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反向抵押貸款在我國推行的需求群體分析(3 / 3)

北京的109.4萬老年人中,老年人單獨組成的家庭戶已多達18.9萬戶。其中老年夫婦兩人戶10.5萬戶,單身老人獨居戶8.4萬戶,兩者相加形成的空巢家庭就有29.4萬戶,占老年人總數的30.7%。這麼多獨居的老年人,隻要擁有住房產權,就可以申請反向抵押貸款,補貼養老生活費用。因此,反向抵押貸款在這類老年人中的市場最大。

(二)有獨生子女的老年人

陳衛、宋健在《中國獨生子女戶養老問題研究》一文中利用2000年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推算得出,2000年城市獨生子女有6140萬人,農村獨生子女有3206萬人,全國獨生子女數為9346萬人。人們對於“獨生子女”的養老能力,或者說對於獨生子女父母所在的家庭即“獨生子女戶”的養老需求,能夠獲取滿足的前景充滿了擔憂。擔憂的根源來自於目前中國的家庭結構現狀:子女仍是老年父母獲取養老資源的主要途徑,由獨生子女組成的小家庭要同時承擔雙方父母四位老人的養老責任,經濟負擔非常沉重。反向抵押貸款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隻要老人擁有住房,申請反向抵押貸款,獲取有保證的養老金,就可以頤養天年。

房地產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上海很多獨生子女家庭,一般結婚的子女都擁有一套住宅,雙方父母各擁有一套住宅。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拿出自己的這套住宅進行抵押,不會影響子女的基本生活,又能充分保障老年人養老的需要。

因此,獨生子女的父母通過反向抵押貸款養老是積極可行的。

(三)處於“房子富翁,現金窮人”狀態的老年人

許多老年人經過大半生的奮鬥,終於在退休或快退休的時候住上了完全屬於自己的房屋,或還住著很寬敞的房子,退休金卻少得可憐,這一類老人就是所謂的“房子富翁,現金窮人”。就北京而言,有媒體作過統計,理論上講有很多百萬富翁,如許多離退休的老幹部雖然離退休費不多,但擁有房產的價值都在上百萬元之多,卻沒有做百萬富翁的感覺,生活質量並不高。如果實行反向抵押貸款,就可以把擁有的房產變成源源不斷的現金,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使他們體麵地度完餘生。

很多老人對反向抵押貸款心存疑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申請反向抵押貸款後,就會永遠失去自己的住房了,將來反悔都來不及。其實這個顧慮完全可以通過為反向抵押貸款建立贖回機製來消除。即在不損害保險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為老人留出一個隨時可以退出的通道;老人亡故後,保險公司還可以給予其子女購買這套房屋的優先權,這有助於滿足有些老年人希望自己身故後讓其子女擁有這套房屋的願望。

四、老年人選擇反向抵押貸款的緣由

老年人是否一定會選擇反向抵押貸款呢?並非如此。這一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詳見如下。

(一)退休後的經濟狀況

退休後每年度的現金流入有顯著減少,生活質量、消費狀況有明顯降低,或者說退休後的正常生活狀況完全可以保障,但因儲蓄存款積累尚有相當的欠缺,麵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疾病或其他變故而需要的巨額資金,無力應對,這就需要用房屋的抵押變現套現來取得相當額度的現金流入作為補充。

我們將首先分析城市老年人目前可以利用的養老資源和其消費支出情況,來說明城市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從而探究城市老年人中是否存在一個較大的群體,需要反向按揭產品作為養老的一種重要補充。城市老年人可以利用的養老資源,主要有離/退休金、工作收入、儲蓄和保險、股票和債券及子女饋贈等。老年人的消費支出主要由家庭消費支出、個人消費支出和醫療費用支出這三部分組成。由此可發現老年人可利用的養老資源和消費支出都較為有限,大部分老年人的經濟狀況一般,有大約兩成的老年人對自己的經濟狀況評價很差。城市老年人經濟狀況的好壞和年齡、性別密切相關,但普遍擔心醫療費用,認為自己目前的退休收入不夠養老。這說明大部分老年人需要其他資源做補充來增加日常收入或應付日後將會麵臨的大額醫療費用。

