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做個領頭羊。
不要害怕在必要的時候做個領導者,因為那並不是件壞事。比如一個好員工退休了,組織一個告別派對,或是有的同事被提拔,開個慶祝會,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自告奮勇,別人會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你。
(12)了解自己,揚長避短。
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莫過於你自己,當然,前提是,你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保要真正地看清自己究竟有“幾兩重”?正視已有的成績,放眼未來。要清楚地知道,成績隻屬於過去。還有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專長,並將它發揚光大。如果遇到自己並不擅長解決的問題,想辦法回避,但不能逃避。盡量將自己完美的一麵展現在你的上司、領導麵前。
(14)創造機會接受新任務。
不要過分看輕自己,適當的自信是非常必要的。要有主見、有原則、有立場,不放過任何一個有把握表現自己的機會。要利用一切你可以成功抓住的機會成就自己。決策一定要果斷,靈活應對突發的狀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4.你能成為眾星捧月的“和事佬”嗎
人生在世,要學會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有人說,做事難,做人更難,做個人人都喜歡的人那就是難上加難。其實不然,隻要肯花心思琢磨,你就會發現,做人,還是有捷徑的。因為,一顆善良、寬厚的心,無論在哪裏都是吃香的。
古語有雲,冤冤相報何時了?家和萬事興。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都心平氣和,還發愁什麼事解決不了呢?
中國人的精神就是一個字——“和”。“和”,一個代表著深遠影響力的字,其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可以解決問題的力量。因此,要想在家庭、事業上有個雙豐收,自己有個平和的心態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學會做個“和事佬”。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人和人之間有著很不相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不同的立場,並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自己的性格偏向。這種差異,就是不和的根源。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衝突與摩擦不可避免地隨時會產生,為什麼即使曾經親密無間的兩個人,也可能反目成仇……
爭執的雙方,或者已經忍讓,或者已經遷就,或者發現自己有過分的地方;然而,沒有人會否認自己,沒有人會想到先低頭——誰都不願意失去自己的“優勢”地位。於是問題繼續。作為一個和事佬,緩和劍拔弩張的氣氛是首要的舉措,攤開問題或誤會的關鍵是重要的環節,使雙方冷靜下來換到對方的角度重新去思考是使雙方向和解過渡的必要步驟,最後求得互相的理解與寬容是最終的目的。
但是,作為“和事佬”要有心理準備:不是每次談判都能令雙方達成希望的和解,不是每次“調停”都能夠重新回複和平局麵。在這種環境下,我們能做的隻是把損失降到最低。
和,是一種滿足,也是一種平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這種滿足與平衡。僅僅自己有著“和”的心態是不行的,那是“隻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是自私的。雖然這樣可以得來一時的平靜,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枝獨秀難為景,百花爭豔才是春。如果你想在自己的圈子裏樹立起威信,負起“調停責任”是你義不容辭的義務。一旦能夠成為“和事佬”,那麼,成為爭執雙方的傾訴對象、知己者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高瑞奎老人從20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做民間調解工作,30多年來堅持調解鄰裏村民之間雞毛蒜皮之類的糾紛,使其所在的街村多年沒發生過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人們稱他為“高好人”、“高老攪”。
現任正定縣正定鎮民主街調委會主任的高瑞奎,調解的多是家常事,但這些小事如得不到及時化解,就有可能轉成危害社會穩定的大案件。別看高老平時不愛笑不說話,他在民主街上一路走過去,幾乎沒有不認識的人。
正定縣民主街附近有一個大雜院,住有八九戶人家。有一次,院裏住戶張某翻建新房,在征得部分鄰居同意後,占了一點兒公共院裏的地皮,房子建起後,院裏其他住戶未提出不同意見。兩年後,院裏另一位住戶李某修建新房,在未征得其他鄰居的同意後,就在公共通道上畫了白線,準備擴展自家地盤。鄰居發現後找李某理論,但其堅持要“吃”點兒公共通道,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
“和事佬”高瑞奎得知這件事後,先向大雜院裏的其他住戶了解情況,然後又找到李某:“你想蓋房別人不幹涉,可你要占公共通道,這可不行,這是侵犯了公共利益呀。”李某卻氣呼呼地反問:“前兩年張某蓋房時不也占了點兒公共院嗎?你為什麼不管?”高瑞奎老人見李某正在氣頭上,一開始就單刀直入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鬧不好還會激化矛盾,於是轉身離開。第二天吃過晚飯後,他又找到李某:“我已向院裏其他住戶了解過了,他們都反對你占公共通道。退一步說,人家的房產證、土地證上都標著房子、院落的麵積大小,你占公共通道,不是違法嗎?”李某激動地反問:“當年張某占了公共院裏的麵積,你們怎麼不反對?你們這是欺軟怕硬,說什麼我也得蓋!”這次高瑞奎老人又碰了一鼻子灰,後來他多次與其理論,但都無功而返。這時李某的鄰居們放出話來:“如果他敢占公共通道,我們就跟他幹一仗!”
