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個徒弟和三個師父(2 / 3)

第三天,看了小七齡童的戲。我不太滿意。他太瘦,戲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但隻好答應仍然由領導來定。臨行時,我要他們等我電話通知來北京的時間。

回京後,我向領導彙報了去紹興的事。匆匆忙忙錄完春節戲曲晚會。2月1日,六齡童父子帶著豬八戒的演員來到北京。我安排他們住在北京市第三招待所的四樓。

第二天上午,我到招待所去看他們,看見六齡童老先生提著四個暖瓶往樓上走。我問他:“服務員沒有給你們打水嗎?”

他笑著說,“我這是給金萊洗澡的!”

我心裏“咯噔”一下:二十多歲的人了,還要六十歲的老父親打洗澡水嗎?我問他:“你給兒子打洗澡水?這要跑幾次才夠?”

他還是笑嘻嘻地:“不多不多!兩次就夠了!”他告訴我,金萊自小比較受寵,生活不會自理,連衣服都要從杭州帶回家裏讓媽媽洗。

我脫口而出:“他這麼嬌慣,還能……”

老先生趕緊說:“不要緊,這裏有他哥哥,會照顧他的!”

我才明白,哥哥就是小七齡童,他還負有照料弟弟生活的責任!

老先生提著水瓶上樓了,我卻愣在原地:這麼不能吃苦,還能演孫悟空嗎?

洪民生副台長在會議室審看了金萊表演的猴子動作和一個舞台劇的片段。表演時六齡童一直在旁邊提示。我感到金萊一個多月來有很大進步,肯定是老父親花了不少心血,洪副台長也比較滿意。但是配戲的豬八戒,他也不喜歡,認為應該另外挑選。

猴子算是定下來了。我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六齡童老先生。他又高興又有點失望:因為原打算讓小七齡童進組,兒子能夠有人照顧的願望沒能實現。

我鄭重地和他們兩位談了一次,再次提出我對金萊的要求:

金萊必須作好吃苦的準備,生活要能自理,劇組不可能有專人照顧他;學習要刻苦,你現在所會的東西,距離孫悟空還很遠,必須學習新的表演方法;但目前,我要去采景,你在這段時間裏,首先要把父親的表演藝術盡量多學些,進組以後再融會貫通其他的東西,諸如武術、表演等,我會安排專人幫你。

對於老先生,我要求千萬不要心疼兒子,讓他在生活上多自己幹點,進組以後就方便了。老爺子和金萊都高高興興地答應了,我這才算是一塊石頭落了地!

三個月以後,我采景回來,劇組正式成立,金萊也進了組。

金萊實現了他的諾言,不論在演戲上還是生活上,都吃了不少苦頭,克服了不少困難,同時,也在不斷地成長、成熟。六年過去,他成功了,成了不隻是中國而且是世界知名的明星——齊天大聖美猴王。回想起來,當初,六齡童老先生執著地向我推薦他的“兒子”,不能不佩服他老人家有遠見!遠見在於對他兒子的理解以及對電視劇《西遊記》成功和將獲得巨大影響的信心!

2.得到豬八戒

豬八戒在《西遊記》裏是個討巧的喜劇人物:他好吃,貪睡,膽小,還有些好色,在天宮就因為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投了個豬胎,可還是舊習不改;取經路上,動不動就在師父麵前進點讒言,害得悟空挨罵,可是一旦悟空被趕走,他又急著求情;動不動嚷嚷分行李回高老莊,但勁頭來了,他還是打頭陣開路巡山;他憨態可掬,可笑又可愛,是師徒四人裏不可或缺的人物。

這個角色我也打算在戲曲演員裏找。理由與悟空一樣,豬八戒的表演有許多要借鑒戲曲舞台上的動作。我原來看中的是中國京劇院的演員——孫桂元,他是中國京劇院三團的主要演員。我在“京劇欣賞會”裏剛錄過他的京劇《無底洞》,他演的豬八戒憨態可掬,令人難忘。所以我希望能讓他來演。但他當時是京劇院的台柱子,出國任務多,院裏不放,隻好作罷。

以後,應招來麵試了好幾個,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通過。有的是形象問題,有的是表演問題……總之,都不合適。

有一次,來了一個昆劇院的醜角演員,叫馬德華。他形象上略瘦,表演還不錯,我讓他作了幾個生活化的即興表演,還挺靈的!

