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綠葉扶紅花
1.神仙佛道
《西遊記》裏除了師徒四人以外,還有眾多的神仙佛道、妖魔鬼怪、君王臣宰,以及各色人等,他們是分集裏的主要角色。妖魔們大都有動物的形象特點,如青牛、獅、豹、虎、黃鼠狼……必須依靠乳膠麵具來裝扮成型。王希鍾為它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造型,既有動物特點,又符合他們或善良或凶惡、或可愛或可怕的性格特征。
神仙的形象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如來、觀音、彌勒、福祿壽三星等,廟堂裏都供奉著他們的塑像。戲裏的人物若與它們相去甚遠,就不會被人們接受。這些演員需要形神兼備。除了形象和氣質要相近,對表演技巧也要有要求,所以我對這些演員的選擇就如對師徒四人一樣重視。我給大家舉一些例子:
如來佛祖的飾演者朱龍廣:
神仙世界裏至高無上的要數如來了。他慈眉善目,俯視萬方,不論坐像還是臥像,都是無比莊嚴,無比神聖的。不是隻要身材胖、臉盤大就可以勝任的。我想到了好幾個人,但經過試妝以後,他們的氣質和感覺,都達不到要求。幾經選擇之後,王希鍾向我推薦了一個人:電影《地道戰》裏演高全寶的朱龍廣。我沒有看過《地道戰》,但有點懷疑:一個農民形象的人能演如來?但一經試妝,一個活脫的如來出現了!從此朱龍廣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活如來”!
朱龍廣在以後拍的《西遊記》續集中胖了些,顯得更像了。
太上老君的飾演者鄭榕:
太上老君在道家的世界裏,具有崇高的地位:他應該是形象高大魁梧,氣質仙風道骨,萬事胸有成竹,出言一語千鈞,有時又有些小家子氣,被偷了仙丹以後,就時時提防著悟空,怕他又來偷盜。這位老君既是神仙又很人性化,選擇誰呢?再三考慮之後,我邀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著名表演藝術家鄭榕。他在《茶館》裏扮演的常四爺已經和《茶館》一起,成為一個令人難忘的經典形象。
鄭榕的形象很有特點,既和藹又威嚴,他把這位可敬、可愛又可笑的太上老君演得入骨三分。太上老君的戲不多,每次出場,也總是短短幾句台詞。這麼少的戲對這個老藝術家來說,真是太簡單了。但他十分認真,每次拍戲,總是第一個到場,自己靜靜地備戲。他所有的戲,都在“天宮”裏,都要放“幹冰”。那是非常冷的氣霧體,演員一拍完就都趕緊逃離現場。放幹冰的地上又濕又滑,還要鋪設許多管道,它們被煙霧擋住,是看不見的。在拍攝孫悟空去丹房裏偷丹時,因為地麵濕滑,又看不見那些管道,金萊就摔了一跤。這一跤不是戲裏規定的,但他摔得很自然,我把這個鏡頭保留了下來。鄭榕年歲大了,腿腳又不大好,我怕他摔倒,總讓人去攙扶他離開,但他在一場戲沒有拍完前,從不離開現場。
出於對鄭榕的人品和藝德的敬重,我聘請他在《偷吃人參果》、《計收豬八戒》裏擔任表演顧問,重點輔導金萊的表演。雖然隻是顧問,但他處處事事都主動參與,每天起早睡晚,準備劇本。第二天一早,就向我提出他的想法。在現場,當他覺得演員的表演有什麼問題就提出意見。他待人一向謙和,平易近人,劇組裏的人們都很敬重他。他生活上的簡樸也令我非常訝異,他和大家一起吃住,不提任何要求,每天隻喝幾杯白開水。劇組特地給他買了點茶葉,他也不要。
在青城山上古常道觀裏住時,老鼠特別多,大家每天為打老鼠鬧得沸沸揚揚,白天還交換打老鼠的經驗,卻沒見他有什麼動靜。我問他:“鄭老爺子,你屋裏不鬧耗子嗎?”
他隻是微微一笑:“它們不到我屋裏來!”
後來我恍然大悟:因為他的屋裏沒有什麼可吃的,連耗子也不光顧他的房間!
