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4.4節(下)(2 / 2)

或許是看穿了鄭洞國思緒上的死胡同,米迦勒柔和的臉兒一偏,巧聲替他緩頰道:「司令假使尚有躊躇,下官願意在長春待上三日,不急,這事兒等您慢慢考慮周全再行答複即可,屆時,下官相信您心中自會有一番充分的見地。」

聽了她的說詞,鄭洞國胸口驀然不知怎麼的,竟是睜睜當場鬆了一口大氣。要是這名指導官接收他此時的答複立刻一走了之,那長春未來的前途勢必又將回歸死守孤城的黑暗原點,黯淡無光,再無一絲轉圜的餘裕。不過,米迦勒留下也隻是暫緩自己逃避現實的懦弱心態,三天之後,鄭洞國明白,是不可能有比“拒絕執行總統指令“還來得更好的答案。

無奈人之常情,這名兵團司令官,終是選擇暫時逃避現實。

「指導官,妳的提議不錯,且讓我好好思量個三天,說不定,到時真會有其他恰當的法子。」他說著說著,起身到辦公桌,從抽屜取了張通行證,簽了名蓋上官防,回頭轉交給米迦勒。「我會告知全軍,總統親派了名美國武官做為特使。這張通行證,還請妥善保管,絕對足夠妳在城內暢行無阻。對了!關於住宿和用膳,銀行大樓尚留有許多空房間,我等等派人幫妳打理。」

「司令,不勞煩,下官希望能在城裏隨意走走看看,時間若晚了,我自會就近找個營區借宿,同時請托當地長官適時向您稟告我的行蹤,絕不至於令您找不到人。」米迦勒雙手客氣地接過通行證,唇角帶著淺淺的微笑,禮貌卻毅然決然回絕了司令官的好意,這點,倒是使人挺意外。

「可是妳一個女孩子家,總不方便和弟兄們擠大通鋪吧?」鄭洞國沒料少女會拒絕,他麵色不禁浮現起幾分尷尬,好些傷腦筋地說。

「司令。」米迦勒靜靜看著他。「非常感激您的體貼,然,請您尊重下官的堅持,我絕不是沒來由的無理取鬧。」

少女的音色,清甜、甘醇,像一道沐浴在晨曦朝露中的和徐清響,不過一旦換了個角度,又會霎時予人一抹莊嚴、肅穆,聖潔而不可褻瀆。

「好吧!」斟酌了老半晌,考慮到米迦勒也在戰場上打滾了一段不算短的時日(米迦勒1945年初抵華投入中日戰爭,之前據說活躍於歐洲),習性可能早已融入軍旅生涯,自成一套應對自如、不容打亂的日常生活模式,由不得旁人隨意置啄變動,況且,除此之外,更本質的因素是─鄭洞國實際上並不具任何強製外國使節的特殊權限(更遑論對方的後台還是自己的老校長)。因此,縱使內心仍存忐忑,終是勉為其難,放手同意。「既然指導官如此堅持,那我也不多加阻攔,隻希望妳能把自己照顧好,軍中一切大小事若是遇上困難之處,大可直接與我聯係,無需顧忌太多。」他耳提麵命,相當慎重其事。

「感謝司令成全,下官自當銘記在心。」語畢,米迦勒認真敬了個舉手禮。

鄭洞國的擔憂並不是空穴來風,饑餓的守軍已部分呈現情緒浮躁,新七軍和六十軍更常因糧食配給問題(注5)激化兩邊的對立意識,彼此基層人員為一丁點兒芝麻綠豆大的小事滋事械鬥早是屢見不顯。

-----------------------------------

(注4):當時東北局勢,蔣中正主張「戰」,在東北國軍撤軍之前與解放軍進行一場主力決戰。衛立煌主張「守」,大軍困守沈陽,以拖待變。廖耀湘(沈陽第九兵團司令官)主張「走」,大軍迅速奔赴營口,由海路撤退。

(注5)新七軍因為駐守長春的時間長,糧食庫存較六十軍多,因此夥食基本上比較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