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客戶不是上帝,是衣食父母(1)(1 / 2)

被投訴是一種成長

萬科有一句口號:萬科在投訴中完善、成長。過去投訴大都集中在質量、交房日期等合同規定內的糾葛,按行話屬紅線以內的事,現在投訴的重點卻是小區周邊的交通噪音、環境汙染、學校教育收費過高等紅線外的問題。因為投訴在紅線外,法律上同開發商的責任關係不大。一段時間因重視不夠,引起業主對萬科的不滿,萬科正在全麵檢討,形成新的認識:隻要業主感到不適,即使法律上與萬科沒有關係也要積極協調解決,因為會間接影響萬科的品牌形象。我還專門去武漢“四季花城”,就垃圾場搬遷問題同業主代表對話。

——摘自王石、繆川《道路與夢想》,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背景分析2002年,萬科在武漢的“四季花城”項目開售。而一期規劃的房子附近有個垃圾場,距離住戶最近距離約800米,最遠則為1100米,入住業主隨時可以聞到垃圾的臭味,還有很嚴重的蚊蠅問題。入住業主以這兩方麵為由投訴萬科。

當時的萬科武漢分公司在處理投訴時采取了回避的態度,並且心存僥幸,認為此時的垃圾場屬於紅線外的問題,政府會履行承諾按期關閉。同時,由於這期房子入住率不高,投訴的聲勢也就沒有那麼浩大。所以,對這起事件萬科武漢分公司采取了模糊處理的方式。

垃圾場搬遷的問題一直延續到2003年年底,此時的業主已經難以承受了,他們的情緒十分激烈。這起事件對萬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萬科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所以萬科一邊安撫入住業主,一邊動用資金尋求垃圾轉運站的選址,同時還在垃圾場治理上投入更多的資金。此時的萬科還積極運用媒體,向社會各界表達了萬科“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的願望。做好這些工作之後,萬科開始與政府接觸,懇求政府盡早關閉垃圾場。

在萬科的不懈努力下,垃圾場於2004年6月30日關閉,對垃圾場內的所有垃圾也進行了全部覆蓋。之後,萬科又派人與業主一起在關閉的垃圾場上種植約5畝的“萬科林”,還在一期牡丹苑、二期丁香苑、三期紫羅蘭苑中種植了梔子花樹苗。這起投訴事件至此得到了圓滿解決。

拓展透析

曾有一段時間,英國一家航空公司發現乘坐該航空公司飛機的乘客越來越少。後經調查發現,乘客越來越少的原因主要是公司不能很好地處理乘客的投訴。而客戶的投訴主要是因為這家航空公司有許多規定沒有讓乘客知道,乘客在旅行過程中妨礙了乘務人員的工作,乘務人員就責怪乘客。

根據航空公司對客戶做的調查,如果對客戶的抱怨處理得當,67%的抱怨客戶會再次搭乘該航空公司的班機。平均一個商務乘客,如果一生都搭乘該公司的航班,能創造約150萬美元的營業額。這樣看來,任何能改善客戶服務的做法,都是最好的投資。所以,該公司針對客戶的抱怨做了以下補救措施:

第一,裝設錄影房間,不滿意的客戶可以走進該房間,直接通過攝影機向航空公司總裁馬歇爾本人投訴。

第二,耗資679萬美元安裝一套電腦係統來研究客戶的喜好。航空公司就此針對客戶的喜好做出理想的服務方式。

第三,設立品質服務專員。航空公司設定服務品質標準,由專門的服務人員監督和實行。品質服務專員的任務就是搜集客戶的投訴,分析客戶的投訴,解決客戶的投訴。

采取以上措施之後,航空公司的客戶滿意度從45%提升到60%,空載率明顯下降了。

作為企業管理者,一旦遇到客戶投訴事件,不要刻意回避,要積極尋找方法解決。有時,客戶提出投訴是對企業的信任,因為他相信企業能夠為他解決問題,同時也是客戶在給企業一個補救的機會。也就是說,如果企業管理者此時能夠用心地幫助他們排除困難,大多數客戶最終會選擇留下來。

那麼,企業管理者在處理客戶投訴時究竟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簡單地歸納為以下幾點:

1.客戶投訴的跟蹤。

無論是客戶親自來訪投訴還是打電話投訴,處理時都必須做好記錄,每一筆記錄都必須跟進完畢。管理層必須每日查看客戶投訴的記錄,並對超過一天未能解決的問題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