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勇於承擔責任,犯了錯誤不要躲避,隻有這樣才會讓員工感覺到管理者是一個心胸坦蕩、有責任心的人。憑借責任感樹立起的威信更能讓身邊的人信服,從而贏得更大的尊重和支持,否認和掩飾隻會導致管理者失去眾人的信任。
企業管理者不但在自己犯錯的時候要勇於擔當責任,在員工犯錯的時候也要勇於把責任攬過來。一個讓下屬放心追隨的領導者不會諉過於下屬,他們在下屬心裏就像一棵可以乘涼的大樹,是下屬真正可以依靠的靠山。在企業中,管理者要有敢於為下屬承擔責任的勇氣。領導被授權經營管理,無論獲得成功還是遭到失敗,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即使是員工的失誤,也有領導失察、指揮不當、培訓不夠的責任。
1億元捐款:彌補企業形象
應該承認的是,萬科在此次災難中確實反應滯後。網上反應如此激烈,對萬科也是一次鞭策。這次捐贈是比較大的一次,萬科此次捐贈有綜合考慮,作為上市公司,我們知道我們無權做出這個決定,但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萬科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王石發言
背景分析
在《畢竟,生命是第一位的》中,王石的中心意思是不要讓慈善成為一種負擔。而針對這個觀點,很多網友對其進行放大,說王石在宣揚“慈善負擔論”,王石代表著萬科,此時的萬科似乎也難逃“慈善負擔論”的旋渦。對這起事件,王石有自己的想法,他稱自己的原意是“不提倡攀比”,要理性麵對捐款,不要讓捐款成為自己的負擔。但網友對這一解釋並不買賬,因為這樣的言論“顯然損傷了網友的賑災熱情”。
這起事件讓王石尚佳的公眾形象一落千丈。出現這樣的結果並非不可理解的:當時全國各界正迸發此伏彼起的捐贈熱潮,王石卻在這樣的時刻,提出這樣的言論,無疑是不合時宜的。連王石自己在反思後也說那個特殊情況下自己的言論是“非常不適當的”。
王石的一篇博文不但令自己陷入困境,連整個萬科也受此牽連陷入困境,致使萬科股價一路狂跌。對此,萬科自然想從輿論的旋渦中脫身,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隻有及時彌補錯誤,重塑萬科形象。因此,萬科決定依靠參與災後恢複與重建工作。最終,萬科公司董事會批準萬科支出1億元進行四川地震災區的臨時安置、災後恢複與重建工作,並以綿竹市遵道鎮為重點。同時,萬科針對此事還發表了公告,宣稱此次出資建設完全是公益性的,不涉及任何商業性開發,包括微利項目的開發。
事實證明,萬科的這一決定是正確的,很快,萬科股價開始回升。萬科的這一做法大有亡羊補牢的味道,但正是這次“補牢”,讓萬科重新贏回些許的信任。
拓展透析
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不管是企業還是其管理者個人,如果出現過錯,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站出來承認錯誤,而不是一味地推脫、掩飾,如此,才能重塑企業形象,讓大家重新接受企業,否則,給企業帶來的將是無法預知的災難。
美國默克藥廠被公認為一個非常成功的製藥公司。默克藥廠特別注重科研創新,因此成為醫藥企業界的優秀典範,這份功勞很大一部分是屬於默克CEO雷蒙德·吉爾馬丁的。吉爾馬丁是默克公司的“空降”CEO,一直被商業評論家當作傑出CEO的典範,他不但積極配合管理團隊和董事會,還極大地發揚創新精神,為默克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在吉爾馬丁任職期間,默克研發出了治療關節炎的新藥Vioxx,此藥在獲得專利權後迅速占領美國市場,一度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藥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