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平常,平淡,平靜(3 / 3)

然後,他們回到寺院。午膳之後,智禪大師讓每個弟子都重新來品嚐一下從後山小潭打回來的水。

弟子們嚐過之後,大都將水吐了出來,個個都皺起了眉頭。因為,這水很澀,而且有一股腐草味兒。智禪大師解釋道:“為什麼同一個小潭裏的水,卻有兩種不同的滋味呢?因為你們先前品嚐的時候,都吃過李子,口裏留有李子的餘汁,所以就把這水的澀給掩蓋了。”眾弟子們都認同地點了點頭。

智禪大師看了看麵前的徒弟,意味深長地說:“這世上有些事情,即使你我親自體驗過,也未必觸及它們的本質。因為往往有些事情,一時會被美麗的假象所迷惑,‘大悟’就是這個道理呀!你我必須有一顆平靜的心,拋卻那些虛榮和繁華……”

隻有你心處在風暴中心巋然不動,才能清醒地把握自己在這紛繁複雜世事中的位置。

人生會遭遇許多事,其中很多是難以解決的,這時心被盤根錯節的煩惱糾纏著,茫茫然不知如何麵對。如果能靜下心來思考,往往會恍然大悟,心靜則一切豁然開朗。

沙漠裏拾起心齋

有人在一個遼闊的沙漠裏安裝了一部公用電話,其初衷當然是為了讓那些偶爾經過的人,可以使用它來接通城市,以滿足物質的、心理的種種需求,甚至援救。而絕不會是相反的情形,因為即使有人打過來又能找誰呢?誰會傻傻地在沙漠裏等一個電話嗎?某天,住得離這部公用電話最近的一個人,當然,雖然最近也有幾十公裏的路程,此人經過這兒時居然聽見電話鈴在響……那個人顯然是撥錯號了,但他與接聽電話的人聊了一會兒,聊得挺愉快。後來此人經過時,隻要聽到電話鈴聲,就去接聽,他和每個打電話來的人都聊得很愉快。但心裏不免奇怪,自己與那些人素不相識,他們都是找誰的呢?

有一段時間他試著不去接電話,漸漸地,他發現,無論接與不接那電話鈴總是在響,就像都市裏的心理熱線一樣。久居沙漠的他當然不知道,對於城市人,這電話還真有點類似心理熱線的作用。身居鬧市的他們憑借一根電話線接通了一片空曠,如果正好有人來接,他們就可以聆聽那寂靜無邊的美妙聲響,如果沒人接聽,就正好證實了那裏空無一人,隻是想找一處空靈之地,一處可供心靈迷失片刻的地方。更讓沙漠中人想不到的是,這個電話號碼如今已被張貼到互聯網上,很多人都在撥打它。結果是,那頭電話鈴聲整天響個不停,這頭撥號時常遭遇忙音。原來,為了找一處心齋,人們竟然爭先恐後,擁擠如常。

這個故事是一個有趣的揣測,但是不無道理,不過,真要讓心靜靜持齋,又何必拘泥於一種形式呢?

《莊子·內篇·人間世》中說:“入則鳴,不入則止。”“入則鳴”,外境界一進來,心就引起共鳴了,即外界的風一來,你的心波就動搖了,心中的清靜境界就消失了。

“聽止於耳”,聽覺停止了,和外界脫離了關係,所以叫他也聽不見了,入定了。“心止於符”,心裏麵什麼念頭也不動,自然和“道”符合了。“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這個時候,呼吸之氣是空靈的。“待物者”即所謂跟外麵物理世界還是相對有待的。雖然身心內外一片虛靈,還是跟外麵物理世界相待的,內心空靈是第一步的修養。

“唯道集虛”,是內心虛靈的境界,練習久了,累積久了,那麼達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你能夠做到內心意識不動,心靈很凝定,耳根不向外聽了,完全是返之內在了,這才是內心真正的持齋。

沉浮動靜皆人生

有位孤獨者倚靠著一棵樹曬太陽,他衣衫襤褸,神情委靡,不時有氣無力地打著哈欠。

一位僧人由此經過,好奇地問道:“年輕人,如此好的陽光,如此難得的季節,你不去做你該做的事,懶懶散散地曬太陽,豈不辜負了大好時光?”

“唉!”孤獨者歎了一口氣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軀殼外,我一無所有。我又何必去費心費力地做什麼事呢?每天曬曬我的軀殼,就是我要做的所有的事了。”

“你沒有家?”

“沒有。與其承擔家庭的負累,不如幹脆沒有。”孤獨者說。

“你沒有你的所愛?”

