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兩個人出國來到這片異域的土地之後,他們無意間才發現這樣一個遺落世外的珍珠小島——新西蘭奧克蘭市威赫特島,也就是世間所稱的“激流島”。
激流島,對於顧城而言,就像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顧城小的時候就在思想當中為自己創造了一座城。在那座城中,光明是永恒的主題,自己可以安靜地享受精神的歇息。而激流島則讓他童年的夢有機會走到現實。
在遠離故國的激流島上,顧城可以成為一個“王”。因為語言和文化的雙重阻隔,可以讓他有充分的空間去構建一個脫離塵世的世界存在。那個世界,隻有最純粹的人才能夠懂得;那個世界,隻有最唯美的語言才能表達;那個世界,隻有顧城的筆端才是最高的主宰者。
來到這裏是偶然的際遇,也是宿命使然。1988年,顧城被新西蘭的奧克蘭大學聘為亞洲語言文學係研究員,講授中國古典文學。但是一次偶然間的遊玩發現激流島之後,他便迅速做出了辭職隱居的決定。這樣的一個決定讓他周圍的所有人都大為驚詫。什麼樣的人會放棄在大學裏衣食無憂的生活,而去選擇在一個未經開辟的荒島上過著和幾千年以前的人一樣簡樸的原始躬耕生活呢?更何況當時顧城已經聲名在外,想要在大城市尋得一份好的工作並不是什麼難事。然而,這一些聲名和浮華都已經被拋開了,仿佛他生命之前經曆的所有都是為了等待這一次歸隱。
最重要的是,他必須要說服謝燁和他一起,因為在他所有美好的夢境裏都為心愛的人留出了一個位置。他隻有牽起愛人的手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而如今天賜的良機使顧城在遠離故土之外的異國發現了一個如此適合居住的小島。而且愛人也在身邊,但是她會不會同意顧城的這個想法和決定呢?顧城的心中開始跌宕起來。
畢竟謝燁是一個喜歡俗世生活的女子,她開朗外向、善於交際,如今剛剛適應了在奧克蘭的都市生活,卻要陪同顧城到那個荒僻的島上嗎?顧城難以揣測謝燁的心思,但他卻抑製不住自己不斷膨脹的願望。
一天吃過晚飯後,顧城鼓起勇氣坦率地和謝燁說了自己的想法。“雷米(謝燁的筆名),我發現了一個小島,風景很美,和我一直以來幻想的一樣。島上的人,我們都不認識。我們可以自食其力地在那裏生活。我們搬去吧,好嗎?”
顧城言辭懇切地看著自己的妻子,雙眼裏閃爍著熱切的向往。他仿佛聽見了島上的海浪濤聲,聽到了清晨漫步時啾啾的鳥鳴,那裏的一切都讓他興奮和激動。謝燁看著顧城的臉,她的心裏略過一陣陣海風般的起伏。作為他的妻子,從兩個人相遇的第一眼開始,她就知道顧城是一個孩子般的大人,她知道他心中一直有一個純粹美好的夢境,而且始終都未被現實打磨掉。雖然謝燁還是更渴望都市生活,但是她太在乎愛人的感受,為了他的夢想,她選擇犧牲自己。
在愛的驅使之下,最終謝燁同意了顧城的決定——辭職離開奧克蘭大學,隱居激流島。
那裏曾是一片荒島,日月輪換,草木榮枯。而對於顧城和謝華而言,那裏是一片絕世的淨土,除去自然環境的純潔和幹淨,身邊的人都是他們從未謀麵的異鄉人,他們說著顧城完全聽不懂的英語。雖然溝通一直都是一個問題,但是許多年後,得償所願的喜悅仍然占據了顧城的心頭。回望時光,他仍然可以飽含濃情地說:“值得。”
也許在世人眼中,沒有激流島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種種傷害,但不得不說,那段激流島的時光成就了顧城生命中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