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給孩子一生的好品格(6)(1 / 2)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隻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隻有以“負責”來答複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英國)維克多·費蘭克

『經典事例』

曉亮是個淘氣的孩子。有一天,還沒有到晚上放學的時間,他就哭著回到了家,是學校裏的一位叔叔把曉亮送回來的。於是,曉亮的媽媽就問學校裏的這位叔叔:“您能告訴我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嗎?”

叔叔說:“放學前小朋友們排隊,可是曉亮根本就不好好站隊,總是這邊走走那邊跑跑的,結果不知怎麼,就和他的一個同學發生了衝突,他們開始爭執,最後便扭打在了一起。於是,曉亮的班主任批評了他幾句,結果,他就哭了起來,還跟班主任老師吵著說:‘這不是我的錯!我根本就沒有打他!’”

曉亮的媽媽向叔叔道了謝,然後拉著曉亮進了家門。“曉亮,跟媽媽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媽媽看著兩眼紅紅的曉亮問道。

“是我不小心撞了張昊一下,我發誓我不是故意的,結果張昊就使勁兒地推我,然後我才踢了他一腳,張昊就哭了,老師就開始批評我了。”曉亮臉上掛著兩行淚珠,補充說道:“是他先推的我!”

聽曉亮說完,他的媽媽基本上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弄清楚了,她語氣平和地問曉亮:“曉亮,你仔細想想,難道你一點責任都沒有嗎?”“沒有!不是我的錯!我又不是故意的,是張昊先推的我!”

“好,現在我現在問你,如果你遵守老師說的話,好好按照老師的要求排隊,不亂跑的話,你還能不小心撞到別人嗎?如果你沒有撞到張昊,張昊還會推你嗎?”曉亮開始默不做聲了。

“曉亮,現在你再仔細想想,難道你真的一點責任都沒有嗎?要記住,你是一個男子漢,千萬不能把什麼責任都推到別人的身上!遇到事情一定要仔細想一想,別人為什麼會這樣對你,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情。”

最後,媽媽對兒子曉亮說了一句話:“曉亮,你得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隻有這樣,你才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媽媽才會喜歡你啊!”曉亮用力地點了點頭。

『教育感悟』

責任心是一個人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對於日後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以及家庭幸福都有巨大的幫助。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社會在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也在不斷提高,所以,作為人才素質重要體現的責任心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人才選擇的一項重要指標。現在,隨手翻閱一下報紙招聘廣告,隨時瀏覽一下人才網站,就可以發現,幾乎在所有的招聘單位,都將責任心作為對招聘人員的一項重要要求。因為員工有責任心,他才會去努力工作,企業也才會有發展。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曾說過,一個人必須有責任感,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做一天就得做好一天,你不知道它會在以後的路上給你什麼樣的幫助。誰都可以成為成功者,隻要你保持自己的責任感。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和加強孩子責任心的培養,這樣才有助於孩子未來的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準,也是一種習慣性行為,是一種很重要的素質,是做一個優秀的人所必需的。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他是缺乏理想的,是沒有靈魂的,他隻想索取,不想付出;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在工作和學習中隻能應付別人,但同時也是在應付自己,他會注定一生無成、一事無成。

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父母大都隻關注孩子的智力成長,而忽視了對孩子責任感的教育。很多孩子從小都生活在父母、長輩的百般嗬護下成長的,儼然就是一個小皇帝。殊不知,這樣一味地寵愛、嬌慣孩子,不僅對於他日後的成長、成才極為不利,而且從眼前來看,孩子就已經產生了一些諸如做事不認真、條理性差、生活草率、目中無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驕傲、任性、自私、沒有同情心等缺點,甚至還引發了憂鬱、厭世、無聊等不良的心理狀態。如果讓這樣的孩子投身到未來競爭與合作並存、機遇和挫折同在的社會中,恐怕沒有不被淘汰的。

所以,父母必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應該讓孩子明白,在生活和學習中,不僅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還要對關愛他的父母、老師負責,也要學會對社會、對國家負責。

『教子導引』

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必須讓他養成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的習慣。作為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1.做孩子學習的榜樣

要知道,孩子在和別人接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責任感,首先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形成的。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一方麵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另一方麵也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影響。

教育家陶行知說:“我要兒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兒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一樣的道理,如果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首先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