鎮元大仙的飾演者吳桂苓:
這是最令孫悟空頭疼的一個對頭。因為他偷吃了鎮元大仙觀裏的人參果,又打倒了人參果樹,師徒幾個就怎麼也逃不出鎮元大仙的那個大袖子。他隻好上天入地,到處求援,但都沒有用,最後虧了福祿壽三星指點,到南海去求觀音救活了果樹,大仙才放過了他們。
鎮元大仙是道家的老祖,神通廣大,地位崇高。我認為北京人藝的演員吳桂苓合適,他天生就具有那種威嚴和傲氣,在他麵前,孫悟空的神通一點也不濟事。
吳桂苓和鄭榕一樣,都有對藝術極端負責的態度,不管角色大小,戲多戲少,都非常認真。他為了演好這個人物,向我們居住的青城山道觀的道士潛心學習道家規矩、禮節,並和道長交上了朋友——這些我以後還要提到。
彌勒佛的飾演者鐵牛:
這是一個讓我最感困難的角色。從一開始我就在物色,試妝也試了十幾個,沒有理想的人選。眼看快拍到他的戲了,還沒有找到,我十分著急。
1985年的年底(大約是10月份),上海電視台請我帶孫悟空、豬八戒去參加他們一個節目的慶典,我們去了。晚會上有不少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演員,他們很關心《西遊記》的進展。知道我為還沒有找到彌勒佛而發愁時,仲星火說:“我給你介紹一個人吧!”
我驚喜地問他:“誰?”
他笑著一指:“就在那兒!”
我順著他的手指看去:隻見一個人坐在靠門邊的條椅上。他那厚厚的嘴唇,圓圓的臉盤,眯眯的笑眼,胖胖的身材,慈和的笑容,不就是再理想不過的彌勒佛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想不到千挑萬選,竟然在這裏找到了!我大為興奮地衝到他麵前,提出我的邀請:“來《西遊記》裏演彌勒佛好嗎?”
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就這樣,我得到了一個異常滿意的彌勒佛。
王母娘娘的飾演者萬馥香:
在戲曲行當裏,王母娘娘該叫老旦了。我選了空政歌舞團的萬馥香來演。一方麵因為她年齡形象都合適:身材微胖,麵龐富態,一副雍容華貴的模樣,同時還因為她是歌劇《江姐》裏第一位扮演江姐的演員。我非常喜歡《江姐》,裏麵的所有歌曲我都愛聽。選擇萬馥香來扮演王母娘娘,有些感情分在裏麵,但不影響人物選定的質量。
萬馥香得知我找她來演王母,高興極了,因為她已經許久沒有演戲的機會了。她來到劇組後,有一天,我請她為我唱一支《江姐》裏的歌曲,她唱了我最喜歡的“春蠶到死絲不斷”。她的歌聲依然那樣清亮柔美,這段歌從溫情到高亢,從委婉到激越,訴說江姐對生活的眷戀,對人民的熱愛和對祖國的忠誠,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王母娘娘的戲不多,但萬馥香很好地完成了這個角色,以後,在1987年的春節晚會上,她又演唱了許鏡清為她寫的“王母娘娘之歌”。
遺憾的是,幾年以後她就去世了,是癌症,發現時已是晚期。她貧病交加,上醫院看病是她的愛人蹬著自行車送去的,連個出租車都叫不起。這消息讓我特別感傷。
第一位“江姐“走了,隻有那委婉的歌聲依舊回蕩在我耳旁。
觀世音的飾演者左大玢:
觀音,是救苦救難、萬人崇敬的菩薩。她是美麗的,但她的美不是青春年少的美,更不是妖嬈豔麗的美,而是穩重成熟、儀態萬方的美。
扮演觀音的演員是湖南省湘劇院裏的左大玢。“文化大革命”裏,她主演的湘劇《園丁之歌》差點被打成毒草。1976年我在湖南長沙錄製傳統戲。錄過她主演的《百花記》、《生死牌》。她在《追魚》裏扮演觀音。戲不多,但我覺得她的外貌和氣質極適合演觀音;她有微凸的眼瞼、略略上翹的嘴角,時刻麵帶笑意、慈祥和藹,特別像廟堂裏的觀音塑像。當時我就對她說過:“假如將來我拍的戲裏有觀音,我一定讓你來演。”這個預言在《西遊記》裏實現了。
