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生幽穀裏,低處有蒼天
隱峰禪師從馬祖禪師三年,自以為得道了,於是有些洋洋得意起來。他備好行裝,挺起胸脯,辭別馬祖,準備到石頭禪師處一試禪道。
馬祖禪師看出隱峰有些心浮氣躁,決定讓他碰一回釘子,從失敗中獲得經驗。臨行前特意提醒他:“小心啊,石頭路滑。”這話一語雙關:一是說山高路滑,小心石頭絆了栽跟頭;二是說那石頭禪師機鋒了得,弄不好就會碰壁。
隱峰卻不以為然,揚長而去。他一路興高采烈,並未栽什麼跟頭,不禁更加得意了。一到石頭禪師處,隱峰就繞著法座走了一圈,並且得意地問道:“你的宗旨是什麼?”石頭禪師連看都不看他一眼,兩眼朝上回答道:“蒼天!蒼天!”(禪師們經常用蒼天來表示自性的虛空)隱峰無話可對,他知道“石頭”的厲害了,這才想起馬祖說過的話,於是重新回到馬祖處。
馬祖禪師聽了事情的始末,告訴隱峰:“你再去問,等他再說‘蒼天’,你就‘噓噓’兩聲。”你石頭禪師用“蒼天”來代表虛空,到底還有文字,可這“噓——噓”兩聲,不沾文字!真是妙哉!隱峰仿佛得了法寶,欣然上路。
他這次滿懷信心,以為天衣無縫了,他還是同樣的動作,問了同樣的問題,豈料石頭禪師卻先朝他“噓噓”兩聲,這讓他措手不及。他呆愣在那裏,不得其解。怎麼自己還沒噓出聲,就被噎了回來!
這次他沒有了當初的傲慢,喪氣而歸。他畢恭畢敬地站在馬祖禪師麵前,聽從教誨。馬祖禪師點著他的腦門說:“我早就對你說過,‘石頭路滑’!”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應當謙虛認真,不要滿足於現狀;學習要深入細致,不能心浮氣躁。學問高時意氣平,人生活在社會上,必須要有“空杯”的心態。越是知識淵博的人,胸懷就越應放寬,這樣,他獲得的東西才會越多。
“滿招損,謙受益”是千古良訓
從前,有一個學僧在無德禪師座下學禪,剛開始他還非常專心,學到了不少東西。可是一年後他自以為學得差不多了,便想下山去雲遊四方,禪師講法的時候他什麼都聽不進去,還常常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無德禪師把這些全看在眼裏。
這天,無德禪師決定問清緣由,他找到學僧問道:“這些日子,你聽法時經常三心二意,不知是何原因?”
學僧見禪師已看透他的心機,便不再隱瞞什麼,他對禪師說:“大師,我這一年來學的東西已經夠了,我想去雲遊四方,到外麵去參禪學道。”
“什麼是夠了呢?”禪師問。
“夠了就是滿了,裝不下了。”學僧認真地回答。
禪師隨手找來一個木盆,然後裝滿了鵝卵石,對學僧說道:“這一盆石子滿了嗎?”
“滿了。”學僧毫不含糊地答道。
禪師又抓了好幾把沙子撒入盆裏,沙子漏了下去。
“滿了嗎?”禪師又問道。
“滿了!”學僧還是信心十足地答道。
禪師又抓起一把石灰撒入盆裏,石灰也不見了。
“滿了嗎?”禪師再問。
“好像滿了。”學僧有些猶豫地說。
禪師又順手往盆裏倒了一杯水,水也不見了。
“滿了嗎?”禪師又問。
學僧沒有說話,跪拜在禪師麵前說:“大師,弟子明白了!”
