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希……”
“救我!”她伸出手不停的呼喊著,在他們之間,明明隻有幾米遠的距離,他急切的聲音就在耳邊那麼清晰可觸,卻怎麼也抓不住——好像他們之間隔得是一整片海洋——深不見底的,波濤洶湧的,時間的海洋。
不能呼吸。好痛苦……漸漸的,眼前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清了。
北宋。
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後,經過十餘年的南征北伐,消滅了後周藩鎮勢力的反抗,攻滅了荊南、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
於是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二百多年的封建軍閥割據局麵基本上結束。
太祖之後,太宗趙光義繼承其遺誌,遵循“先南後北”的策略統一天下。
公元九七九年二月,宋朝第四次進攻以太原為都城的北漢,完成其中原統一的最後一個重要環節。
趙光義的親征大軍浩浩蕩蕩的自汴京出發,進攻太原外圍州縣,所向皆克。
北漢人心惶惶,對所向披靡的宋軍感到虎視眈眈,於是向當時北方的軍事強國遼國求救。
遼國是中國曆史上以契丹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都城上京,其創建者為耶律阿保機。
契丹原來是一隻北方一個遊牧和漁獵為生的少數民族,阿保機建國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尤其是從後晉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雲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融入了中原的先進文化與經濟,逐漸變得強大繁榮起來。
遼朝當時的皇帝是景宗耶律賢,在收到北汗求救後,與大臣商議,派遼冀王敵烈、大將耶律沙等率軍兩萬前去支援。
三月,遼軍援兵到到北漢。
敵烈、耶律沙、耶律抹隻等率兵到了白馬嶺,前有一條大河阻隔,對岸的宋朝將領郭進軍已整裝以待。
耶律沙想等後軍到再一齊攻擊,但冀王敵烈求勝心切,認為機不可失,趁現在直接出擊為妙。
耶律沙苦勸不聽。
於是敵烈等作為先鋒渡河。
宋將郭進看準機會,率領騎兵猛攻其軍。
戰鬥異常激烈,戰場上廝殺成一片,水花四濺伴著血淚紛飛。經過這場激戰,敵烈與他的兒子華格,及耶律沙的兒子德琳等將領都戰死在陣中,宋軍大勝。
耶律沙與耶律抹隻率敗退之軍往小路逃走,宋將高懷德率勁兵追討,眼見遼國殘軍已是甕中之鱉。
就在這危急時刻,忽然後山殺出一支軍馬,此人正是遼國大將耶律斜軫率,他率五千救兵趕到,他身手矯健,勇猛異常,銀色戰甲泛著冷冷白光,一刀揮去,麵前頓時一片殷紅。他射退宋軍,救下耶律沙與耶律抹隻,整頓殘兵,班師回遼。
北方的春天雖然已經來臨,但是冰雪還未完全消融,陰沉的天空中浮動的流雲似在壓迫著這支氣勢不振的遼國軍隊。
耶律沙搖頭歎息,對耶律斜軫說:“韓隱,我等有朝一日定當雪恥此番戰敗,以解心頭之恨!”
耶律斜軫看了看耶律沙,忽然覺得正值壯年的他一下子衰老了許多,悲憤之下是掩不住的失落與哀愁,其喪子之痛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