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老人說:“我當然有我的辦法。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疊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麵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麵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卻一心隻注意蟬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後、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麼不能成功呢!”
孔子轉過身來對他的弟子們說:“運用心誌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莊子講述這篇寓言的原意是說,一個人要想體悟大道,達到達生的境界,必須要像這個老人一樣,凝神於心,日就功成。
梁啟超先生在他的一篇小文章《敬業與樂業》中引用了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用於說明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擁有佝僂丈人承蜩的那種專注。
一個人隻要能夠真正地、切實地做到專注,他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正如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所說: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專注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用誌不紛,乃凝於神
梓慶能削刻木頭做,做成以後,看見的人無不驚歎好像是鬼神的功夫。
魯侯問他成功的原因,說:“你用什麼辦法做成的呢?”
梓慶回答道:“我是個做工的人,哪會有什麼特別高明的技術!雖說如此,我還是有一種本事。我準備做時,從不敢隨便耗費精神,必定齋戒來靜養心思。齋戒三天,不再懷有慶賀、賞賜、獲取爵位和俸祿的思想;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議、誇譽、技巧或笨拙的雜念;齋戒七天,已不為外物所動,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體。正當這個時候,我的眼裏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專一而外界的擾亂全都消失。然後我便進入山林,觀察各種木料的質地;選擇好外形與體態最與相合的,這時業已形成的的形象便呈現於我的眼前,然後動手加工製作。不是這樣我就停止不做。這就是用我木工的純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製成的器物被疑為神鬼功夫的原因。”
梓慶之所以會那麼成功,就因為他將心思完全集中在削刻上。一個人隻有真正達到“用誌不紛,乃凝於神”的境地,才能獲得成功。
一位名人說過:“一切藝術與偉業的奧妙就在於專注,那是一種精力的高度集中,把易於彌散的意誌貫注於一件事情的本領。”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除了追求完整意誌之外把一切都忘掉,把自己完全沉浸於工作之中,那他就是一個天才,他也就比誰都更接近成功。
有些成功,不需要太強的實力,需要的往往是專注;有些失敗,並非缺乏良好的時機,缺乏的往往是堅持。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麵對紛繁複雜的世界,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努力克服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一個人如果總是左顧右盼,那麼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
窮和尚反倒成了富和尚
在四川一個偏遠的大山裏,有一座很少有人去的寺廟。寺廟裏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很貧窮,穿著衣不蔽體,吃得也很簡單,身體瘦瘦的;另一個和尚很富有,穿著絲綢的衣服,吃著上等的食物,大腹便便,臉上油光發亮。
當時,人們都認為南海(今浙江普陀)是個佛教聖地,很多外地的和尚都把能去一次南海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覺得怎麼樣?”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認真地打量了一通窮和尚,突然大笑起來。
窮和尚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就說:“怎麼了?”
富和尚問:“我沒有聽錯吧,你想去南海?你憑借什麼東西去南海啊?”
窮和尚說:“帶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行。”
“哈哈……”富和尚笑得都喘不過氣來,“去南海來回好幾千裏路,路上的艱難險阻多得很,可不是鬧著玩的。我幾年前就準備去南海的,等我準備好充足的糧食、醫藥、用具,再買上一條大船,找幾個水手和保鏢,就可以去南海了。你就憑一個水瓶、一個飯缽怎麼可能去南海呢?還是算了吧,別做白日夢了。”
窮和尚不再與富和尚爭執。第二天,富和尚發現窮和尚不見了,原來,窮和尚一大早就帶著一個水瓶、一個飯缽悄悄地離開寺廟,步行前往南海而去。
果然,就像富和尚說的一樣,去南海的路很遙遠、很艱辛。但是,窮和尚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一路上,遇到有水的地方就盛上一瓶水,遇到有人家的地方就去化齋,有時,一連幾天都遇不上一戶人家,他就忍饑挨餓。路上有些地方是懸崖峭壁,有些地方野獸成群,有時狂風暴雨,有時大雪紛飛。窮和尚一路上嚐盡了各種艱難困苦,很多次,他都被餓暈、凍僵,但是,他一點也沒想到過放棄,始終向著南海而去。
一年過去了,窮和尚終於到達了日思夜想的南海。
又過了兩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依然是帶著一個水瓶、一個飯缽。窮和尚由於在南海學習了許多知識,回到寺廟後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和尚。而那個富和尚,還在準備買大船呢!
窮和尚就比富和尚少了一點錢和物資而已,從心誌的意義來說,窮和尚反倒是富和尚,富和尚卻是真正的窮和尚。其實,人生亦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製訂出自己的人生計劃,並為實現這個計劃而生活和工作。如果你能把你的人生計劃清楚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能幫助你隨時集中精力,發揮出你人生進取的最高效率。
隻是,一定要記住,你在表達你的人生計劃時,一定要以你的夢想和個人的信念作為基礎,因為這有助於你把自己的計劃訂得具體,且具有現實可行性。
有了精確的計劃就行了嗎?似乎還缺少什麼。再好的計劃,如果你總是瞻前顧後,就會使生命陷入停滯,最終計劃也不能得到實施。
跳脫淺薄,創新思考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都還赤著雙腳走路。
有一位國王到某個偏遠的鄉間旅行,因為路麵崎嶇不平,有很多碎石頭,硌得他的腳又痛又麻。回到王宮後,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將國內的所有道路都鋪上一層牛皮。他認為這樣做,不隻是為自己,還可造福他的人民,讓大家走路時不再受苦。但即使殺盡國內所有的牛,也籌措不到足夠的皮革,而所花費的金錢、動用的人力,更不知要多少。
雖然根本做不到,甚至還相當愚蠢,但因為是國王的命令,大家也隻能搖頭歎息。
一位聰明的仆人大膽向國王提出建議:“國王啊!為什麼您要勞師動眾,犧牲那麼多頭牛,花費那麼多金錢呢?您何不隻用兩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腳呢?”
國王聽了很驚訝,但也當下領悟,於是立刻收回成命,采納了這個建議。據說,這就是“皮鞋”的由來。
國王為了走路不硌腳發布了將國內所有道路鋪上牛皮的荒誕命令,聰明的仆人另辟蹊徑提出“用兩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腳”的建議。這就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當一個問題很難解決時,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尋求解決之道。
路徑窄時,不妨換一種思考方式,往往能突破原有的桎梏,找到新的解決方法。
在《莊子·逍遙遊》篇結尾部分,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惠子家裏有一個大瓠瓜,他卻因為它太大而發愁,因為他不知道拿它做什麼用。莊子就批評惠子,把大瓠瓜曬幹了挖空當做一條簡易的船,可以方便出行。你還擔心瓠瓜太大了沒有用,真是“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莊子這一句話不僅罵了惠子,還罵了天下人。一個人心中空空,不懂得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不善於利用資源,缺乏創新,就是一個十足的笨蛋。
任何一個有創造成就的人,都是戰勝常規思維的高手,他們不會被過去的思維所困擾,能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取得創新碩果。
開闊你的心界,才能學會創新,創新思想不是那些專門從事開發創新的人的專有領地。誰有創新思想,誰就會成為贏家;誰要拒絕創新,誰就會平庸!一個有著創新思維的人,絕對擁有閃亮的人生!
不要讓自己的心絆住自己
一天,莊子在一個栗園裏遊玩,忽然看見一隻不同尋常的鳥飛了過來。
那隻鳥的翅膀張開有七尺,眼睛長達一寸。它停落在樹上,尾巴幾乎快觸及莊子的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