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傍霧嵐氤氳的驪山,巋然屹立於臨潼縣東約十裏處的山丘,便是秦始皇帝陵。據明都穆《驪山記》載,“始皇陵內城周五裏,舊有四門,外城周十二裏”,可以想見始皇陵園如何亭閣起伏,庭探廓回。今春三月,我們陪北京幾位作家驅車至此,隻見得陵巔桃花嫣紅,且登臨遠眺,煙樹中有明膩如帶的渭水婉蜒東去。其實,我們是衝著聞名遐邇的秦俑來的。固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裏記載過:“始皇初即位,穿冶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錮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令匠作機駑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可後來呢?據曰“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酈道元《水經注》)。如此贏得了古今中外學者及文人騷客濃重興趣的帝王陵墓,經“楚掘牧焚”之後,還殘留下什麼?陵內的秘密何在?皆屬眾說紛壇,成千古之啞謎。慶幸的是一九七四年在陵東側發現的規模巨大的兵馬俑坑,倒是可以窺其陵內構造之一斑。不僅如此,它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文化、軍事、冶金術及秦代曆史提供了最真實的資料,同時對於研究秦代美術史,尤其是雕塑藝術的價值更堪珍貴。秦俑的發掘,是以二
十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而震撼了世界的。
驅車至始皇陵東側約三裏處,便是建築宏偉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記得幾年前初聞傳奇時,我夾雜在“先睹為快”的人群中,踏著漫道荒草光顧過發掘現場,那還是一片開滿野花的柿樹林子。可此時撲入視簾的,竟是巍然的現代化鋼結構展廳和仿古的樓閣庭院。也許春遊季候的緣故,不同膚色的遊客竟然成千上萬,不是絡繹不絕,而確是摩肩接踵了。
步入展廳,佇立於東端土台上,可縱覽兵馬俑坑全貌。盡管大部坑道還尚待挖掘,僅眼前已清理出的數千件兵馬俑,也足以使心靈為之震顫不已,而歎為觀止!
據說,此位於秦陵東側的兵馬俑坑,象征著秦始皇生前駐紮在京城外的宿衛軍,用來拱衛陵墓之陰間世界。它按照戰國至秦時期的臨戰隊形而布置,觀賞者稍抖動想象之翼羽,似見秦國兵強馬壯,橫掃六合,北卻匈奴,南平百越,海內唯一之威武之景。俯視龐大軍陣,武士俑或作前鋒橫隊麵東,或作側翼各麵南北,或作後衛麵西,或為主體戰車與步兵相間排列,皆呈肅整隊列,堪稱組織嚴密。武士俑身穿戰袍,或披銷甲,手執青銅兵器,戰馬則昂首嘶鳴,躦蹄欲行,軍容凜然,大有待發之雄勢。
細觀武士俑雕塑,其造型粗拙而細膩,且明快逼真之至。其身高一米八至一米九七,數千尊則體形、容貌、姿態、表情各異,透露出性格、心理特征及職責的差別。有的免盔束發,有的戴長冠或軟帽。穿戰褐者多挽弓挾箭,披鎧甲者則執矛秉戈。腿紮引滕或護以脛繳,足登勾履或合靴。觀其發吉細致如微,鎧甲則堅硬,戰袍則輕軟,皮帶則柔韌,衣折則飄逸,淺履上的帶扣也皆維妙維肖。給人以雕塑的審美之喜悅的,是“在移動視線的時候,發現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是先後連續的時間內的姿態”(《羅丹藝術論》),使人從靜態的雕像上仿佛看到了它的運動。且看,陶俑有的肅然勁立,目視前方,辮發短須飄逸著一種昂然意氣。有的則凝視沉思,眉宇間蘊藏著智慧和力量,也或是神態自若,麵帶笑容,寓坦然的必勝信念而臨敵。也或是橫眉冷對,風度凜凜,也或是絡腮起翹,雙顴突出,顯得爽朗豪放。也或是目清眉秀,拘謹羞怯,也或是體態端莊,沉靜剛毅,雄姿英發機警敏捷,而神情各異則不勝盡述。跪射俑,右腿跪地,左腿彎曲,雙手在右側作持弓弩伏,身稍側轉,直視前方,疑似弓弦震顫,十皮羽箭嗖然飛向敵營。騎士俑,則著窄袖戰袍,齊腰短甲,頭戴皮帽,足穿長靴,右手牽馬,左手提弓,十分機警地挺立於鞍馬左側,似乎一瞬間,即跨上戰騎,奔馳疆場,頓時殺聲鼎沸,血濺煙塵。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匠師將高超的造詣,賦予了這些雕塑藝術精品,堪稱中國藝術寶庫之明珠,世界藝術史之壯麗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