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老人之後,顧城剛走出來沒多久就注意到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胡同——帽兒胡同。
北京有很多特別的小胡同,它們一個個曲徑通幽,讓人站在路口就產生一種想要進去一探究竟的欲望。而且顧城又是一個特別喜歡帽子的“怪人”,無論春夏秋冬,他都會戴著一頂又高又長的布製帽子,所以走在哪裏,他都是最好辨認的那一個。
走在帽兒胡同裏,顧城的心被寧靜籠罩,他走到深處才發現,還有一處可以出租的四合院在裏麵。回去之後,他像發現新大陸一般激動地對朋友說:“等我再回來,就要住在這個胡同裏!”
於是,他的頭腦中便又開始建築一個關於帽兒胡同的世界。隻是這個嶄新的構想,他今生卻未能到達。
顧城還是一個生活在童話世界裏的人,從小到大,他就一直喜歡生活在一個安靜的世界,希望陪伴自己的,除了心愛的人,最好就隻剩下小蟲、小鳥、小花、小樹……他會將他童話裏所有美好的東西都移植在這片夢境國度,與他的靈魂同在、長生不息。
童話的世界是純粹而美好的,也因為守著那一份一塵不染的美好,他也是孤獨的,顧城內心一直守候著這一份孤獨,這使得他不願意融入到這個車水馬龍的社會當中。無論他的物質生活是多麼地需要這個社會的供給,但在內心之中,顧城發自肺腑地排斥著眼前這一切的嘈雜,固守本心。為了一份精神的獲得,他放下了生活中的一切。
他用他那黑色的雙眸去注視這個世界。每次觀望總是希望能在這個社會的某一個角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共鳴、那一方天地。那裏便是他的童話城堡。
他是童話城堡裏的翩翩王子,迷失在了現實的生活裏。也許他生命中所有決絕的追尋都是一種回歸。
此時的生活,顧城將要走上離別的路口。北京之行就要結束了,離別對於顧城來說是不忍觸及的悲痛,但卻雜糅著另一種情感。因為他又可以回到那個屬於自己的世界當中去了,又可以讓雙眸環視了無雜念、專心關注著自己的內心世界。
在顧城離期將至時,顧工鄭重地把顧城叫到自己身邊,拿出一套相對嶄新的軍裝遞給顧城。顧城喜歡收集舊物的這個愛好,幾乎所有親近的家人朋友都知道。所以這次離別,作為父親的顧工想了好久,還是覺得顧城會喜歡這樣的一套軍裝。果然,看到軍裝的顧城臉上浮現出發自內心的笑容,那笑盈盈的眼睛仿佛蕩漾著秋水。
顧工望著顧城,透過那雙眼,我們仿佛能看到多年前在那山東的一個小村莊,父親和兒子對坐在膛火熊熊的灶台旁。那時,火焰是唯一的讀者。那時,他們的生命裏寫滿了樸素而簡單的快樂。
時過境遷,如今的顧城經曆了風風雨雨。幾年的時間可以讓顧城在國內外聲名大震,卻也讓顧工變得蒼老。下一個幾年,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誰也無從知曉。隻能在這分別之際,默默地祝福,彼此都好。
顧城從父親的手中接過這套舊軍裝,就像捧著寶貝並像孩童一樣跟父親道了一聲“謝謝”。
顧工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就要再次遠離年邁的自己,飛向遠在千裏之外的異國,便心生一陣不舍之情。年邁的父親望著已經長大成人的顧城,心中回憶著過往的一幕幕。時光飛逝,帶走了多少歲月,蹉跎了多少年輪。萬千感慨卻都化作無言。
1993年3月22日,兩位父親——顧父和謝父都來到了首都機場去送別這一雙夫妻。
分別的場麵裏總是會翻飛著千言萬語都訴不盡的掛念。當年的信息交流工具遠沒有今天這麼發達,所以兩個父親都是一副心情沉重的樣子。體貼的謝燁故作輕鬆地讓二老趕快回家,還在登上飛機旋梯的時候,轉過身來,很大聲地開了一句玩笑的話:“下次我生個女兒給你們帶回來!”
她笑彎了眼睛,喊出了這樣一個美麗的願望,給兩位老人留下生命中一片美好的記憶。
兩位老父親看著眼前即將遠去的孩子,道別的手早已經揮得酸痛,可還是不願意放下。都說父愛是深沉的大山,而如今濃濃的親情都隨著離別人的心飛向太陽、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