“沒有。與其愛過之後便是恨,不如幹脆不去愛。”

“你沒有朋友?”

“沒有。與其得到還會失去,不如幹脆沒有朋友。”

“你不想去賺錢?”

“不想。千金得來還複去,何必勞心費神動軀體?”

“噢。”僧人若有所思,“看來我得趕快幫你找根繩子。”

“找繩子幹嗎?”孤獨者好奇地問。

“幫你自縊。”

“自縊?你叫我死?”孤獨者驚詫道。

“對。人有生就有死,與其生了還會死去,不如幹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餘的,自縊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邏輯嗎?”

孤獨者無言以對。

“蘭生幽穀,不為無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掛中天,不因暫滿還缺而不自圓;桃李灼灼,不因秋節將至而不開花;江水奔騰,不以一去不返而拒東流。更何況是人呢?”僧人說完,拂袖而去。

人生是過程,這是一個最簡單但又最不為人注意的錯誤。人生目標是我們永遠的明天,我們的人生永遠是今天,是此刻,是轉瞬即逝的現在!

有目標的人是活得有意義的人,能看重人生本身這一過程並把握住過程的人是活得充實而真實的人。“沒白活一輩子”,應該是目的和過程兩方麵都有質量。許多人活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沒有得到人生過程的樂趣,沒有享受人生,這是一種生命自覺與自省的缺乏。沉浮動靜皆人生,體悟每種境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失沉浮皆是人生所獲的賜予。

沉浮動靜皆人生。如果我們總用一種效益坐標來判別人生的狀況,前進為正,後退為負;上升為優,下沉為劣,那麼,我們就永遠不能讀懂人生。

兩耳就是菩提,到處菩提梵唱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裏采擷鮮花到寺院供佛。一天,當他正送花到佛殿時,巧遇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欣喜地對他說道:“你每天都這麼虔誠地來,並以香花供佛。依據經典,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非常高興地回答:“這是應該的,每天我來寺禮佛時,感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一樣的清涼,但是,一回到家中,就開始心慌意亂。請問禪師,我一介俗子,如何才能夠在瑣碎煩悶的生活中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在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裏容易腐爛,腐爛後的花梗很難吸收到水分,鮮花就容易凋謝!”

無德禪師說道:“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道理也是這樣的。我們生活的環境像瓶裏的水,我們就是花,隻有不停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掉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

信徒聽後,歡喜作禮謝道:“謝謝禪師的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院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鍾暮鼓,菩提梵唱的寧靜。”

無德禪師說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搏跳動就是鍾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要到寺院中生活呢?”

清空了心靈,才能收獲未來的光榮與輝煌;清空了心靈,才有了讓生命一次次遠行的條件。人格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能超出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

讓你的身心成為禪的道場,就像無德禪師說的,呼吸便是梵唱,脈搏跳動就是鍾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那樣的話就無處不是寧靜,無處不是清淨了。你便成了淤泥濁世的一枝淨蓮,由純潔的心房散發禪的馨香。

不必事事圓滿,心中有圓滿即可

印度有一個男人,他一輩子獨身,因為他在尋找一個完美的女人。

七十歲的時候,他回到了家鄉,遇到了一位居士。居士問他:“你一直在到處旅行,從喀布爾到加德滿都,從加德滿都到果阿,從果阿到普那,你始終在尋找,難道你沒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甚至連一個也沒找到?”

那老人變得非常悲傷,他說:“不,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個完美的女人。”

居士說:“那麼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你們不結婚呢?”

他變得非常非常傷心,他說:“怎麼辦呢?她也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男人。”

人生隻是短暫的幾十年,在感情世界中,完美的真正意義在於不完美。

人生,永遠都是有缺憾的。佛學裏把這個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譯過來便是能容許多缺陷的世界。本來這個世界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沒有缺憾就不能稱其為“人世間”。在這個有缺憾的世間,便有了缺憾的人生。因此蘇軾詞曰:“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何止人生?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完美的本身就意味著缺憾。其實,完美總包含某種不安,以及少許使我們振奮的缺憾。沒有缺憾,生活就會變得單調乏味。

你要想完美,也隻有向缺憾中去尋找,最輝煌的人生,也有陰影陪襯。為了看到人生微弱的燈火,我們必須走進最深的黑暗。我們的人生劇本不可能完美,但是可以完整。當你感覺到缺憾,你就體驗到了人生五味,你便擁有了完整的人生——從缺憾中領略完美的人生。

正因為人的不圓滿,才會促使人不斷向上,渴望自身的圓滿。不圓滿,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一個人靈魂飛升的動力所在。因此,正視並珍惜你的不圓滿,努力向上,才是真正健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