高瑞奎老人當然不甘心就此罷休。有一天他無意中發現李某要新建的西廂房的山牆根基離其北房太近,便善意地提醒他“廂房建成後對北房的通風、采光都不好,甚至還影響‘風水’”,並建議他把西廂房南移一點兒,李某見“和事佬”為自己著想,臉色和口氣便有所轉變。高瑞奎老人見機會來了,立即把話頭轉到老話題上:“張某蓋房,是占了一點兒公共院。一來他占的麵積很小,也不是公共通道;二來鄰居的土地證、房產證上並未劃清這一塊的麵積,沒人提意見也在情理之中。可你就不一樣了,占上這點兒公共通道,你的院子也大不了多少,如果因此打架,鬧出人命你也劃不來呀。”
在高瑞奎老人的耐心勸說下,李某最終按原來的房基翻蓋了新房,未占公共通道,大雜院裏的鄰居都誇“高老攪”又為大家“攪”成了一件好事。
“和事佬”無論在哪裏出現,都是身邊的人追捧的對象。如果想擁有好人氣,就從學做“和事佬”開始吧!
5.“夾著尾巴做人”是一種心計
仿生學似乎並不僅僅局限於應用科學,在人事上也可以大有作為,“夾著尾巴做人”便是一例。尼采說:“蟲被踩後蜷縮起來,這是明智的,它借此減少了重新被踩的幾率。”麵對現實,提出“夾著尾巴做人”,的確是一份明智的自省與善意的忠告。
“夾著尾巴做人”是要我們以平常之心看待人世,不虛妄,不自傲,不張揚,不浮誇,謙虛謹慎,嚴於自律。如果目空一切,自以為是,什麼都不在自己的眼下,“尾巴”翹得高高,最終受害的恐怕還是自己。現代人常常用忙碌當借口,心浮氣躁,當各種誘惑或競爭來臨的時候又難以自持,容易做出損人利己或者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楊百萬這個名字你一定聽說過,他是我國股市上呼風喚雨的“股票大王”,在上海灘乃至全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他卻反複強調要“夾起尾巴做人”,這是為什麼呢?在我國股市中,他曾親眼目睹了太多牛氣衝天的人。這些牛氣衝天的人最後結局如何呢?用他的話說,一個個“趴下了,全都趴下了”;而遙想當年,他們是何等的叱吒風雲啊!
在你最風光的時候,如果你“夾起尾巴做人”,你的風光就可以得到一種“可持續發展”;而如果你在風光之時“翹起尾巴”,那就有十二分危險了。一個人再了不起,比起整個世界,都是微不足道的。
順境中要“夾起尾巴做人”,還要學習一些成功人士的處世態度。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告誡他的員工:“請記得,我們微軟集團離破產永遠隻有十八個月”;中國經營管理大師張瑞敏則說:“海爾一旦決策失誤,也許就會像坦泰尼克號,頃刻間便沉沒。我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危機意識,其強烈的程度,遠遠超過那些批評我的、和總為我擔憂的人所提醒的。”
“夾著尾巴做人”並非懦弱的表現,相反卻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張狂個性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謙虛謹慎的做人良訓成了曆史遺跡。誠然,自信是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當你“尾巴翹起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跨越了自信的範疇了,那是自傲的地盤。所以請“夾著我們的尾巴做人”吧!
“夾著尾巴做人”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一種海納百川的胸襟,一種睿智圓滑的情懷,一種理性的回歸,更是贏得人生、取得成就的金光大道。“夾著尾巴做人”不是放棄、頹廢,不是悲觀、懦弱,相反,它是一種執著追求的精神,一種精益求精的風格。
六、方圓說話學會捧場的“心計”
※本章主要內容※
1.曲徑能通幽,舌頭不妨繞點彎
2.真誠地讚美會使人喜悅倍增
3.提出意見後,也要讓別人表表態
4.隔牆有耳,別在背後說人壞話
5.巧妙運用善意的謊言能換來理解
6.良藥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
7.用點“心計”傾聽,你會受益良多
8.適時地沉默,才能得到實在的好處
9.說真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