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明心,他滿懷信心地問:“你到哪裏去?”沒想到這次,明心回答道:“風往哪裏去,我往哪裏去。”明悟沒料到他換了答案,一時語塞,又敗下陣來。明悟回到寺院,將對方的回答再次報告給師父聽,師父哭笑不得,說:“那你可以反問他‘如果沒有風,你到哪裏去’嘛,這是一個道理啊。”明悟聽了以後,暗暗下了決心,明天一定要勝過明心。
第三天,他又遇到明心,於是又問道:“你到哪裏去?”明心笑了笑,說:“我到集市去。”明悟又一次無言以對。回到寺院,明悟的師父聽了之後,感歎:“舉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教育需要啟發與激勵,學習需要舉一反三,教別人要講究教育方法,學習也要講究靈活的學習方法。
有人說做學問就像下棋,要有大眼界,隻經營一小塊地盤,容易失去大局。具備紮實的基礎、廣博的知識,並且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能將學術的“棋盤”連成一片。
舉一反三、深入思考能夠激發出智慧的火花。說到底,這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大腦思維活動的高級層次,是智慧的升華,是大腦智力發展的高級表現形態。如果我們在思考問題時,能夠運用這樣的思維聯想方式,那麼知識和財富的寶庫將會在不經意間向我們打開。
大道至簡,刹那間頓悟成佛
德山禪師二十歲出家,受具足戒。他精研律藏,對性相諸經頗有研究,經常向僧人們宣講《金剛經》,因此被稱為“周金剛”。他主張漸進,強調隻有積累知識,才能遊刃自如。對於南宗的頓悟之說,德山心不服口也不服,於是攜帶《金剛經·青龍疏鈔》,到南方與南宗的人理論。
到了龍潭,他走進崇信的法堂,便高聲喊道:“久聞龍潭大名,一旦來到此地,潭又不見,龍又不到。”
端坐在法堂禪座上的崇信隻是欠了一下身子,冷冷地說了一句:“可你已親自到了龍潭。”德山竟然被這一句簡單的回答定住在那裏。
既然已經到了龍潭,身在龍潭之中,即熟視無睹,還找個什麼呢?這樣,德山還有什麼話好說呢?於是,他便住了下來,開始參習。
有一天晚上,德山向龍潭禪師請教,站在龍潭禪師座前遲遲不肯離去,龍潭禪師說道:“夜已很深,你為何還不下去?”德山道過晚安,告辭回去,走到門口又回來,說道:“外麵實在太黑,學生初到,不知方向。”
龍潭禪師就點燃了一支蠟燭給他,正當德山伸手來接時,龍潭禪師就把蠟燭吹滅,外在的燈光熄了。德山忽然大悟,立刻跪下來,向龍潭禪師跪拜。
龍潭禪師問道:“你見到了什麼?”德山禪師回答道:“從今以後,我對天下所有禪師的舌頭,都不會再有所懷疑了。”
第二天,龍潭禪師升座,對眾僧說:“你們中間有個漢子,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日後也將到孤峰頂上替我立道行法去!”
德山自知得到師父的心印,對於南禪從忌恨到心服,他把帶來的《金剛經·青龍疏鈔》堆在法堂前麵,舉著火炬一把燒了。
禪宗一向反對文字語言,提倡簡單的頓悟。設想一下,如果龍潭禪師苦口婆心地說服學識淵博的德山,結果恐怕很難預料。因此,龍潭不和他辯,隻是用很簡單的方式(燃燈、吹燈的刹那交替)使德山在明暗的變換中,見到了自性。蠟燭雖熄滅了,德山的心性之燈卻通明地照耀起來。
頓悟後的德山就說:“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玄。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意思是,把所有的玄理都弄通了,也隻不過像一根毫發放置在太虛世界那樣渺小;把所有的微妙都窮盡了,也隻是像一滴水彙入浩瀚的大川那樣微不足道。不在明心見性上下工夫,光靠研習經典是無濟於事的。
身在俗世,心已出離
無相禪師行腳時,因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這時看到有一個青年在池塘裏打水車,無相禪師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
青年以一種羨慕的口吻說道:“禪師!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紅塵,我肯定會跟您一樣出家學道。不過,我出家後不會像您那樣到處行腳、居無定所,我會找一個隱居的地方,好好參禪打坐,不再拋頭露麵。”
無相禪師含笑問道:“那你什麼時候會看破紅塵呢?”
