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墓穴。按此說法,塔也可能是陵墓的標誌了,但至今人們仍認為它是小
亞曆山大燈塔。
高聳的石柱
除了古老的都城和雄偉的燈塔之外,素稱“地中海的新娘”的埃及第二
大城亞曆山大還以其別具一格的薩瓦裏大石柱作為其城徽。
驅車離開高樓林立、敞亮整潔的海濱大道,向城市西南方向駛去,進入
老城區,不一會來到一座高牆,進入大門,一片荒涼的高地上一根巨大的擎
天柱闖入眼簾,它就是遐邇聞名的薩瓦裏石柱。沿著右側小道,走到柱基台
階,拾級而上,仰望柱頂,隻見它直插雲際,顫顫巍巍,仿佛在亂雲中疾行,
又好似行將傾倒,頗為嚇人。
“薩瓦裏”,阿拉伯語意為“桅杆”。據說,阿拉伯人於公元641年占領城
市,遠望這根石柱聳立於400根石柱構成的柱廊中央,狀如帆船桅杆,因而
得名。石柱由柱基、柱身、柱頂三部分組成,總高度為26.85米,重約500
噸,柱身呈圓柱形,上部直徑2.3米,下部2.7米,全長20.75米,由一整
塊紅色花崗石鑿成。柱頂為古羅馬科林斯式,飾有爵床花圖案。石柱的石料
來自上埃及的阿斯旺,由平底船經尼羅河及其支流運抵亞曆山大。石柱的豎
立方法是在柱基四周壘土成凹形,然後把它拽入凹形中央的柱基上,豎好後
清除四周壘土。
相傳,亞曆山大大帝建城之初,便從這兒開始的。托勒密一世自封為埃
及的國王,建都於亞曆山大後,為鞏固其統治,協調入侵的希臘人和當地埃
及人之間的關係,創立供全體居民信仰的新神——賽拉比斯神。托勒密三世
(公元前248~前221年執政)在此建立了賽拉比斯神廟。廟呈長方形,四周有
巨大的石柱構成柱廊,聖龕上安放著精心雕刻的賽拉比斯神像,廟門口匍匐
著兩頭獅身人麵像。廟宇附設一圖書館。廟宇宏偉壯觀,為全城的宗教與文
化中心,馳名於地中海沿岸國家。羅馬皇帝圖拉真時代(公元98~114年),廟
宇為猶太造反者所毀。哈德良皇帝(公元117~138年)當政時,在廢墟上重建
了廟宇。
羅馬皇帝戴克裏先統治期間,駐守亞曆山大的大將艾赫裏叛亂。戴克裏
先親率大軍遠征討伐,圍城8個月,殘酷地進行鎮壓。當時城內餓殍遍地,瘟
疫流行。戴克裏先調來糧食,賑濟災民,安撫百姓。297年,埃及執政長官
波思吐莫斯在賽拉比斯神廟的廣場中央建立這根石柱,以示感恩戴德。柱基
西側石壁上刻有四行字,至今依稀可辨:“為戰無不勝的亞曆山大監護神,公
正的戴克裏先皇帝,波思吐莫斯謹立此柱。”公元4世紀時,基督教傳入埃
及,廟宇遭蹂躪。據15世紀埃及曆史學家馬格裏齊記載,石柱位於柱廊的中
央,鶴立雞群,氣宇軒昂。柱廊的一些石柱於1167年被薩拉丁手下大將拋入
海中,以鞏固海防,抵禦歐洲十字軍入侵。
從石柱往西,行數十步,下台階,抵一小塊窪地。1895年,在窪地北麵
的岩洞裏發現了一尊賽拉比斯神像。神像由黑色閃石岩雕成,呈牛犢形,兩
角之間有一日輪,兩耳朝前張開如喇叭,據說它是在傾聽人民的呼聲。窪地
的南麵有一條寬闊的地道,往東可直達石柱下麵。地道兩旁岩石上鑿有一個
個格子和放置油燈的小洞。一說它是賽拉比斯神廟的附屬圖書館,另一說是
古代亞曆山大圖書館的分館。公元48年,位於海濱的藏書70萬冊的亞曆山
大圖書館被戰火付之一炬,部分紙草紙圖書即遷移此館。從地道出來,往南,
有幾口苦水井。石柱的正南方,兩尊獅身人麵像依然匍匐著。西南方,賽拉
比斯神廟廢墟猶存。
幾百年來,薩瓦裏石柱遺留下不少軼聞趣事。十字軍將士誤認為,古羅
馬大將龐培(公元前106年~前48年)被愷撒擊敗,逃到埃及,死於埃及人之
手,其骨灰存於柱頂骨灰罐裏,故歐美人士至今仍以龐培柱稱之。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於1349年訪問亞曆山大,在他的遊記中記述
了一件趣聞:某日,有一人被警察追捕,逃到石柱跟前。此人嫻於弓箭,急
中生智,將一根繩索綁於箭尾,射往柱頂,箭頭深深地紮進石柱,他便利用
繩索爬上柱頂。警察包圍了石柱,瞧熱鬧者人山人海。警察命他下來,他拒
不服從。雙方僵持數小時,直到市長聞訊親臨現場,鑒於他這一驚人之舉,
當場宣布赦免他的罪行,他才從柱頂下來。此後,石柱搭起梯子,供遊客登
上柱頂參觀。
法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時期,有人詭稱石柱將傾,建議國王把它遷往
巴黎,柱頂上豎國王雕像。1798年7月1日,拿破侖指揮法國遠征軍從亞曆
山大西部登陸。晨曦中拿破侖來到石柱跟前,欲上柱頂觀察地形,但圍繞石
柱轉了幾圈,無計可施。這時,法國領館一位官員上前問道:“將軍閣下是否
想登上這一古跡?”“是的,你有何妙計?”拿破侖急切地問。“可以利用風
箏。”“風箏能載我上去?”拿破侖覺得好奇。“幾年前有幾個英國士兵采取放
風箏的辦法,在麻繩上打了許多結,等風箏飛到高出石柱一倍時,突然放鬆
繩子,風箏落到石柱的另一邊,繩子掛在柱頂上,從兩邊垂下來,就這樣,8
名士兵攀上柱頂,在上麵飲酒作樂。”拿破侖聽了很高興,下令如法炮製,果
然爬上柱頂,將亞曆山大的地形、工事一覽無餘。他想好了作戰方案,隨後
命手下軍官登上柱頂向他們部署攻城計劃。
法國殖民者的入侵遭到當地人民的英勇反抗,連拿破侖本人也差一點被
打死。有一次,他路過一條胡同,一位婦女見他一身裝束,認定他是一位法
國高級軍官,於是從屋裏向他開槍射擊,但不幸未命中。拿破侖的警衛衝進
她家裏,殘酷地殺害了她全家。拿破侖對石柱十分欣賞,想把它運往巴黎,
但是隨著侵略的失敗,他的企圖終成泡影。
一千多年來,亞曆山大城經曆了滄海桑田,許多著名的古跡或成廢墟,
或銷聲匿跡,唯獨薩瓦裏石柱巍然挺立,象征著堅貞不屈的精神,它作為城
市的標誌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千年時光的衝刷,古老的亞曆山大港已麵目
全非。聖賢雲集的“智慧宮”、藏書甚巨的“亞曆山大圖書館”、雄偉傳奇的
“燈塔”,這些建築已化作曆史長河中的一滴滴水珠,不能複返,隻留給世人
們一個個遙不可及的永恒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