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建立嚴格的規章製度(1 / 2)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嚴格的規章製度和嚴明的紀律,就會變成一盤散沙。

企業的規章製度是由企業領導班子根據單位的具體情況製定的,是企業領導與勞動者在工作中所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從本質上講,企業規章製度屬於行為規範的範疇,企業規章製度應當具有明示性、合法性以及對員工行為的指導性。企業依法製定規章製度是企業內部的“立法”,是企業規範運作和行使用人權的重要方式之一。

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是市場經濟的目標要求。製定必要的企業規章,有利於在微觀上建立企業的組織行為架構,使現代企業製度中已經法律化的權利和義務在實踐中更具有可操作性,並能解決實際問題,如決策層與管理層的分工,職、權、責的劃分,章程的細化,都有賴於企業的規章製度來體現、實施和保障。規章製度所具有的明確性的特點,有助於規範企業內部各組織、各部門及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使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恪盡職守。

一個好的規章製度體現了職、權、責的統一,能夠充分調動企業部門、人員的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員工在了解了企業的規章製度後,才能目標明確,行為統一,形成完整的企業文化。

孫子成功訓練吳國宮女的故事,就證明了嚴明紀律的作用。他主張用愛心感化士兵後,就要用嚴法、賞罰來命令他們,讓他們既感恩,又畏威,不敢以身試法。他認為隻有嚴明紀律,才能使全軍將士“齊勇若一”,指揮整個軍隊,就像指揮一個人一樣整齊統一。一個部隊如此,一個單位、一個集體、一個企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任何行業的規章製度,都必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公正性。規章製度都是一定具體社會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客觀產物,存續時間愈長久,說明其製度中可能愈是包含著科學合理的內核。此外,任何規章製度對其實施範圍內的人而言,都是一樣的,它對企業全體員工都是同樣對待的。管理行為應當依據規章製度,被管理者的行為亦應當依據規章製度,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其公正性。

要提高規章製度的執行力,一方麵,管理者如何對待下屬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即是否善於與員工交流;另一方麵,員工對規章製度的認識、理解也是企業製度發揮作用的關鍵。

孔明認為:“兵不在多,在人之調遣耳。”他認為訓練一支士氣高昂、紀律嚴明、聽從指揮的軍隊,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因而他十分重視對軍隊的治理。同樣,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中,企業要立於不敗之地,也必須注意從諸多方麵全方位多層次地加強對企業的治理。企業管理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對人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根本。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在街亭對戰,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諸葛亮雖有擔心,但馬謖表示願意立下軍令狀,若失敗就處死全家,諸葛亮才勉強同意他出兵,並指派王平將軍隨行,交代馬謖在安置完營寨後須立刻回報,有事要與王平商量,馬謖一一答應。可是軍隊到了街亭,馬謖執意駐兵山上,完全不聽王平的建議,而且沒有遵守約定將安營的陣圖送回本部。等到司馬懿派兵進攻街亭時,圍兵在山下切斷糧食及水的供應,使得馬謖兵敗如山倒,重要據點街亭失守。事後,諸葛亮為維持軍紀而揮淚斬馬謖,並自請處分降職三等。

紀律是一切製度的基石,組織與團隊要想長久存在,其重要的維係力就是團隊紀律。

“紀律可以促使一個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顧問公司的陳怡安博士曾說過,“領導者的氣勢有多大,就看他紀律有多深。”一個好的領導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堅持帶動團隊遵守紀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