(二)用做抵押的房產價值高低

可用做抵押的房產的價值很高時,抵押變現以保障退休期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養老生活是毫無困難的。但如果該房產的價值較低時,顯然無法做這個美好打算,隻能留待生命曆程的晚期時,再行反向抵押以做救急之用。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就是大家可以於60歲起始,就將住房給予反向抵押,以提升自己晚年的生活質量;也可以將該幢住房等自己七八十歲之時再行抵押,以應對生命後期對資金的大額需要。

(三)退休後期望過何種生活方式

俗語雲:窮有窮養,富有富養,富裕老年人期望度過一個體麵而又有尊嚴的退休生活,無可厚非;貧窮老年人隻能過一種簡樸節儉的晚年生活,也是情勢所迫。

若老年人的期望價值較高,而手頭的現金流入又頗為拮據,無法完全滿足這一要求時,自然會選擇用房產來養老。如養老的期望值並不高,手頭的現金存儲及流入又尚能支持,老年人大半不會打起住房的主意,而是將其順理成章地留給自己的子女。

當然,富有的老年人並非完全不能運用這一模式。通過這一做法,富有老年人可以將晚年生活安排得更為舒適奢華。如果家庭的居住狀況很差,所住房屋既小且破舊,坐落地段又不佳,在價值評估中很難上檔次時,無法適用反向抵押貸款模式。這種老年人可以采用的一種手段,就是將這個住房出售掉,然後居住到養老院去養老,這樣生活反而更易於安排。

(四)給子女留取遺產的期望的高低

老年人是否選擇反向抵押貸款,同其為子女留取遺產的動機強弱有密切相關。

有強烈留取遺產動機的老人,晚年生活大多是異常艱苦節儉,期望能為子女留取最大限度的遺產,並將此視為自己人生成功的重要標誌。這類老年人不大會考慮以房產來養老的。具有較大獨立性和自主性的老人,則大多期望子女也能夠經濟自主獨立,而非躺在父母的遺產上過舒適的日子。這時他們會將較大部分的財產在自己生前就消耗運用殆盡,或是高享受、高消費,或是從事自己心愛的事業研究,或是向慈善總會、基金會等做大量捐贈。

五、反向抵押貸款業務市場參與程度的分析我國反向抵押貸款的需求規模,大致可以測定為:

參與反向抵押貸款的老人需求規模

=全部老年人口數×城市和市郊農村老年人口比例

×擁有獨立房產且房產具有一定價值的老年人比例

×能夠接受並願意參與這一業務的老年人的比例

計算公式中,我們認為,“願意參與這一業務的老年人的比例”也可稱為“觀念係數”(小於1),就是說能夠接受並實際參與該業務的老年人的比例。這裏的“接受”與“參與”是有相當差異的。“接受”隻是主觀思想上對這一事項是否持有積極態度,而實際“參與”則還要受到種種客觀因素的製約。大家可能很樂意接受這一養老模式,但這並不說明大家一定會積極地去參與它。也可能說某人對此種養老模式並不很樂意接受,但在經濟形勢的壓迫下卻必須去參與它,否則就無其他更好的辦法實施養老的功能。假如該位老年人是經濟狀況很好,除擁有很高檔次的住宅外,還擁有較多的足以滿足養老期間種種需要的金融資產,自然不需要再依賴住房來養老。或者說該老年人是很讚成用房子來養老,但其子女卻提出種種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極力阻止父母這樣做,當老父母不願意得罪於子女的情形下,這個“如意算盤”往往也無法“敲響”。

老年人參與反向抵押貸款的數值,具有相當的可變性,較難以估計。要促使反向抵押貸款市場的大力培育,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當加大支持和宣傳的力度,為反向抵押貸款業務的推出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使該係數大大提高。可以說,反向抵押貸款在我國具有很大的需求潛力和發展空間,機構是可以放心大膽來參與這一業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