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連隊派一個少尉到營部去完成七項任務,其中要見一些人,有些行動需請示上級,有些申請需及時遞交,還要索取一些地圖和醋酸鹽,而當時的情況是,營部裏醋酸鹽嚴重缺貨。少尉暗下決心,要把七件事情全部辦好,但究竟怎樣去完成呢?他還沒有多少把握。
事情果然不順利,醋酸鹽嚴重短缺。少尉執著地向負責補給的長官講述各種理由,希望能撥付一點給他帶回。最後,在少尉的一再堅持和不懈請求之下,負責補給的長官終於答應給他撥付一點醋酸鹽。少尉成功地履行了使命,辦妥了上級派給的七件事情。連長對此頗感意外,但他並未說什麼表揚的話。這就是西點絕對服從的主旨所在,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求學員不要費時費勁地尋找托詞和借口,而是要無條件地完成任務。
企業中也一樣,老板要的是結果,而不是聽你長篇大論地解釋原因和尋找借口,他想聽到員工的那句話是:“報告老板,沒有借口!”
當然,我們所說的服從絕不是不動腦子的盲從,不是被動地聽從,而是自動自發地服從,是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能夠圓滿地完成任務,而不是來自他人的強壓。
唯一的借口就是沒有借口
1861年,當美國內戰開始時,美國總統林肯還沒有為聯邦軍隊找到一名合適的指揮官。
林肯先後任用了四名總指揮官,而他們沒有一個人能“100%執行總統的命令”——向敵人進攻,打敗他們。
最後,任務被格蘭特完成了。
從一名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到一名總指揮官,格蘭特升遷的速度幾乎是直線的。在戰爭中,那些總是能完成任務的人最終會被發現、被任命、被委以重任。因為戰爭是檢驗一個士兵、一個將軍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務的最佳場所。
執行任務,然後完成。這是千百年來每個士兵乃至將軍最基本的職責。軍人的天命就是無條件地去執行上級的命令,全力以赴地完成,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而這些最基本的品質卻日漸在我們的社會上消失,一個人一旦擁有了這種品質,就會被人們稱為“優秀”或者“卓越”,而殊不知,在那些真正的勇士看來,這隻是成為勇士的一個基本條件。
當格蘭特將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開辟了美國曆史的新一頁後,很多人開始尋找格蘭特製勝的原因。後來,格蘭特將軍做了美國總統,有一次,他到西點軍校視察,一名學生問格蘭特:
“總統先生,請問是西點的什麼精神使您勇往直前?”
“沒有任何借口。”格蘭特回答。
“如果您在戰爭中打了敗仗,您必須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借口時,您怎麼做?”
那麼,唯一的借口就是:“沒有任何借口。”
在格蘭特參加西點軍校學習時,新來的學員無論多麼尊貴,一律被稱作新兵蛋子。他們領到軍服後要在“野獸營”待三個星期,學習如何敬禮,如何操練,如何整理內務。三周後他們領帳篷,然後行軍到夏季營地。他們在那兒支起帳篷,每兩個人住一頂,睡在木地板上,每天早晨5點30分,鼓笛樂隊吹打著集合號鼓穿過營地,新的一天就開始了。新兵們整隊去吃早餐,整隊返回,然後換上白短夾克、白褲子和白頭盔,準備參加衛兵換班儀式。通過這種訓練,要求學員形成職業軍人那種特有的自覺的紀律觀念、責任觀念和榮譽觀念以及自我犧牲精神、集體主義精神。為了達到上述目標,軍校製定了名目繁多的規章製度,吃喝拉撒睡,事無巨細,麵麵俱到,使學員們整天忙於緊張而艱苦的學習和訓練,無暇他顧。
最初的幾個星期,格蘭特和其他學員覺得他們簡直成了一台台機器,在教官和校規的控製下行動,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許多同學忍不住了,牢騷滿腹,而格蘭特卻不找任何借口地服從命令,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格蘭特知道自己該走怎樣的道路,因而他把這種磨練視為一種鍛煉。在艱苦的軍校生活麵前,他經常鼓勵自己:艱苦是成功與勝利的關鍵。
在格蘭特將軍看來,有兩種人老是為自己找借口。第一種人是從一開始就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他根本“不想去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借口,比如“那個客人我對付不了”、“我現在下班了,明天再說吧”、“我明天有事情,完不成這個工作”、“我很忙,現在沒空”、“這件事不能怪我,不適合我來幹”等等諸如此類的借口,有時真的讓人無可奈何。在現代公司裏,缺少的是那種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時時刻刻尋找借口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