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較為科學的考古手法,本應獲得更多、更精確的有關津巴布韋曆史的信
息。最後,經過一番折騰,霍爾得出了同本特十分近似的結論——津巴布韋
是由從阿拉伯或近東來的北方人所建造。
龐大的石頭城
大津巴布韋的一處主體建築
位於山下的平地,被稱為橢圓形
大圍牆,因為它外圍的城牆呈橢
圓形,周長256米,內徑長89米,
寬67米。城牆高近10米,厚約5
米,它所包圍的總麵積約為4600
平方米。在東、西、北三麵城牆
上開有3個門,門頂都有巨大的
花崗岩石砌成圓拱形。在圍牆頂
上矗立著幾根細長的質地堅硬的
獨麵,獨麵上雕刻著各種絢麗的
圖案花紋,有的獨麵頂端還雕刻著一隻形狀奇特的石鳥。在東南部有—道同圍
牆平行的、相隔1米左右的石牆,形成一條100米長的狹窄通道,通道盡頭是
一個類似院子的半封閉區。圍城裏麵建有圓錐形石頭高塔、石碑、地窖、水
井和一些石崖的廢基,像是古代宮廷的遺跡。圍城附近還有許多小的房屋,這
些低矮的頹垣殘壁可能是一般官員或者黎民百姓的住宅區。在橢圓形大圍牆
的外麵,有一連串形成堡壘的城牆。城牆內有錯綜複雜的通道、石級和走廊。
沿著一條陡峭縫隙開鑿出來的石梯而上就可以來到另一處主體建築:衛城。衛
城建在橢圓形大圍牆旁邊約90米高的懸崖上,居高臨下,俯瞰著整個山穀。衛
城的城牆隨著岩石的起伏,順其自然之勢與大弧丘融為一體。它全部由花崗岩
石塊砌成,構築堅固,氣勢雄偉,可能是一座重要的防禦要塞。在衛城的內部有
許多殘破的房屋和複雜交錯的通道的遺址。在那裏發現曾有冶煉黃金的跡象,
還有一個形似聖壇的建築,也許是古人們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在整個大津巴
布韋的建築群中,最神秘莫測也最令人費解的是橢圓形大圍牆內的圓錐塔。這
是一座下粗上細的實心花崗岩建築,高約二十餘米,沒有任何文字標記。它主
要是用雕琢成磚塊的平整花崗石一塊一塊地堆砌成,按照規劃的圖案線條砌起
來。在石磚與石磚之間根本沒有使用任何灰漿或其他種類的黏合劑來接合,磨
光的石磚之間連接得極為嚴密,其縫隙竟連薄刃也難以插進去。它外觀神秘新
奇、精致美觀,而且堅固異常。也許它已在此默默地站立了上千年,至今仍屹
立如故。
19世紀70年代以來,一批又一批探險家、科學家來到這裏想要弄清圓錐
塔的秘密。來自英格蘭的科學家本特曾花費極大的財力人力在圓錐塔的周圍
大規模挖掘了多年,但一無所獲。幾十年後,又一位來自歐洲的探險家霍爾在
塔底的地下深入挖掘了一條地道穿過圓錐塔。為了尋找一個入口他搬開了許
多石塊,但塔是實心的,至今也沒有找到一個進口,也許它根本就沒有入口。那
麼這樣一座直刺藍天的巨塔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對此人們眾說紛紜,有人
認為它的外表形狀與當地的糧倉形狀相似,也許是個巨大的糧倉。但是整個塔
是個實心的整體,根本就沒有用來貯藏糧食的空間。也有人認為它象征著男性
的生殖器官,是流傳於古代的某種宗教儀式的象征,代表酋長至高無上的權力。
但是這些說法都缺乏有力的證據,也沒有史料記載。也許它將一直站在那裏保
守著它的秘密。
締造者謎團
麵對這巧奪天工的“石頭城”,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是誰締造了這神秘
的津巴布韋文明呢?”圍繞這個問題,無數的學者各抒己見,各種假設眾說
紛紜。
19世紀末的時候,大量歐洲人紛紛搭船漂洋過海來到津巴布韋,但是他
們僅憑自己的主觀猜想和臆測就竭力否定了這個古文明遺址的非洲淵源說。
對於他們來說,大津巴布韋應該是存在於神話中的黃金國度。他們認為石頭城
很像歐洲史書上記載的古代以色列國王所羅門的某些聖殿,很可能就是在《聖
經·舊約》中提到的所羅門國王的金礦所在地。《舊約·列王紀上》篇中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