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管理力就是企業競爭力(1)(1 / 2)

企業生死在成本管理

如果在2008年之後的未來兩三年的宏觀調控中,我們的成本仍然控製不住,那我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別人做嫁衣。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萬科實行了住宅產業化,質量提高了,但是住宅產業化做成之後,別人要學是很簡單的,尤其從行業來講,一旦形成一種規模,很多廠家願意配合你來做,那麼其他人下訂單,廠家也會願意給其他人做。但是,人家成本控製比萬科好,最後萬科隻能做一個排頭兵,然後被淘汰掉。所以,成本控製不解決,是沒有競爭力的。

——摘自《王石說:我的成功是別人不再需要我》,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背景分析萬科實行透明的管理模式,不管是在財務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是透明的,消費者可以通過一定的渠道知道企業各方麵的情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萬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生產成本高的問題。這不免讓人質疑萬科人存在職業道德問題,曾經有一個基金分析師就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王石對這一疑問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王石首先肯定萬科人是不存在職業道德問題的,因為萬科的管理製度是非常嚴格的,事實也是如此,萬科發展至今已有20多個年頭,從沒出現過職業道德方麵的問題。既然不是職業道德的問題,那麼,萬科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呢?經過調查發現,萬科在成本控製上做得還不夠好。這和萬科以前的發展模式有很大關係,以前萬科走的是高價生產、高價賣出的戰略。這樣的戰略在市場前景好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然而,一旦遇上市場不景氣,必然會出現降價現象,這是與生產成本高不相符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萬科是房地產開發商出身,它不像中海、碧桂園那樣本身就是搞建築出身的,在成本控製上自然沒有這些房地產公司做得好。在成本控製上,萬科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比如從名校招畢業生,挖來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在設計建造上走標準化路線,這一係列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控製了成本。

拓展透析

希爾頓飯店長期以來營利的一個秘訣就是善於控製飯店的經營成本。在希爾頓飯店裏,各部門的服務、盈利可以自行安排,實行權力下放,充分發揮每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及知識和技能專長,但是,飯店每天、每周、每月的成本費用必須嚴格控製。

希爾頓飯店規定,所有經理必須對第二天需要多少位客房服務員、中廳雜役員、電梯服務員、廚師和餐廳服務員做出精確的統計。同時,飯店所需的一切用品要根據實際需求適量采購。每天的用電、用水量都要錄入電腦進行成本核算。

希爾頓經常強調,成本費用、財會審批手續要絕對集中,且權限不能下放。一切大的費用項目,如客房、餐廳用品、電視機、火柴、燈泡、肥皂、毛巾、床單、餐巾、餐桌和台布等都要經過希爾頓飯店總部的中央采購部,或經紐約和芝加哥的分部審批方能采購。在希爾頓看來,控製成本費用就是要降低成本消耗,增加利潤。

對企業來說,降低經營成本是獲取利潤的一條重要途徑,隻有控製經營成本才能最大地獲取利潤。

要控製成本,首先就要建立成本控製的觀念。成本是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成本的高低往往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成本控製是企業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德魯克認為,企業家和管理者要加強組織成本控製,重要的並不是成本控製的方法,而是成本控製的理念。企業能不能有效地控製成本,取決於決策者和管理者建立了怎樣的成本理念,絕大多數的成本問題都是觀念上的認識差距造成的。

其次,在管理經營成本時,要注意分析經營管理的比例。

1.最先需要了解的是一組最近幾年(最好是5年以上)企業運營的詳細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最基本的,如銷售量、毛利、銷售開支、一般費用和行政管理費用、研究開發費用、債務成本和稅前利潤,等等。了解這些數字相對於銷售量的百分比,再對這些數字做宏觀分析,先找出毛利占銷售量百分比最高的年份,再找出銷售成本、一般和行政管理費用、研究與開發費用和債務成本占銷售量最低的年份,如果有可能,還應將了解的數據與其他企業的數據做比較,從中得出結論,為下一步工作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