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慈悲,善念,感恩(3 / 3)

《莊子·內篇·養生主》中有:“為善無近名。”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善事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並不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你在做善事才這樣。

如果一個人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為了做好事而揚名聲,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做好事。莊子提倡的是人生行為要做到至善,至善無痕。

給予別人恩惠,不要指望回報

誠拙禪師在圓覺寺弘法時,法緣非常興盛,每次講經時,人都擠得水泄不通,故信徒間就有人提議要建一座較寬敞的講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裝了五十兩黃金,送到寺院給誠拙禪師,說明是要捐助蓋講堂用的。禪師收下後,就忙著做別的事去了。信徒對此態度非常不滿,因為五十兩黃金不是一筆小數目,可以給平常人過幾年生活,而禪師拿到這筆巨款,竟連一個“謝”字也沒有,於是就緊跟在誠拙的後麵提醒道:“師父!我那袋子裏裝的是五十兩黃金。”

誠拙禪師漫不經心地應道:“你已經說過,我也知道了。”並沒有停下腳步。信徒提高嗓門道:“喂!師父!我今天捐的五十兩黃金,可不是小數目呀!難道你連一個‘謝’字都不肯講嗎?”

禪師剛好走到大雄寶殿佛像前停下:“你怎麼這樣嘮叨呢?你捐錢給佛祖,為什麼要我跟你說謝謝?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將功德當成一種買賣,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說聲‘謝謝’,請你把‘謝謝’帶回去,從此你與佛祖‘銀貨兩訖’吧!”

古人雲:“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無私的奉獻精神才是最可貴的。一個人施恩惠給他人,絕對不要指望得到回報。如果責成人家感恩回報,那麼,原來幫助人的一番好心就會變質而麵目全非了。

以善為本,為大眾謀幸福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驕傲的國王。他要為自己建造一座王宮,因此對大臣們說:“到森林中去找最高的樹,我要用來建築宮殿。”

在森林深處,大臣們找到了這樣的樹。那天晚上,他們向國王報告:“陛下,我們已經找到您要的樹了,明天我們就到森林中去砍那棵大樹。”

國王很高興,就去睡覺。那個晚上,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大樹中住著神靈,神靈出現在他麵前,對他說:“國王,請不要摧毀我的住所。你如果這麼做,每砍一斧,我都會很痛苦,終將死亡。”

但國王回答:“你是森林中最好的一棵樹,我必須用來建造皇宮!”

樹神一再懇求,但國王很堅決,強調這樹必須砍。樹神最後對他說:“好吧,你可以砍。但請你不要像一般的砍樹那樣從樹下麵砍斷,你可以命令你的人,先爬到樹的最上麵,逐漸往下一枝一枝砍,直到全樹砍完。”

國王聽到這個請求感到很驚奇:“如你剛才所說的,那不是比一次從樹根處砍下更加痛苦嗎?”

樹神回答:“你說得不錯。我是為森林中的其他生物著想,才建議你這樣做。你知道我是棵很大的樹。如果一次砍倒,將會壓壞周圍的小樹,並會殺死很多小動物。很多小鳥和昆蟲會失去住所,許多小樹會被壓壞。但你一枝一枝砍,對它們的損傷可以減少!”

國王這時醒過來,心想:“那樹神寧肯挨數百次痛苦,卻不要讓小動物受苦。這樹神多麼勇敢和仁慈!我要砍樹,隻為我的享受和驕傲,我多麼自私。我不要砍這棵樹,我要對它表示尊敬。”於是國王第二天去森林中,向這棵樹獻花致敬。

從那天以後,國王變成了一位仁慈、公正的統治者。

一棵樹尚且能以挨千刀萬剮的行動保護小草、小樹、小動物,何況是萬物之長的人類呢?人不應該隻為自己活著,隻有心懷一顆普度眾生的菩提心,以善為本,處處為眾生著想,生命才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給人歡喜,培植自我大慈悲心

布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不僅不會造成彼此的負擔,還會給你的心理帶來更大的滿足,因為布施不僅意味著你自身的富有,而且透露出你至真至善的心地。