“滿招損,謙受益”,是先賢留給後人的一句可以千年護身的箴言。不要因為自己取得了小小的成績就不可一世,其實處處皆學問,你所知道的僅僅是九牛一毛、大海裏的一滴水而已,因此,學會謙虛才能得到真經。
的確,一顆謙虛的心正如那盛了石子、沙子、石灰及水的木盆,能盛下更多的東西。這也是隻有謙虛的人才能成為智者的原因,因為隻有謙虛,你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才會有務實的精神,也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禪師外出遇到了一個流浪兒,這個小孩很是頑皮,但也非常聰明。於是,禪師把他帶回了寺院,對他百般嗬護,關愛有加,並讓他當了寺院的小沙彌。
禪師一邊關照小沙彌的生活起居,一邊因勢利導教他做人的道理。看到小沙彌接受和領會問題比較快,禪師便教他習字念書、誦讀經文。慢慢地,禪師發現小沙彌雖然聰明伶俐,但心浮氣躁、驕傲自滿。禪師決定點化一下聰明的小沙彌。
禪師送給小沙彌一盆含苞待放的夜來香,讓他在值更的時候注意觀察夜來香開花的過程。
第二天一早,小沙彌欣喜若狂地抱著那盆花來上早課,並當著眾僧的麵大聲地對禪師說:“您送給我的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開放,清香四溢,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斂起了美麗的花瓣……”
“噢,”聽完小沙彌的敘說,禪師點了點頭,用溫和的語氣問道,“它晚上開花的時候沒有吵到你吧?”
“沒有,”小沙彌依然興奮地說,“它的開放和閉合都是靜悄悄的,哪會吵到我呢?”
“哦,原來是這樣啊,”禪師以一種特別的口吻說,“老衲還以為花開的時候得吵鬧炫耀一番呢。”
小沙彌怔了一下,臉“唰”地紅了,囁嚅著對禪師說:“弟子明白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花開無聲,卻不妨礙人們喜歡它的芬芳,欣賞它的美豔。以前看佛陀拈花、迦葉微笑的故事總也不明了,看了禪師和小沙彌為我們演繹的另一個版本的“拈花微笑”,忽然好像明白了一點兒什麼。
真正的美不是炫耀出來的,真正的善不是傳揚出來的,真正的成功不是吹出來的。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聳立雲端;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大自然從來不解釋自己的偉大,並不影響它孕育萬物。子曰:“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地載育萬物,何其偉大,它說什麼了嗎?
《道德經》雲:“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真正的大人物往往都很低調,真正的大成就往往看起來很平凡。人生在世,一定要明白低調做人的道理。
以平凡之態示人
有一天,深山裏來了兩個陌生人。年長的仰頭看看山,問路旁的一塊石頭:“石頭,這就是世上最高的山嗎?”
“大概是的。”石頭懶懶地答道。
年長的沒再說什麼,就開始往上爬。
年輕的對石頭笑了笑,問:“等我回來,你想要我給你帶什麼?”
石頭一愣,看著年輕人,說:“如果你真的到了山頂,就把那一時刻你最不想要的東西給我,就行了。”
年輕人很奇怪,但也沒多問,就跟著年長的人往上爬。鬥轉星移,不知過了多久,年輕人孤獨地走下山來。
石頭連忙問:“你們到山頂了嗎?”
“是的。”
“另一個人呢?”
“他,永遠不會回來了。”
石頭一驚,問:“為什麼?”
“唉,對於一個登山者來說,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登上世上最高的山峰,但當他的願望真的實現了,同時,也就沒有了人生的目標。這就好比一匹好馬的腿斷了,活著與死,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他……”
“他從山崖上跳下去了。”
“那你呢?”
“我本來也要一起跳下去的,但我猛然想起答應過你,把我在山頂上最不想要的東西給你,看來,那就是我的生命。”
“那你就來陪我吧!”
年輕人在路旁搭了個茅草屋,住了下來。人在山旁,日子過得雖然逍遙自在,卻如白開水般沒有味道。年輕人總愛默默地看著山,在紙上胡亂畫著。久而久之,紙上的線條漸漸清晰了,輪廓也明朗了,後來,年輕人成了一名畫家,繪畫界還宣稱他是一顆耀眼的新星。接著,年輕人又開始了寫作,不久,他就因他的文章回歸自然的清秀雋永一舉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