體育、影視等生態健康產業,構建杭州大都市生態環境新品牌和旅遊布局新概念。基本思路是:充分保護、合理利用境內豐富的生態景觀和人文遺跡資源,以市場化模式運作“現代都市型休閑旅遊和景觀產業”,江南影視基地開發與旅遊區開發聯動,結合做美南部的戰略,打造以“湘湖”為軸心的沿江“旅遊景觀走廊”和南片的“生態旅遊產業區”,構架起杭州大都市旅遊“北有西湖,南有湘湖”的全新格局;會展業則考慮以杭州會展業發展和規劃中的會展中心區為背景,依托蕭山區位優勢、工業園區和固有的曆史文化,主動對接爭取會展產業發展的先發優勢;此外,杭州大都市的建設具備承擔大型體育比賽和運動會能力的內在要求。體育設施的建設,不但有利於蕭山城市化進程,而且有利於旅遊業的開發、發展和提高要素的吸納力。體育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對項目有所選擇,主動介入,把體育產業發展和城市化結合,把競賽型和旅遊休閑型結合,積極動員國家、省、市專項資金,實現投資多元化,爭取上一兩個合適的國家級訓練基地,建幾個省級基地。同時,在推進旅遊、會展和體育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注意通過三個方麵的聯動發展,以增進蕭山社會文化建設,提高蕭山的城市品質。

3.促進社會、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加快現代化建設,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生態環境之間地關係,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高度重視資源的節約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蕭山社會、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生活質量提高和人民素質培養相結合,經濟效率與生態環境兼顧,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相統一,實現社會、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在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方麵的基本思路是: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大汙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力度,建立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調度體係,推行市場化、集中化的汙染治理,有效控製環境汙染,明顯提高城鄉的環境質量;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製,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投入。在人口素質和生活質量方麵的基本思路是:高度重視就業問題,高度重視社會治安,高度重視人的全麵發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控製人口數量,擴大就業空間,完善社會保障,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建設和諧健康、誠信道德、積極進取的新型市民社會,使人民群眾過上與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的全麵小康和更加富裕的現代生活。

四、改革開放

1.擴大對外開放方麵

長期以來,改革一直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內在動力。中國加入WTO,意味著開放將接過這一任務,成為推進中國經濟政治領域改革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的動力。加入WTO、全球經濟一體化、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要求蕭山全麵提高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蕭山擴大對外開發的指導思想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抓住以港台與東南亞為代表的國際高科技資本向長三角轉移,以歐美為代表的國際高科技資本看好長三角,國內資本向長三角轉移的機遇,迎接長三角城市之間對資本、技術和產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的挑戰,讓開放帶動工業現代化,帶動城市化現代進程,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動產業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基本思路是:加大力度,構築開放的後發優勢,走出去,引進來,並兩者結合。“走出去”是指,擴大利用國際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範圍,提高外貿產品的附加值;“引進來”是指,擴大利用外資的規模,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兩者結合”是指,建立起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的通道,把蕭山企業包裝到海外上市,資金和技術帶回蕭山來發展。擴大開放的主要目標是:參與國際分工,促進技術進步,提升產業結構,深化體製改革。目前,蕭山應進一步扶持外貿企業向集團化、國際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民營外貿企業,推進外貿經營主體多元化。

2.深化體製改革方麵

改革開放以來,蕭山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體製外增量改革所形成的體製落差優勢。但目前蕭山經濟所有製結構方麵的體製優勢已在弱化。因此,蕭山隻有加快實現從初級市場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的第二次轉軌,再創體製落差優勢,才能爭取在新階段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的轉變。深化體製改革的指導思想是:積極探索,勇於創新,進一步突破影響經濟發展的體製障礙,重在改革的綜合配套和整體推進,加快實現從初級市場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的第二次轉軌,再創體製新優勢。基本思路是:以現代市場經濟體製為目標取向,加快蕭山企業製度和企業管理現代化、市場組織和交易方式現代化、政府職能現代化。具體為實現“四個推動”,一是推動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製度的轉變,構築以管理革命為主要內容的體製新優勢;二是推動傳統的市場組織方式和交易方式向現代市場組織方式和交易方式的轉變,構築以現代市場經濟體係為主要內容的市場新優勢;三是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構築與現代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政府職能體係;四是推動投資環境和利用國內資本市場方式的轉變,構築安全、自由和低交易成本的融資通道與投資環境。

3.轉換政府職能方麵

在向現代市場經濟體製轉軌的過程中,政府必須不斷推進自身的改革,提高政策、組織和行為的合理性與市場化程度。蕭山政府職能轉換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不懈地按照現代化、市場化和全球化的要求,確立和實施政府改革的市場取向、放鬆規製取向、行政分權取向。目前,蕭山應利用“撤市建區”的契機,把蕭山的政府機構調整與政府職能轉換結合起來。基本思路是:“兩事合辦、加大力度、減少層級、提高效率”,建立起符合現代城市要求的政府管理體係,形成“小政府、大社會”的政府運作機製,推進公共財政製度改革,加強政府文化建設,並把政府的工作重點轉移到規劃城市布局、營造市場環境、提供公共服務上來,把一切應當由市場主體運營和可以由市場機製配置的事務都交給市場,最終完成“參與型政府——管理型政府——服務型政府”的職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