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慶齡為難地說:“不行,我們已經約好了,不見不散。如果我走了,她會失望的。”
姐姐說:“小珍不會怪你的,明天見到小珍,解釋一下不就行了?”
可是慶齡仍然站在那兒不動:“爸爸說過,做人要信守諾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見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現在我想起來了,我就得在家裏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嘉樹聽了女兒的話,心裏很高興,於是就對其他的孩子說:“慶齡做得很對,你們都應該向她學習,做個講信用的孩子。”
父親到了朋友家,把這件事跟他的朋友講了,那位叔叔還讓父親給小慶齡帶回兩隻鴿子,算是對她的獎勵。
父母回家後,卻見小慶齡一個人在家裏。“慶齡,你的朋友小珍呢?”父親宋嘉樹問道。
“小珍沒有來,可能她臨時有什麼事吧。”小慶齡平靜地回答。
媽媽心疼地問:“小珍沒有來啊?那我們的慶齡不是很寂寞嗎?”
宋慶齡卻回答:“不,媽媽,雖然小珍沒有來,但是我仍然很高興,因為我信守了諾言。”
可見,宋嘉樹對宋慶齡的誠信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宋慶齡從小就養成的誠信品格一直伴隨她一生。
所以,父母應該向宋慶齡的父親學習,要教育孩子承諾給別人的事一定要兌現。如果因為特殊情況沒有做到,就應該教育孩子誠懇地向對方表示歉意,並說明原因。
教會孩子不應該因為別人不誠信而喪失自己的誠信原則。如果以不誠信來報複別人的不誠信,終究還是不誠信的人。讓孩子記住,誠信是你個人的事,與別人無關,隻要求自己做到,不強求別人做到。當孩子做到了誠信,父母也一定要及時肯定鼓勵孩子。
『教子箴言』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誠信是立身之本,也是生存之道。生活需要誠信,集體需要誠信,國家、社會更需要誠信!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誠信做人,教孩子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播誠信的種子於心田中,直至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教孩子做一個謙虛有禮的人
『教育名言』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隻要看出同真理衝突,都願意放棄。
——(英國)赫伯特·斯賓塞
『經典事例』
牛頓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者,他在科學上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凡是對人類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人物,都有謙虛的美德,正所謂“寬闊的河流平靜,學識淵博的人謙虛。”牛頓在科學上獲得過很多偉大的成就,但他從不沾沾自喜,也不急於出版著作,以揚名於世。
“萬有引力定律”可謂耗費了牛頓的大量心血,但是一向謙虛的他同樣沒有急於發表。牛頓依然是孜孜不倦地又埋頭於數字計算之中,研究了數年。這期間,他從未對任何人講過一句關於“萬有引力”的話。
後來,牛頓的朋友大天文學家哈雷在做一項研究時遇到了困難,於是專程登門請教牛頓。這時,牛頓才把自己關於計算“萬有引力”的文稿交給哈雷看。哈雷看後心裏欽羨不已,因為他所要請教的難題牛頓早已解決了。
1684年11月的一天,哈雷和牛頓正在交流有關天文學的學術問題。那個時候,牛頓已經完成了關於論證“萬有引力”的論文。談到興致之處,牛頓拿出論文,請哈雷提意見。哈雷看完這一巨著後,驚訝不已,他欣喜說:“這真是偉大的論證、偉大的著作!”
當時,哈雷一再奉勸牛頓盡快出版這部造福於人類的偉大著作。可是,謙虛的牛頓並沒有聽朋友善意的勸告而輕易出版自己的著作。緊接著,牛頓又對論文進行了長時間的反複驗證和計算,在確認無誤後,才於1687年7月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問世。
牛頓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從不自高自大。曾經有人問牛頓:“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牛頓回答說:“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他秘訣,唯有勤奮而已。”他又說:“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牛頓這種謙虛謹慎、一絲不苟的學風贏得了很多人的敬重,也奠定了他開辟出科學新天地的基礎。
『教育感悟』
清代儒學家陳宏謀在《養心遺規》卷下中說:“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又增一毀。”意思是說,別人稱讚你,能夠表示謙虛,等於增加了一種美德;如果自我吹噓,就會歸於失敗,還會受到人家的詆毀。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容易被別人接受的秘訣就是謙卑。謙卑是一種美德,任何人都不喜歡驕傲自大的人。保持謙卑之心的人可以永遠把自己置於學習的地位,並有助於發現他人的優點,好好的和他人相處。
有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弟子們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學生,趾高氣揚地麵向所有的同學炫耀他家的富有,因為他家在雅典附近擁有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