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殷墟
中國
殷墟位於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及其周圍。商代從盤庚到帝辛(紂),
在此建都達273年,是中國曆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1899年在此發現占卜用的甲骨刻辭。從1928年10月13日考古發掘至
今,先後發現宮殿、作坊、陵墓等遺跡及大量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禮
樂器和甲骨等遺物,總麵積24平方公裏以上。
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橫跨安陽洹河南北兩岸,現存有
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和眾多族邑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
銅遺址、製玉作坊、製骨作坊等眾多遺跡,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
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
的曆史。
殷墟發現的甲骨窖穴主要分布在殷墟宮殿宗廟遺址。自19世紀末
甲骨文發現以來,這裏共出土甲骨約15000片,震驚了世界。最著名的
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園莊東地H3甲骨窖穴。
其中,YH127甲骨窖穴發現於1936年,位於宮殿宗廟遺址中部偏西,
共出土刻辭甲骨17000餘片;小屯南地甲骨窖穴發現於1973年,位於
小屯村南部,共出土刻辭甲骨5000餘片,花園莊東地H3甲骨窖穴發
現於1991年,位於宮殿宗廟遺址東南部,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
辭甲骨500餘片。這些甲骨的內容極為豐富,包括祭祀、畋獵、農業、
天文、軍事等,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為甲骨文和商代曆史研
究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被稱為中國古代乃至人類最早的“檔案庫”。
殷墟王陵遺址與宮殿宗廟遺址隔河相對,是商王的陵地和祭祀場
所,也是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王陵墓葬群,麵積達113公頃。
王陵遺址共發現有12座王陵大墓和2500多座祭祀坑。王陵大墓多為
“亞”、“中”、“甲”字形大墓,這些大墓墓室宏大,形製壯闊。麵積最
大的達1803平方米,深達15米。墓內槨室、棺木極盡奢華,隨葬器物
精美,殉人眾多,顯示出墓主人非凡的尊貴和威嚴。殷墟王陵的埋葬製
度、分布格局、隨葬方式、祭祀禮儀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會組
織、階級狀況、等級製度、親屬關係,代表了中國古代早期王陵建築的
最高水平,並為以後中國曆代王朝所效仿,逐漸形成中國獨具特色的陵
寢製度。
說起殷墟的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說,作為
文化遺產,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時代越久,曆史價值越高。在國際
上被承認的、沒有爭議的中國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殷墟不是一座簡單
的建築物,它是一座都城,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軍事中
心和文化禮儀中心。它是一個王國的縮影,是其他任何遺產沒辦法
比擬的。
這就是殷墟之於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和獨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