我不想幾個主演定得太匆忙,還想再挑選更合適的人,但他的決心和誠心打動了我。他堅持要求演豬八戒,甚至求到了李成儒那裏,我也就不再猶豫,就定他吧!於是豬八戒就是馬德華的了。

豬八戒,也是個難演的角色,不說別的。隻說不論冬夏,戴著那副麵具和大肚皮演戲,就夠他受的!為演好豬八戒,馬德華真付出了不少辛苦,終於完成了這個角色,獲得了成功。

3.妖道變成沙和尚

沙僧,本是天宮的卷簾大將,被貶到人間流沙河。跟著唐僧踏上取經路後,就一直挑上了豬八戒交給他的行李擔。雖然本事平常,但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是悟空的得力幫手。在他身上,體現了忠厚、誠實、正直的好品格。

這個演員也不大好選,身體要高大壯實,形象不能太普通,也不能太怪,要有特點。

看了好幾個都不滿意。有一個武術學校來的學生,他形象特別好,化起妝來絕好的一個沙和尚!但他實在不會演戲:走起路來一順撇,台詞也說不了,可惜了一副長相!

這時,北京人藝的董行佶向我介紹了閻懷禮。

當他得到通知來麵試時,我認出來他曾經來應試過我們的試集《除妖烏雞國》裏的妖道。那個人物明顯不合適,所以沒有用他。可是這次他試妝成沙僧,簡直太像了。他聲如洪鍾,氣勢威武,活脫脫一個沙和尚!於是,我們馬上決定錄用他。

4.唐僧換了三個!

唐僧就是唐玄奘。唐太宗時,他不遠萬裏,獨力完成了取經大業。他對佛教有著極大貢獻,是個有著堅強意誌的偉大的人。而在《西遊記》裏,突出了孫悟空,貶低了唐僧,使他變成了一個軟弱的、是非不分、人妖不辨、動不動就哭哭啼啼的人,還經常念緊箍咒趕走孫悟空。孩子們都不喜歡他。

開拍之前,我們曾經在西安訪問過趙樸初先生,希望他給我們寫片頭字幕。但他婉言謝絕了,因為《西遊記》裏歪曲了唐僧形象,佛教界對《西遊記》不認可,所以他不能為我們題寫片名。他誠懇地希望我們的電視劇為唐僧平平反,起碼不要醜化唐僧。

事後,我們請著名書法家陳叔亮先生替我們題寫了《西遊記》的片名。陳老先生還語重心長地為我書寫了“脫形取神”四個大字。

其實,趙樸初老先生的意見也是我的本意。我認為,如果沒有唐僧的取經行動,也就沒有《西遊記》。如果唐僧沒有堅定的信仰和足夠的勇氣,他怎能隻身踏上取經路,取回來真經,並且翻譯、傳播呢?但《西遊記》畢竟是神話,他身邊還有三個神通廣大的徒弟來幫助他,因此,肉眼凡胎、慈悲為懷的他時時會與火眼金睛、善識妖怪的孫悟空發生一些矛盾,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我們要加強他的意誌和膽量,使他比書中所寫的更易為人理解和同情。在形象上,“金蟬子轉世”的唐僧應該英俊瀟灑、文弱儒雅,會使女妖怪想要得到他,男妖怪想要吃掉他。

唐僧是凡人,用不著戲曲舞台上的技藝,所以我到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去挑。

電影學院很支持,拿出了表演係畢業班的學生照片,我看中了其中的汪粵。他外形符合我的要求,其他方麵沒有試。不過,演唐僧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相信他在學校學到的應該夠用。

和尚的生活誰也不了解。汪粵更不能掉以輕心。要演得像和尚,就要懂些佛教的規矩和禮節。我安排汪粵到北京的法源寺去學習體驗生活,要求他在寺裏吃住和和尚們在一起,學習佛教的禮節和知識,回來教給大家。汪粵開始時非常用功,剃了光頭,整天穿著劇組裏唐僧的僧衣。

一次,我帶他去工人俱樂部看戲,他說要體驗生活,非要穿上唐僧的僧袍,披上袈裟,走在大街上人人都看他。我覺得招人惹眼,非常別扭,他卻對滿街回頭率滿不在乎,似乎還很得意。

他充滿自豪地講過,一次寺裏做法事,他就穿著這身服裝進去了。和尚們都恭敬地向他施禮,把他當成唐僧來頂禮膜拜。

我在西安時曾經向趙樸初先生請教:袈裟上的格子是什麼意思?他說是象征地位高低,地位越高,格子越多。

“唐僧穿的袈裟格子應該是多少格子呢?”

“應該是最多的。因為他對佛教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

所以和尚們會向他這身衣服參拜。

但是汪粵沒有待夠十天就跑回來了,這使當時的副導演朱小峰很不滿意,罵他不能吃苦,當了逃兵。

汪粵委屈地告訴我:“蚊子咬得受不了,咬身上,還咬光頭!和尚們不許打蚊子,說不能殺生。”

汪粵送給我一張他在寺裏與老和尚一起照的合影,照片背後有和尚贈給他的兩句偈言:

“務實——言行相應,不懷自大。有恒——有所為作,而不中舍”。

我告訴汪粵:“這是希望你凡事要說到做到,不要半途而廢,你可要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