青年答道:“這一帶就數我最了解水車的性質了,全村的人都以此為主要水源。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顧水車,讓我無牽無掛,我就可以出家,走自己的路了。”
無相禪師問道:“最了解水車的人,我問你,水車全部浸在水裏,或完全離開水麵會怎樣呢?”
青年答道:“車是靠下半部置於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轉的原理來工作的。如果把水車全部浸在水裏,水車不但無法轉動,甚至會被急流衝走;同樣的,水車若完全離開水麵也不能車上水來。”
無相禪師說道:“車與水流的關係不正說明了個人與世間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完全入世,縱身江湖,難保不會被五欲紅塵的潮流衝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與世間來往,則人生必是漂浮無根。同樣,一個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觀,也不投身粉碎。”
入世與出世不是截然分開的,出世是為了更好地入世。
佛教大師弘一法師說,佛法並不離於世間,佛教的本旨隻是要洞悉宇宙人生的本來麵目,教人求真求智,以斷除生命中的愚癡與煩惱。修學佛法也並不一定都要離塵出家,在家之人同樣可以用佛法來指導人生,利益世間。就大乘佛教來說,其菩薩道精神,更是充分體現著濟物利人的人世悲懷。凡有誌於修學佛法者,皆需發大菩提心,立四宏願,所謂“眾生無邊誓欲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以此自勵精進,無量世中,懷此宏大心願,永不退失,隻要是濟世利人之事,都可攝入佛道之中,佛教哪裏會是消極避世的宗教呢?
朝聞道,夕死可矣
久遠劫前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曇摩鉗,他好樂善法,派人四處尋覓懂得佛法的善知識,卻苦無所獲。忉利天王知道他的願心,想試驗他的願心是否堅固,於是化作凡人優塞來到王宮,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頂禮奉為上座。
“我這法世間稀有難得,恐怕太子您不願意付出代價!”優塞為難地說。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傾所有一切,隻願聽聞佛法,解除煩惱痛苦。優塞要求說:“那麼請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養法寶,便能傳授。”曇摩鉗毫不猶豫地命令侍衛,挖掘深坑,並燃火於坑中。國王臣民們,見太子為了聽聞佛法犧牲身軀,便向他哀求:“請看在國家前途上不要犧牲自己,我們願意做奴仆供優塞差遣。”而太子卻堅定地說道:“我累劫以來曆經無數生死投轉,以這色身在人道造貪瞋癡惡業,在畜生道受人鞭打負重、為人所食,在地獄一日間喪身無數,痛徹心髓,苦無間斷。從未發心為法布施,今日此造業之身能供養法,實在是因緣殊勝,希望大眾成就我上求佛道的願心!”
優塞於是升座說法道:“常行於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憫眾生,矜傷為雨淚;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護以道意,乃應菩薩行。”太子聞後便奮身躍入火坑,但熾熱的火坑卻刹那間化成清涼的蓮池,太子端坐於清淨芬芳的蓮台上。曇摩鉗了達禍福無常、流轉為苦的道理,為求真理為法忘軀,真是精進無畏的大菩薩!
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太子曇摩鉗釋迦牟尼佛之所以願意為了求得佛法而放棄自己的生命,是因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一定要懂得珍惜。也正是因為真理的可貴,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麵前都發出了“朝聞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歎。
古語有雲:“山重水複疑無路。”尋求真理的道路,並不會一帆風順,而是充滿艱難險阻並布滿荊棘的,有的時候甚至要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價。正因為如此,真理更是難能可貴,才會有無數的人不畏艱難而孜孜不倦地追求著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
的確,一個洞悉了人生百態,達到智慧圓融境界的人又怎麼會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艱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對於他們而言,真理和智慧的價值遠遠高於生命本身。而一個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將是一個快樂、生命充實而豐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