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在哈佛求學期間對這幾個案例進行了反思,也悟到了關於萬科發展的一些啟示。他認為,萬科將來的發展方向不僅僅是要為消費者提供住房,同時還要輸出萬科品牌文化,萬科一直在推行一種住宅文化,這種住宅文化就是打造住宅產業化,綠色建築。萬科這樣做旨在為消費者提供較高檔次的產品,同時也是為了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萬科一直在嚐試走國際化道路,而此種文化輸出也是萬科國際化道路的重要籌碼。

拓展透析

星巴克這個很多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咖啡品牌創建於1971年。自1992年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以來,星巴克的經營一飛衝天,其銷售額平均每年增長20%以上,利潤平均增長率則達到30%。經過10多年的發展,星巴克已從昔日西雅圖一條小小的“美人魚”進化到今天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鎖店達到1萬多家的“綠巨人”。星巴克的股價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過通用電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微軟以及IBM等大型公司。今天,星巴克公司已成為北美地區一流的精致咖啡零售商、烘烤商及一流品牌的擁有者,它的擴張速度讓《財富》、《福布斯》等世界頂級商業雜誌津津樂道。

在一個沒有喝咖啡傳統的國度,賣咖啡的星巴克卻遍地開花。朋友聊天去星巴克,親友聚會去星巴克,商務談判去星巴克,於是有了那句“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往星巴克的路上”具有小資情調的話。然而星巴克的咖啡就一定很好喝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但星巴克始終吸引著人們,並且成功地改變了無數人的飲品習慣,重塑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更重要的是,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文化。

有人把星巴克概括為“一家有病毒般繁殖能力和宗教般信仰的公司,一家有靈魂的公司”。可以說,星巴克的成就建立在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洞察和尊重上。

星巴克的核心價值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可信賴的產品品質。

堅持選用最好(相對於大眾市場而言最好)的咖啡豆。

2.高度的環保意識。

采用更多的環保型設備和包裝材料,大力倡導並嚴格要求能源的節約利用。

3.對員工和咖啡種植者的人文關懷。

向經濟欠發達國家的咖啡種植者支付優厚的采購價格並提供種植者扶持基金;為員工提供最優越的健康福利計劃,並大麵積推行員工持股。

4.和諧共處的社區精神。

為顧客營造溫馨、自由的消費環境,鼓勵店麵工作人員和顧客交流,讓顧客無論是獨處還是小聚,都能怡然自得、融入其中,潤物細無聲地把星巴克變為顧客住宅和工作地點之外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第三地”。

星巴克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在賣咖啡的同時,還能輸出文化、觀念,毫無疑問,它之所以風靡全球,是因為背後有強大的品牌文化作為支撐。星巴克還有選擇地參與一些溫情、勵誌的電影和圖書的推廣和發行,這為星巴克的品牌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增加其獨樹一幟的文化品位。

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學會文化營銷,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營銷。品牌的背後是文化,成功的品牌無疑是深厚文化底蘊和文化優勢的體現。品牌文化是品牌價值的基石,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品牌不僅給企業帶來利潤,而且使消費者從中得到精神滿足,改變和引導著消費者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未來的品牌競爭將成為文化的競爭。所以,作為企業領導者,不僅要輸出產品,更要輸出品牌文化,這是促使企業壯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