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謙遜,謙恭,謙讓虛懷,低調(1 / 3)

槍打出頭鳥,霜打露頭草

在高高的圍牆背後,有一座很大的果園。果園裏栽種著各種各樣的果樹,有蘋果、梨、桃、杏、石榴、無花果,還有一些連名字也叫不出來,但果實卻香甜可口的果樹。

這些果樹聚集在果園裏,大家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相處得十分融洽,過著和睦、幸福的生活。春天,它們在五顏六色的花潮中嬉鬧;夏末,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

有一天,這個溫馨的大家庭增加了一個新成員——一棵自命不凡的核桃樹。這棵核桃樹確實長得幹粗葉肥、高大英俊。果樹們都熱情地歡迎它,主動和它攀談,很想與它友好相處。起初,核桃樹態度非常謙和,與大家相處得不錯。可是,過了不久,它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我們何苦要龜縮在圍牆後邊呢?”它對夥伴們說,“我根本不想在這裏當隱士,埋沒自己的才華和美貌。我必須把我這高大健壯的枝幹伸出圍牆,讓周圍的人都見識一下我的美貌,品嚐我的果實!”

其他的果樹都奉勸它說:“我們已經在這個果園裏生活幾十年了,正是由於圍牆的保護,我們才能無憂無慮地成長,自由自在地生活。如果你把枝幹伸出圍牆,讓過路的人來欣賞你,可能會招惹麻煩,因為過路人什麼樣的都有,怎能保證你不受傷害呢?”

高傲的核桃樹把夥伴們的好心規勸當成了耳邊風,它決定要在過路人麵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英姿。於是它不停地爬啊爬,終於翻過了高高的圍牆。收獲的季節到了,核桃樹的枝條上掛滿了核桃,它昂首挺胸,驕傲地向路人展示著自己的美貌和才華。可是絕大多數的過路人根本無心欣賞它的美貌,而是隻顧用手去摘它的果實。摘不到的,就扯斷它的枝條,甚至用石塊投擲,用棍棒敲打。

沒過多久,核桃樹便傷痕累累、肢體不全了。它不單是賠了核桃,還損了枝葉,殘斷的樹枝垂掛在圍牆外邊。

人常常因自己的才華而狂妄自大,喜歡處處嶄露鋒芒。然而,霜打露頭草,槍打出頭鳥。一個人即使是天才,若絲毫不懂收斂,必將成為別人鬥爭的對象,由此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莊子》雜篇《徐無鬼》中提到一位南伯子綦,他說了幾句很有哲理的話:“我曾在山林洞穴裏居住,正當這個時候,齊太公田禾曾來看望我,因而齊國的民眾再三向他表示祝賀。我必定是名聲在先,他所以能夠知道我;我必定是名聲張揚,他所以能利用我的名聲。假如我不具有名聲,他怎麼能夠知道我呢?假如我不是名聲張揚於外,他又怎麼能夠利用我的名聲呢?”

這隻是莊子一貫的觀點,莊子認為,一個招致禍患的人,其主要因素往往就是因為他名聲在外,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因此,為了保全自己,絕對不要做那棵林中的秀木。

在這個社會上,人需要嶄露鋒芒是正常的,但應認清形勢,不要不分場合、地點及其他客觀形式,一味鋒芒畢露,要懂得適時隱藏。不凡是一種高雅的境界,但如果總是自命不凡,就是一種孤立自己的愚蠢行為。

放低姿態,博采眾家之長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畢秋帆任陝西巡撫。赴任的時候,經過一座古廟,畢秋帆進廟內休息。一個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經。人報巡撫畢大人來了,這個和尚既不起身,也不開口,隻顧念經。畢秋帆當時隻有四十出頭,英年得誌,又中過狀元,名滿天下,見老和尚這樣傲慢,心裏很不高興。老和尚念完一卷經之後,離座起身,合掌施禮,說道:“老衲適才佛事未畢,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畢秋帆說:“佛家有三寶,老法師為三寶之一,何言疏慢?”

隨即,畢秋帆上坐,老和尚側坐相陪。

交談中,畢秋帆問:“老法師誦的何經?”

老和尚說:“《法華經》。”

畢秋帆說:“老法師一心向佛,摒除俗務,誦經不輟,這部《法華經》想來應該爛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個‘阿彌陀佛’?”

老和尚聽了,知道畢秋帆心中不滿,有意出這道題為難他,於是不慌不忙,從容地答道:“老衲資質魯鈍,隨誦隨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屢考屢中,四書想來也應該爛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個‘子曰’?”畢秋帆聽了不覺大笑,對老和尚的回答極為讚賞。

獻茶之後,老和尚陪畢秋帆觀賞菩薩殿宇,來到一尊歡喜佛的佛像前,畢秋帆指著歡喜佛的大肚子對老和尚說:“你知道他這個大肚子裏裝的是什麼嗎?”

老和尚馬上回答:“滿腹經綸,人間樂事。”

畢秋帆不由連聲稱好,因而問他:“老法師如此傑才,取功名容易得很,為什麼要拋卻紅塵,皈依三寶?”

老和尚回答說:“富貴如過眼煙雲,怎麼比得上西方一片淨土?”

兩人又一同來到羅漢殿,殿中十八尊羅漢各種表情,各種姿態,栩栩如生。畢秋帆指著一尊笑羅漢問老和尚:“他笑什麼呢?”

老和尚回答說:“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畢秋帆一頓,又問:“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說:“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貪戀富貴的人,可笑;倚勢淩人的人,可笑;鑽營求寵的人,可笑;阿諛逢迎的人,可笑;不學無術的人,可笑;自作聰明的人,可笑……”

畢秋帆越聽越不是滋味,連忙打斷他的話,說道:“老法師妙語連珠,針砭俗子,下官領教了。”說完深深一揖,便帶領仆從離寺而去。

唐代著名諫臣魏徵有言:“念高危,則思謙衝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其意也在說明做人需謙虛,其實為人與為學的道理相同。隻有將自己的姿態放低,才能從別人那裏學到知識、智慧。大海之所以能成為大海就因為它總是在最低處,所有的溪流都彙集到大海的懷抱中。

放低自己,得到一股流水

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裏迢迢來到法六寺,對住持釋圓和尚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滿意的老師。”

釋圓笑笑問:“你走南闖北十幾年,真的沒能找到一個老師嗎?”年輕人深深歎了口氣說:“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啊,我見過他們的畫,有的畫技甚至不如我呢!”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說著便吩咐一個小和尚取來了筆墨硯和一遝宣紙。

釋圓說:“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愛那些造型流暢古樸的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一個茶壺?”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於是調了一硯濃墨,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出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了那茶杯中去。年輕人問釋圓:

“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釋圓說:“你畫得確實不錯,隻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位置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

釋圓聽了,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裏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茶,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茶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裏呢?澗穀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流水;人隻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年輕人思忖良久,終於恍然大悟。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是無限的;而一個人無論多麼聰明、多麼有才華,他的知識和本領也是非常有限的:一個人無論經驗多麼豐富,在錯綜複雜的客觀事物麵前,對問題的認識和處理也難免會有失誤。

因此,我們應該持謙虛的態度,積極向別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