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穩步發展,謹慎前行(2)(2 / 2)

第三個責任人當然是消費者,房價的調控還有賴於消費者的成熟。至於房價,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講,我們承認這幾年房價越來越高。不可否認的是,高房價與消費者有很大關係,有時候消費者消費理念是不成熟的,他們會追風,房價越高越買,這就導致房價越來越高。

當然,形成高房價的原因有許多,比如說貨幣政策、金融政策,再比如經濟發展周期。然而,這裏還有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那就是房地產開發商的訴求。比如說你是在訴求高利潤呢,還是合理利潤回報呢?如果訴求高利潤,當然是房價越高,盈利越大,然而一味地追求高利潤,房地產泡沫就會有加劇的趨勢。反過來講,如果有一種比較理性的自律精神,追求合理的利潤率回報,而不是追求暴利,這對房地產經濟泡沫是有阻礙作用的。

我作為一個房產商,認為房產商的責任是不要追求高額利潤,更不要追求暴利。必須十分清醒地認識到房地產行業在經濟發展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們應該嚴格約束自己,嚴格自律。因為如果一直追求高額利潤,一旦最後高額的價格不能支撐的話,首當其衝的是我們自己,所以說要自保。再一個要自律,我們應該有道德,溫家寶總理說房產商要流道德的血液,他在告訴我們現在很多房產商身上流的血不大道德。我們應該接受這種批評,這對整個房地產市場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說瘋狂地拿地王,地王出來地價就會上升,地價上升就會追高不追低。這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在企業發展時頭腦應該清醒,應該有嚴格的自律精神。再一個提到企業公民責任,我們除了給消費者提供保證質量、價格合理的產品外,還要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履行社會責任,作為房產商,應該從企業公民責任方麵入手,考慮如何發展房地產事業。

——2012年《對話全球契約——中國企業責任先鋒在行動》王石訪談背景分析20世紀90年代,全國房地產業非常瘋狂,因為放寬了政策限製,房地產又是一個暴利的行業,所以許多人都趨之若鶩。

這就導致了房地產業的畸形發展,然而越是畸形,越是發展,很多房產商都嚐到了暴利帶來的快感,於是更加肆無忌憚地提高房子的價格,卻不知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中國房價經曆了一輪暴漲,接著就是瘋狂的暴跌。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十六條”,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一時間房子價格暴跌,許多房地產公司倒閉,資金紛紛撤出這個行業。

王石在當時就看出這種近乎野蠻的生長是有很大危險的,而一味地追求高利潤無疑是“親吻”危險,所以萬科提出不賺超過25%的利潤。這讓萬科在1993年到1997年間整個房地產事業的宏觀調控當中,能夠順利平穩過渡。同時,也是在這次調控中,萬科從一個一般的房地產公司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

拓展透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不追求高額利潤的道理,也是非常簡單的。每個行業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平均利潤率,這樣這個行業才能健康發展。如果追求偏高的利潤,就意味著要投入得更多。而把投入轉成收入的過程是存在風險的,想規避這種風險,就不能盲目追求高額利潤,而應以長遠的眼光來運作企業。

不可否認的是,企業目標是利潤,但利潤都是有陷阱的,尤其是短期利潤的誘惑常常會使企業喪失獲得長期利潤的源泉。對短期利潤的追逐會使企業的有限資源越攤越薄,在人、財、物和精力等方麵稀釋主業的供給。在越來越專業化的市場競爭中,市場演化速度越來越快,每一個產業鏈上都聚集太多虎視眈眈的分食者,且不說短線產品本身所具有的風險,企業即使獲得了可以對主業項目形成資金支持的短期利潤,其在主業市場的影響力、管理者精力以及綜合競爭力的衰減都是不可彌補的損失。

追求合理的利潤,才是企業穩定發展的真諦。市場是講究平衡的,當一個企業開始為追求高額利潤而進行規劃時,事實上就已經失去捕捉未來商機的機會。企業的資源和條件是有限的,當所有資源都在為追求高額利潤努力時,企業也就全部或者部分放棄了對未來商業機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