我們采景時路過長沙,左大玢和大家見了麵。李成儒極力反對我選她演觀音。他說:她歲數太大了,應該找年輕些的。我說:“觀音不是小美人,她是菩薩!要有分量。”他堅持意見,和我爭來爭去,最後我惱了:“是我定還是你定?”他才怏怏地閉上了嘴。
觀音雖然出場機會多,但戲都很短。為了省錢,和所有的演員一樣,左大玢每次都是需要時就叫她來,拍完就走,有時隻在劇組待一兩天。所以她認為自己這個角色不過是個“大龍套”,不受重視!但後來隨著《西遊記》在全國的影響,觀音的地位之重要也越來越顯現,現在的她已經成了“活觀音”,經常許多人認出她來,有的農村裏的年畫還以她為模特。
金池長老的飾演者程之:
說到老藝術家,還要提到一個重要人物:程之。
他扮演《禍起觀音院》裏的老方丈:偷袈裟的貪心老和尚。他的表演非常好,可是有一件事令他苦惱,那就是化妝。
金池長老是個百歲以上的老人,程之臉上已經有不少皺紋,但不夠多。化妝師需要在他臉上再搞出許多皺紋來。他們把乳膠糊在他的臉上,再用吹風機吹,為此,隻化妝就要花四個小時。大家都等著他,他有些於心不安。晚上,他居然沒卸妝。
第二天,我們吃驚地發現程之的妝居然非常完好,大家抱怨他:“帶著妝睡覺多麼難受,也對皮膚有害呀……”他滿不在乎:“這多好,省了化妝時間,免得大家等我!”
他的這種為大家著想的精神,讓我們讚歎了許久。
程之老爺子是個可愛的老頭,他不但開朗歡樂,詼諧風趣,還多才多藝。吹拉彈唱,無所不能。平常誰都喜歡和他聊天,他到哪裏,歡樂就到哪裏。
1987年的春節晚會上,程之還和扮演黃眉大仙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曹鐸一起,自編自演了一段非常精彩的相聲,至今我還為當時因時間限製不得不刪去了一段而感到遺憾。
令人悲傷的是,他也已經離開了人間,聽說走得非常突然。他是個快樂的人,是在快樂中去世的。但他畢竟是走了,帶著他的快樂,留給我們的是一段短暫而美好的記憶。
二郎神的飾演者林誌謙:
福建歌舞團的林誌謙是我在采景的路上認識、選定的。他在劇組裏不隻演了二郎神,還演了混世魔王和不少小人物。更主要的是,他還擔任了武術設計。關於他,我要多說幾句。
林誌謙是個非常有特點的人。他豪俠仗義,身上具有古代武俠人物的影子。他的武功特別好,是著名武術家萬籟聲的關門弟子。萬籟聲當過蔣介石的保鏢,蔣介石曾經為他題字:“天下無敵手”。林誌謙因為熱愛武功,學習認真,深受萬籟聲的喜愛。
九、綠葉扶紅花(4)
他一天到晚閑不住,不論什麼時候,總是到處掄拳。樹木和牆壁,都是他擊打的對象。他住的房間牆壁上就有許多小凹痕,都是他打出來的!
他編排的武打動作都是以人物特點為依據的。這也符合我的要求——一切要有特點:豬八戒的滑稽笨拙,孫悟空的靈動機巧,全都要體現出來。眾妖怪也都有各自的器具機關,比如與《掃塔辨奇冤》裏與小白龍對打的龍女,用的就是海帶。他把藝術體操中紅綢舞的動作編排到了這場龍女戰小白龍的戲裏,一場海帶與劍的格鬥,可謂既巧妙又優美。
他雙手的骨關節都是厚厚的繭子,打人一拳可是吃不消!據說在劇院時,因為有流氓騷擾女同事,他就當了護花使者,一個人把十個流氓打得落荒而逃,其中一個人還進了醫院。後來他自己後悔不該出手太重,買了水果到醫院去看那個挨打者。
他相貌英俊,氣質陽剛瀟灑,劇組裏不少女孩暗戀著他,有幾個女演員也打聽他結婚沒有。那時不像現在這樣開放,女孩們都比較含蓄,不好意思直抒胸臆,但有人也有些暗示,他卻像個絕緣體,不來電,對她們無動於衷。大家和他開玩笑:“該結婚了,該找對象了!”他也不理會。一次,一個女孩從福建追到組裏來看他,他客客氣氣周旋了幾句,就讓劇組裏的項漢代他去送客。項漢倒是很樂於代辦這個差事。我聽說這事,抱怨他:“她大老遠來看你,不該這樣冷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