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能夠毫無怨言地接受任務,就是自動自發地工作的表現。一個員工想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首先應該從思想上就有一個主動的意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上有主動意識之後,就為行動上的主動奠定了基礎。行動要服從思想上的主動,不能隻是思想上有主動的意識而行動上沒有,那麼員工就不是完全的主動性;隻有思想與行動的統一,才是真正的能夠主動工作的優秀員工。
對於普通員工來說,要想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首先必須做到的就是愛崗敬業,你隻有愛這個崗位,願意幹這個工作,那麼你在工作中才能夠主動。如果員工本身就不想幹這件事情,你非叫他去幹,他也不會毫無怨言地接受任務,更不會主動地去工作。
某礦自從開展“以德治礦”的活動以來,李龍作為上百名監督員中的一名,認為對於“兼職”這份工作來說最需要的就是主動性。由於這是一個對你沒有強製性約束的工作,因此,如果你不主動,就沒有人教你應該怎麼去幹、不應該怎麼幹,這就靠自己的主動性。李龍還說:“隻靠自己主動自發去工作還不夠,還必須服從。”李龍總是利用業餘時間寫報告反映“文明礦”創建的建議,並對不文明現象進行揭露。李龍所做的這些都是作為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應該做的。
如果作為一名普通員工連主動進取心、自動自發的工作心態都沒有,何時才有所發展啊。卡耐基曾說過:“有兩種員工是根本不會成大器的:一種是除非別人要他做,不然打死也不主動做事的員工;另一種則是即使別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員工。”進取是一種主動的精神。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自動自發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的員工早晚會成功的。
個人進取心是員工實現自己目標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可以使你進步,使你受到注意並會給你帶來機會。工作中,服從、誠實、責任、敬業、能夠主動自發地去工作都是員工不可缺少的內在品質,能體現出一個員工的修養,更是紮根在員工內心的寶貴財富。在這些高貴品質的指引下,員工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始終保持對企業至高無上的榮譽感,全力以赴、自覺主動地去工作……
如果能夠在沒有任何外界的壓力、驅動或別人引導的情況下,一個人能夠自覺自願地、認真地幹好分內外的工作,這就是主動性,這就是一名員工所應有的工作心態。
工作雖然說是為了掙錢,但是人不能僅僅為錢活著,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還要有所追求,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個人主動做一件事十分容易,而如果你思想主動了,可能這一生做什麼事都會主動的。在企業中,這種既能服從於領導又能夠主動自發地去工作的員工越來越少。
如果想成為一名企業內部優秀的員工,那麼必不可少的一種工作精神就是能夠毫無怨言地服從於領導,能夠主動自發地去工作。在服從、主動工作的基礎之上還需要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這樣,每位員工都會成為優秀的員工。
員工要知道自己的領導並不一定比自己高明,但是隻要是自己的領導就必須服從於他。要主動自發地去工作,努力去發現領導優越於你的地方,尊敬他,欣賞他,向他學習。如果我們都抱著這樣的心態,即使彼此之間有種種隔閡、有許多的誤解,也會慢慢消解的。
如何做才能算是主動工作呢?許多員工都能夠理解,主動就是不用領導安排,就能夠主動自發地按計劃做好本職崗位及相關的每一項工作。主動是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或自動地承擔責任的員工。
阿爾伯特·哈伯德在書中曾寫到:世界會給你以厚報,既有金錢也有榮譽,但是還必須具有一種這樣的品質,那就是“主動自發地去工作”。第一類主動的人,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第二類人,就是別人告訴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在企業內部會得到領導很高的稱讚和榮譽,但不一定總能得到相應的報償;第三類人,就是別人告訴了他們兩次,他們才會去做,就不會得到榮譽,報酬也非常微薄;第四類人隻有在被形勢所迫的情況下才能把事情做好,他們得到的隻是冷漠而不是榮譽,報償更是微不足道了——這種員工是在磨洋工;第五類就是這種員工:即使有人追著他,告訴他怎麼去做,並且盯著他做,他也不會把事情做好——這種員工到哪裏都不會長久。
我們周圍確實也存在這麼一些員工,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卻依然與那些受低等教育的員工在一起工作,並且在工作上不如那些受低等教育的員工出色,關鍵原因是由於他們不能夠主動自發地去工作,還有一種吹毛求疵、怨天尤人的惡習。他們無法獨立自發地工作,總是在一種被迫和被監督的情況下才能工作。要知道,與其被動地服從,還不如主動地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