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交際:八麵玲瓏,左右逢源(5)(2 / 3)

梁山泊一百零八將,讀者不可能把這一百零八人全部記牢,但是有一些人的形象,如魯智深、武鬆、李逵、楊誌、秦明、阮小七等,因其個性鮮明,倒讓人過目不忘。

阮小七之所以最為瀟灑、快活,不僅僅由於他個性鮮明,更因為他懂得“他人不是我”的道理。如果阮小七常常拿著“他人”的眼光、他人的評價、他人的好惡,去規範自己的人生,忘記自我,還會有自己的快樂嗎?

我,是個最尊貴的字眼,世上的人千千萬,可哪個也不是我,哪個也替代不了我。既然我是個世間獨一無二的我,就應當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操守,好好地過自己的日子。

我們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你就是你自己。所以,你既然已來到世上,就應慶幸自己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應該把自己的稟賦發揮出來。認識自己的個性,有利於追尋個性與事業的最佳結合點;有利於完善自己的優點,抑製缺點,塑造完美的人格。人生的樂趣就是自我個性潛能的實現,實現了則沒白來世上一回,實現不了或差距太大,則是人生大遺憾。你無須總是效仿他人,也沒有必要羨慕別人是什麼,做了些什麼,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是什麼,有什麼樣的社會定位,因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盲從是導致人生失去自我的危機因素之一,人若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一切。

獅子是強者,它威風凜凜地咆哮到今天;綿羊是弱者,它曆經千百年風風雨雨,也一直活到今天。大樹生存著,大樹底下的小草也生存著。你不必一定是英雄、能人,不必一定要和別人一個樣。隻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以適當的方式做適當的事,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想做什麼和能做什麼,並且付諸行動、鍥而不舍,這就夠了。

許多偉人、名人、科學家、發明家都有卓爾不群的個性,他們不落俗套,不惟書、不惟師、不惟眾,獨立思考,特立獨行,敢於向舊的傳統挑戰。而那些沒棱沒角、因循守舊的卻總是步人後塵,一味模仿、重複前人的工作。盲從常常使人無所作為,一事無成。

個性有激發創造力的潛質。樂聖貝多芬是一位個性英雄,他那不落俗套的個性,與他不落俗套的作品不無關係。

撒切爾夫人說:“每個人都完全不一樣,重要的是你必須開發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長處。”

羅曼·羅蘭說:“每個人都有他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我們當中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完整的世界,在每一個人身上這個世界都是自己的,特殊的。”

蒙田說:“人類偉大而光榮的傑作就是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生活。”

蘇格拉底說:“知道自己的人,會知道什麼事情是適合他們的,並會辨別他們所能做的事情與他們所不能做的事情。”

我們的社會應當大力提倡自薦、自舉、展示個性之風。有一種片麵的觀點,厭惡自薦者,認為展示自我是“出風頭”、“不自量力”、“驕傲自大”、“要官做”,這種觀點堵塞了人的成才之路。

要活得瀟灑,活得快樂,就應當想到“他人不是我”,不隨波逐流,固守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自己獨立的人格。

我們倡導積極個性的發揮,目的在於解放創造力、衝擊世俗、銳意進取、挑戰自我、挑戰極限。獨特的個性絕不表現為穿奇裝異服、染頭發、變發型,也不表現為嘩眾取寵、與集體對立、與紀律和製度對著幹。積極個性的發揮與遵循理性並無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