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管理力就是企業競爭力(2)(2 / 2)

拓展透析

雷軍曾說自己在創辦小米的時候學習過兩家中國公司,第一個是同仁堂,學的是做一個真材實料的公司;第二個是海底撈,學的是它的做好服務與口碑營銷。

雷軍仔細研究過同仁堂,同仁堂有兩句話給了他極大震撼。第一句話是,真材實料不偷懶。所以在辦小米的時候,雷軍也要做一個真材實料的公司。

同仁堂打動雷軍的第二句話是,你做的事情可能沒有人看到,但是老天知道。所以雷軍在辦小米的時候學了同仁堂的精神,嚴把手機質量,不管用戶了解不了解。這是雷軍在學習中國成功的典範同仁堂。

雷軍學習海底撈學的是管理文化,學的是海底撈的口碑營銷。雷軍認為口碑營銷的核心是專心把產品和服務做好,這個好就是要超出用戶的預期。所以在這一點上,雷軍在小米內部常講,小米的目標不是賣多少部手機,做多少營業額,交多少稅,賺多少錢。小米真正的考核指標隻有兩條,第一條,能不能做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第二條,用戶買完、用完以後願意不願意跟朋友推薦。雷軍就是依靠這兩個理念來管理企業,來生產產品。當然,這種管理理念來自於對海底撈的學習。

雷軍的事跡告訴當代的企業管理者,要想讓自己的企業盡快地成長,就要善於學習其他企業優秀的管理經驗,不管是西方的還是東方的,不管是歐美的還是日本的,隻要是優秀的、適合的,都可以拿來運用。

這種學習不僅僅指的是學習他人的先進管理經驗,也指打造優秀的學習型企業。事實上,世界上著名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學習”二字。美國排名前25位的企業中,80%的企業是按照“學習型團隊”模式進行改造的。國內很多企業也通過創辦學習型企業,從而給企業帶來了勃勃生機。給人一條魚,隻能讓他吃一次;教會他釣魚,才能使他一輩子不會挨餓。作為團隊領導,不但要自己會釣魚,還要教會員工釣魚,並在團隊中創建一種輕鬆和諧、相互學習、團結協作、分享創新的氛圍,使團隊成長為學習型團隊,才能使團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有所作為的管理者應該是一個善於學習的管理者,能將自己的企業打造成學習型組織。善於不斷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征。所謂“善於不斷學習”,主要有四點含義:強調“終身學習”,即組織中的成員均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強調“全員學習”,即企業組織的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都要全心投入學習,尤其是經營管理決策層,他們是決定企業發展方向和命運的重要階層,因而更需要學習;強調“全過程學習”,即學習必須貫穿於組織係統運行的整個過程之中;強調“團隊學習”,即不但重視個人學習和個人智力的開發,更強調組織成員合作學習和群體智力(組織智力)的開發。在學習型組織中,團隊是最基本的學習單位。

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做好兩方麵的工作,一方麵是讓員工學起來,這樣才能使企業具有更大的生產能力,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組織員工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對企業而言,隻是小額投入,而這種投入帶來的回報絕對是驚人的,並且是持續的,另一方麵是做好時刻向優秀企業學習的準備,學習它們的先進管理經驗,並加以運用,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可以避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