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製裁的悲歌(1 / 2)

九日,這是秀吉一早離開姬路城的日子。這天早上,明智光秀也離開阪本返回京都。比較沐浴著同樣日月光輝的兩人的住處以及行動,秀吉在姬路城以那樣的姿態與心情度過了八日的夜晚,同樣的夜晚,光秀在阪本城又是懷抱何種夢想,有著怎樣的感慨呢?

雖然自本能寺之變後,僅僅過了六天而已,但是在此卻有必要回顧一下期間光秀的行動以及世人看待他的微妙變化。

早在本能寺餘燼未熄的六月二日,他便於下午兩點左右離開京都,“去安土,去安土!”他如狂風般急急趕往了安土城。

當然,這也是在他從一早便迅速做完各種安排之後,此自不待言。他在減免賦稅的布告牌上一同張貼出軍令,將一部分手下留在京都鏟除織田餘黨。另外,為了應對山城攝津方麵,以防萬一,他讓麾下重臣溝尾莊兵衛駐進明智家的屬城勝龍寺。

然而,當日從粟田口來到瀨田,那裏便已經設下障礙,“不會讓你得逞的!”他在出京第一步便已受挫。

他在午前便派人送出了誘降書,然而山岡守、美作守兩兄弟卻將前來誘降的使者斬首,親自毀掉了城池,放火將瀨田大橋燒毀,帶領家人及手下逃到了甲賀山中。

這一失算,瀨田便已無法通行。光秀眼中閃現出憤怒之火。被燒毀的瀨田大橋殘骸仿佛在對他說:“世人並非如你所想!”

光秀不得不留在阪本城,空虛地度過了兩三天。一直等到將橋緊急修好之後,才進到安土城。

安土城已經成為一座死城,是既無城主也無百姓的一座巨大的空城。包括蒲生賢秀在內的留守民眾已經率領信長的家眷家丁悉數退到了日野城,看起來安土城中沒有人居住也沒有人經商。然而天下第一大城天守城中多年積蓄的金銀珠寶與奇珍異寶等卻原封未動。

收城後,光秀過目了這些珍寶,然而他的心中卻沒有感到一絲滿足,反而產生了相反的感情。“我追求的並不是這種東西,把我想成這種人令我感到遺憾。”光秀將庫中金銀悉數取出,然後或者賞給部下,或者捐出,或者用於治民,將其全部散出,毫不惋惜。對微祿之人也每人給予數百兩,大將則賞賜三五千兩。恰好在安土看到此情此景的傳教士奧甘諾自言自語道:“看起來,日向守大人自己也意識到享受幸運的時日不多了。”就連在外國人眼中,光秀看起來也難以成就“天下霸主”的威權。

“我光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光秀不停自問。“成為天下霸主”是理所當然的答案。然而,不知為何就連他自己都感覺這答案聽起來那般空虛。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並非出於信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從來無此大誌。

自知既非此材料又無此誌向的他這麼做的原因隻有一個,那便是討伐“天下霸主信長”。然而,他處在一個不講道理的時代,天下霸主之位由能成天下霸主之人坐。無法對此給予否定的光秀被推到這一大難題上來,光秀自身也盡力成為其化身。盡管如此,光秀心中那個本質的他卻絲毫沒有從其中找出自己的前途和理想。

沒有信念紮根,隻是憑借一腔熱情硬撐的他看起來隻能是顯得浮躁不堪。早在六月二日那場大火中,他的願望與滿足感便已經實現。據說,當日一聽說信長死訊,身在堀川陣中的他不知是說謊還是出自真心,他曾說:“借妙心寺一間禪室一用,我也該自盡了。”

這種說法盛行一時。也有有心人曾問:“為何沒有死呢?”

據說是當時營中重臣極力阻止了他,或許如此。當信長化為灰燼時,積累在光秀心中的深深的怨恨便已經盡數冰釋了。然而,以他為首,與他共同舉事的一萬餘名將士卻並非都與他持同樣心態。對他們而言,毋寧說,成就大事自此才開始。因為,原本他們舉兵的目的便不是僅僅要討伐信長一人,而且他們都相信“從今往後,便是我們的光秀大人稱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