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1 / 2)

當你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的時候,你就會自覺地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與工作聯係起來,你就會感到自己所從事的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並且從中可以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從而徹底改變渾渾噩噩的工作態度。而且,熱忱還具有感染力。當一個熱情的人出現時,其他人就很難再無動於衷保持冷漠。一群熱忱的人組成的團隊的能量將是無窮的。

皮爾·卡丹曾經對他的員工說:“如果你能真正地釘好一枚紐扣,這應該比你縫製出一件粗製的衣服更有價值。”更深一層地理解這句話應該是:行使自己的工作職能,無論自己的工作是什麼,重要的是你是否做好了你的工作。

對於員工來說,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這也阻礙他們潛力的發揮。一個人放棄了自己的職能,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生存的機會,就等於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設路障,摔跤絆倒的也隻能是自己。

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想在工作中表現得更出色,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但遺憾的是,很多員工的想法恰恰與此相反,他們認為公司是老板的,自己隻是一個打工人員,沒必要累死累活地替別人工作。

有些人不把工作當回事,不但表現不積極,連犯錯也不在乎,他心裏總是想反正混一口飯吃,總是采取一種應變的態度——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這種人讓人看不慣,可是他每天準時上下班,對人又客氣得要命,讓人抓不到他的小辮子。這種人自己好像過得很舒服,其實別人早在心底把他看輕了。

比利時有一部著名的基督受難舞台劇,演員辛齊格幾年如一日在劇中扮演受難的耶穌,他高超的演技與忘我的境界常常讓觀眾不覺得是在看演出,而似乎像真的看到了台上再生的耶穌。

一天,一對遠道而來的夫婦在演出結束之後來到後台,他們想見見扮演耶穌的演員辛齊格,並合影留念。合完影後丈夫一回頭看見了靠在旁邊的巨大的木頭十字架,這正是辛齊格在舞台上背負的那個道具。丈夫一時興起,對一旁的妻子說:“你幫我照一張我背負十字架的相吧。”於是,他走過去想把十字架拿起來放到自己的背上,但他費盡了全力十字架仍紋絲未動,這時他才發現那個十字架根本不是道具,而是一個真正橡木做成的沉重的十字架。在使盡了全力之後,他不得不氣喘籲籲地放棄了。他站起身,一邊抹去額頭的汗水,一邊對辛齊格說:“道具不是假的嗎?你為什麼要每天都扛著這麼重的東西演出呢?”辛齊格說:“如果感覺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這個角色。在舞台上扮演耶穌是我的職業,和道具沒有關係。”

這個故事給我們以強烈的震撼,我們也可以這樣說:職場中沒有道具,你要做好你的工作,就必須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做事就一定做到位,負責就要負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