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三方原(1)(1 / 2)

家康有兩樣過人之處:唐之頭兜和本多平八。

信玄軍占領的一言阪上,不知是誰立了這樣一首打油詩,不用說,這是武田軍所為。本多平八雖然舍棄陣地敗逃,但其仍不失大將風範,這是獲勝的武田軍的一致評價。大久保忠世和內藤信成等人也相當有格調,但其中尤以本多平八郎的撤兵最為精彩,所以他們感歎德川家也有真武士存在。

“這樣的敵人,確實讓人無可挑剔。這次的戰鬥,真正是全甲州的實力和全德川的實力的正麵對抗,不成功則成仁的孤注一擲啊!”這種油然而生的激昂之情,讓甲軍全體士氣異常高漲。信玄利用這段時間,將本陣移到江台島,同時,派遣伊奈四郎勝賴、穴山梅雪等兵力前往二俁城,並嚴令其不得耽誤。對此,家康的意見是:“那裏是我方重要的防禦線,如果敵人奪下它,就會成為一處有利於攻擊的據點,勿讓守將中根正照陷入苦戰。”於是他派出援軍,同時自己也參與到對預備隊的督戰中,然而武田軍的陣容變幻莫測,分逼左右二路,家康的陣地與濱鬆城之間的聯係眼看就要被衝斷了。

而且,就在此時,二俁城的水源動脈被切斷了。敵軍用詭計命中了二俁城最致命的弱點。這座城一麵對著天龍川,城牆的一端伸出一座塔樓,城內的人在那裏安上輪子,像從井中汲水一樣,從河裏將水吊上來。

針對這一情況,武田軍采取了從上流放木筏撞壞塔樓柱子的方法。這一妙計獲得了成功。城內士兵自那天起便為水而苦惱。麵前雖然是無邊的大河,卻苦於無水可飲。

十二月十九日夜裏,守將以下的全體士兵,終於精疲力竭,借著夜幕開始撤退了。

信玄得知城門打開,便下令道:“依田信守,你在那裏守著,然後與佐野、豐田、磐田等各郡保持聯絡,準備在掛川和濱鬆方向的退路上截擊敵軍!”

他的排兵布陣和行軍,如同高手落子一般,每一步都相當慎重。就這樣,甲軍兩萬七千餘名士兵如同鋪天蓋地的烏雲一般,一邊敲打著震天響的戰鼓,一邊逼近祝田、刑部和引佐川一帶。就在此時,信玄的中軍翻過井伊穀,試圖進入三河東部。

二十一日白天。天氣寒冷刺骨,簡直要凍掉人的耳朵鼻子。三方原方向,紅色的塵埃在微弱的冬季陽光下飄舞著。由於長時間沒有下雨,空氣非常幹燥。

“到井伊穀,到井伊穀!”中軍的號令兵將信玄的命令傳達至各部隊,眾將領議論紛紛。

“如果是前往井伊穀的話,看來大人的意思是要包圍濱鬆城了,不過這樣會不會計劃失誤?”

眾人之所以有這樣的擔憂,是因為織田的援軍已經陸續到達濱鬆城,而且自那天早上起,便有零星諜報稱,後續還要增派援軍,尚未有準確信息。

敵軍的真相,越是迫近敵軍,越是無法掌握。信息也是一樣,雖然從眼前的敵境內不斷傳來敵軍的行動報告,但卻沒有準確結論。偵察兵個個紅著眼,豎著耳朵打探消息,卻容易誤判大局。行軍途中經過沿道的村落中流傳的說法,也需要極為小心。因為其中混有很多敵軍散布的流言,不過,織田的援軍陸續南下,進入濱鬆城的傳言,似乎是真實的。

“如果信長率大軍參與濱鬆城的後援,那麼我們可能就需要慎重考慮了吧。”

信玄麾下的眾將領,都前來中軍,各自獻計獻策。“如果濱鬆一城久攻不下,拖延至明年,則我軍必然要在冬季進行持久作戰,日夜經受敵軍偷襲,加之軍糧不足,病人頻出,我擔心全軍可能會疲憊不堪……”

“另外一方麵,我軍恐怕會被切斷海路等退路。”

“此外,織田不斷增派後援,而我軍立於狹隘的敵境,無法快速應變。”

“如此看來,您西上的夙願也會受到影響,最終隻能無奈地衝出一條血路以圖撤退吧。說到底,此次的出兵,您並非意在攻占濱鬆一城,而從最開始便以上洛為終極目的。”

信玄坐在中央的折椅上,眯著眼睛聽著眾人的諫言,一一點頭,最後不慌不忙地開口向眾人回答道:“各位的意見,我認為極有道理,但是我估計織田的援軍最多隻有三千到四千人。因為織田如果將岐阜城的大半兵力派往濱鬆城,則我很久以前便提過的淺井和朝倉必然從江北攻擊其後方,此外,洛中的將軍家也會發布檄文,鼓勵各地的門徒宗及餘黨攻擊織田……所以基本上織田軍不足為慮。”

說完,他停頓了一下,又冷靜地說道:“雖然上洛的目標本是我一己之願,但家康是路邊的絆腳石,無法回避。將來我們逼近岐阜城之時,家康匹夫必然出動兵力,阻斷我軍後路,以營救織田軍。既然如此,趁織田軍尚未充分支援之時,一舉踏平濱鬆城難道不是上策嗎?”

眾將隻得遵命。不僅因為這是主公的話,更因為信玄在兵法上也是他們的前輩宗師。

然而,在眾人各自歸隊的路上,山縣昌景看著天上微帶著寒意的冬日,口中感歎道:“……真是天性好戰啊,他作為一名武將,擁有這種氣度確實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