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夢中之城,城不傾(1 / 3)

流水比光陰無情,所以我們才能夠不完全受製於過去的記憶而活。或許很多時候我們變得沒有記憶會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正如,一個夢境不管是多麼美好,都沒有辦法永遠存在於我們的記憶,哪怕它比生活新鮮、它比生活愉快,我們都隻能在夜晚合上雙眸之時與它們相逢。如果真實的生活也能夠如此,是不是我們就不會明白什麼叫痛苦?什麼叫思念?什麼叫執迷不悔?我們也可以在千帆過盡的時候,灑脫地給自己一個交代,那些“幾曾遊滄海,不見天下人”的日子,亦終究是靈性被汙染的命運,誰人又能為了生活毫不改變?改變後,多希望沒有曾經相識,眼下最貼心的無非是不如不見。

記不住別人曾經帶給你的傷害,你就不會變得麵目可憎;記不住那些上天給你的怦然心動,你就不會多少年都執念於一個人的感情,而遲遲不肯走出畫地為牢的陰影;記不住那些深夜裏你聽到的情話,你就不會在任何一個想念的時刻裏不停揣摩那話語裏到底是怎麼樣的心情。

忘記吧,忘記我們曾經相生相愛。

忘記吧,忘記我們曾經描繪未來。

忘記吧,忘記我們曾經相擁如夢。

忘記吧,忘記我們曾經期待著愛。

煙雨的念珠裏,是我第一次見你。

島上的海風中,是我最後放了你。

顧城和謝燁的死亡,在一片喧鬧中遲早都將歸於平靜。但是,他們的作品卻永遠都不會失去雙手的觸摸。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虔誠信仰會使得他們的詩歌散發出寶石般的光芒。或許,有一天,“詩歌已死”的喊聲會甚囂塵上,所有陌生人的眼裏不再有真誠的光,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

“人潮人海中,

又遇見了你,

一樣迷人,

一樣美麗,

……

不再相信,

相信什麼道理,

人們已是如此冷漠,

……

我不再相信,

相信什麼道理。”

但是,隻要有人還記得曾經有一個詩人叫作顧城,那麼他們就一定還會保持著那樣一顆讓人敬佩的純粹的心。

顧城自殺在新西蘭的激流島,這是一個無法爭辯、也無法否認的事實。縱使我們總是思前想後,也還是無法想通詩人為什麼會在年僅37歲的年齡就離我們而去。

他們的精神世界就像汪洋大海,隨便卷起一個浪花都可以美得晶瑩剔透。我們閱讀他們的文字,希望從中窺探出一些思維的蛛絲馬跡。我們敬仰他們的天賦,希望自己也可以效仿而得到一些影響。但是,他們竟是那麼吝嗇啊!步履匆匆又是為了什麼呢?難道人間真的不值得你們留戀嗎?我們不停地用靈魂互換他們的靈魂,我們渴望用自己真摯的雙手拖住他們焦急的腳步。

因為我們平凡,所以我們想要看到非凡。而詩人的眼是天上的星,隻有他們的浪漫才能讓我們明白什麼叫作閃爍。你看,顧城的雙眼是不是很大、很亮,就像星星在那裏灑下了光輝,可以讓你在他的目光中暢遊,可以讓你在他的關愛下生長。

可是,我們都哭了。為什麼顧城還是沒有停留呢?他走了,謝燁跟隨顧城一起走了。

那滄海難道不就是你們眼中的彼此嗎?為什麼十年剛滿,感情就真變成了滄海桑田?難道顧城你不再想念當年那個謝燁了嗎?你不是說過思念最美嗎?真渴望被精美的愛,可知道沒有比相思更美的了,相思真像光中飄著的線,一頭沒拽住就飄下去了。

如果任憑春去秋來、雲來雲往、大雁南飛、落葉歸根,一切自然界的變化都還按照原來的變化而變,是否人間的滄海桑田也能夠回歸到最初的臉?如果我們在光陰似箭、白駒過隙、歲月如梭、時光荏苒的分分秒秒中,都還喜歡著初次相見時的喜歡,是否會有情比金堅,恒遠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