有一戶人家,父親往生時,留下了十七頭牛,遺囑上寫明,其分配方式是大兒子得二分之一,二兒子得三分之一,小兒子得九分之一。十七頭牛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九分之一皆非整數,令三個兒子非常苦惱,甚至發生了口角。

有一位長者,每天看著三個孩子吵鬧不休,不禁為他們感到難過。為了息事寧人,他就將自己僅有的一頭牛送給他們。這樣一來,十七頭牛加上長者的一頭,共十八頭牛,其二分之一是九頭牛,三分之一是六頭牛,九分之一是兩頭牛,一共是十七頭牛,不多不少,於是兄弟三人便把多餘的那頭牛還給長者。

一陣忙碌後,長者不但沒有絲毫損失,反而替三兄弟解決了天大難題。

布施就是這樣一種行為,在滿足他人所願的同時也圓滿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四分律》談到布施之益,詮釋道:“所為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布施,能在給人歡喜的同時,自己也培植大慈悲心,遠離吝貪,招感無量福德。

生活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佛光禪師為了推動佛教的發展,創辦了許多佛教的事業,弟子們為了達成禪師的理想,努力地向信徒勸募,鼓勵信徒布施做功德。

有一次佛光禪師出外弘法回來,弟子們競相來向禪師報告個人勸募功德的成績,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說:“師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兩銀子,他說作為我們興建大雄寶殿的基金。”

弟子普德聽了,也報告說道:“師父!城內的陳居士來拜望您,我帶他巡禮各處的殿堂,他奉獻給我們全年的道糧!”

寺中的香燈師、知客師等都向佛光禪師說明信徒的喜舍發心,隻見佛光禪師皺起眉頭,製止大家發言,並開示弟子們說道:“你們大家都辛苦了,可惜化緣太多,沒有功德!”

大家不解,問道:“為什麼化緣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禪師道:“把錢財儲存於信徒,讓信徒富有起來,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經常要信徒捐獻這個功德,讚助那項佛事,殺雞取卵,何其愚癡!等到有一天信徒們不勝負擔,佛教還有什麼護法長城呢?”

佛光禪師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言語,實在值得大家玩味與深思!人說吃水不忘挖井人,佛教所雲的布施,也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原則下進行,而且布施者應該細水長流,不可硬性募化。學佛之人,如果有禪,不但為自己想,更要為別人想,哪裏能說禪者隻重悟道,不重慈悲呢?

有句話說得好:幸福需要一顆懂得感恩生活的平常心。感恩能讓我們用平常心看待一切挫折、磨難,讓自己很快找到心裏的平衡點,隨時擁有一份快樂的心情!為什麼有些富有的人天天生活在煩惱之中,而有些貧窮的人卻很快樂?就是因為後者不會抱怨命運,而是對生活中的一食一飲、一布一衣都能心存感恩之情。此外,如果我們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就能改變我們的心情甚至是命運。

活在感恩的世界裏

欽山、雪峰、岩頭三位禪師一起出去雲遊,有一天經過一條河流,正計劃要到何處去化緣乞食,看到河中從上遊飄來一片很新鮮的菜葉。

欽山禪師說:“你們看,河流中有菜葉漂流,可見上遊有人居住,我們再向上遊走走看,估計就會有人家了。”

岩頭禪師說:“這麼完好的一片葉子,竟白白讓它流走,實在是可惜了。”

雪峰禪師說:“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們還是到別的村莊去吧!”當他們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談論時,看到一人急匆匆地從上遊那邊跑來,問道:“師父!你們看沒看到水中有一片菜葉流過?我剛剛洗菜時,不小心一片菜葉被水衝走了。我現在正在追尋那片流失的菜葉,如果追不到實在太可惜了。”

雪峰等三人聽後,哈哈大笑,不約而同地說道:“我們就到他家去講法吧!”

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也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我們要知道“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從我們的心靈裏的一種認同。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淨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歎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並蓄的一種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