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化身(2)(1 / 3)

“什麼?你什麼時候獻過這樣的計策?”“獻過。也許您已經忘了,那還是今年春天的事情。明智大人以及武井和佐久間二位從剛才起便忠心進諫,為臣之心,令人感動,我在後麵聽著,也不覺熱淚盈眶……不過,各位所擔心的,簡言之也就是:如果火燒比睿山,那麼人心就會遠離主公,所以為了主公的事業,才下定決心以死相勸。”

“這還用說,如果做出主公所說的暴舉,則上下生怨,各方敵人乘勢而起,主公將會永遠無法洗去罵名。”

“不對,這裏有點問題。如果要解決比睿山,就一定要徹底,不可留有後患,這是我藤吉郎的獻計,並非主公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再大的惡名和詛咒,也應由藤吉郎來背負。而且,我也下定了決心。”

“你這是越權了,為何世人會譴責你區區一個藤吉郎?織田軍所為之事,全部都會歸結到大人名下。”有人反駁道。

“這是當然,但你們為何不支持我藤吉郎?你們三位將領和藤吉郎一樣,既然接到主公的命令,便騎虎難下,隻能努力完成主命,即使觸犯眾怒,又能如何?雖然人們都說大忠之人應當以死相諫,但在我看來,即便因忠諫而死,也隻能說明未能盡到忠義之實。不如活下來,代替大人承擔一切惡名、唾罵、迫害和失勢……大家還有異議嗎?”

信長既沒有點頭,也沒有反對,隻是靜靜地聽著。於是,武井夕庵也開口說話了:“藤吉郎,我同意你所說的……我是同意了,不過……”他環顧另外兩人。明智和佐久間也表明並無異議。將信長的命令當作非常時期的特別行動,準備徹底地來一場火燒比睿山。如此一來,信長的決定能夠得以執行,以死相諫的三名將領也可盡為臣之道,這便是藤吉郎的提案。

“好辦法!”夕庵用一種感歎的語調,對藤吉郎的機智表示了讚賞,而信長則毫無喜悅的表情。或者,他甚至覺得藤吉郎這是多此一舉。

光秀的臉上,也有這種表情。光秀內心也對藤吉郎的說辭很有感觸,但又覺得自己三人真誠地勸諫主公,功勞卻被他的一句話奪走,心底湧出一種莫名的嫉妒。然而,光秀是個機敏之人,他覺察到自己在這種場合還存有私心,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我是以死勸諫主公之人,怎麼能有如此淺薄的想法?”他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並告誡自己不可有此念頭。

三人接受了信長的命令,而信長對藤吉郎的話語似乎全不在意,看上去絲毫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信長下令將各隊將校喚至折椅前,說道:“今晚,以本陣的螺聲為號,一齊攻山!”他將剛才對三位將領所說的話,親自傳達了一遍。

眾將中似乎還有很多人和武井、明智以及佐久間三位將領一樣的想法,但這三人已經服從,其他人也再無二話,直接領命而去。

中軍的傳令兵策馬前往稍遠的部隊傳達軍令,隨後,傳令兵接二連三地被派往前線的山麓地帶。後麵的傳令內容為作戰行動的具體指令。四明嶽的後麵映著璀璨的晚霞,太陽正在東山。湖麵上閃現出彩虹般的萬丈光芒,波浪湧動。

“看!”

信長站在山坡上,看著比睿山之上成團的雲層,對著身邊的人說道:“上天也在鼓勵我信長,風變大了,這種天氣,最適宜使用火計。”

正這樣說著,秋天的晚風冷冷地吹了過來,風聲越來越響,翻動著眾人的外褂。

信長身邊隻有五六個人。這時,暮風吹拂下,遠處陣幕邊,有名武士四處張望著,似乎在尋找誰。

武井夕庵大聲喊道:“有什麼事?主公在這邊。”結果,那名武士衝了過來,遠遠地跪在地上說道:“我不是向主公稟報事情的,我是來找木下大人的。”

藤吉郎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問找他有何事。武士說道:“剛剛有位您的部下,叫渡邊天藏,僧人打扮,說他剛從甲州回來,想要立即拜見您,現在正在山丘下麵等候。似乎有什麼十萬火急的大事,他一再催促我,不知您是否還要過會兒再歸陣?”

信長雖然離得較遠,但他突然問道:“藤吉郎,這個從甲州回來的人,是你的手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