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5)(1 / 1)

不許孩子浪費食物

強強4歲了,長得壯壯的,吃飯也從不要爸爸媽媽操心,總是一個人吃得香香的。比起那些吃飯都需要父母威逼利誘才肯張口的孩子,強強的父母好像應該很省心了,但是爸爸媽媽還是有了一些擔憂:強強胃口好,吃東西的時候也是眼大肚皮小,每次都喜歡在碗裏堆很多菜,但是四歲的孩子食量畢竟有限,結果每一次信心滿滿的強強都沒有能把碗裏的東西吃完。這雖然看上去是小事,強強的父母卻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強強一直都認為浪費食物是理所當然的話,那麼以後強強浪費其它的東西也會是一樣的態度,浪費的習慣一旦形成,再多的家產都會被揮霍一空的。

強強的爸爸媽媽於是給強強定下了一個規矩,吃飯的時候隻能在碗裏放一點東西,不夠吃地話再去添,吃多少拿多少,就連出去吃自助餐也一樣,不能浪費,要是有食物剩在碗裏沒有吃完,會受到父母小小的懲罰,例如不能看自己喜歡的卡通,不能買自己喜歡的玩具。

好像看似苛刻的要求,其實卻是培養孩子好品德的重要舉動,浪費在任何時候都會是一個壞的行為,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認為隻要能賺錢就不怕花錢,但是一旦揮霍成性,很少有人能經受得住無度揮霍的,仔細看看各國的富豪們,真正浪費的人很少,反而很所富豪們都把節儉看作是立業之本。

1870年,洛克菲勒創辦了標準石油公司,憑借著毫不手軟地打擊、兼並對手等手段,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國。在他僅僅38歲時,美國煉油業的90%已經被洛克菲勒控製,並大幅度降低了石油產品的價格。在洛克菲勒時期,汽油價格從每加侖88美分下降到5美分。到1910年,約翰·D·洛克菲勒名下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雖然1911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決標準石油拆分為幾十家公司,但拆分後的公司的價值之和,遠遠大於原先作為一個統一實體的價值,這使洛克菲勒擁有的財富愈來愈多。

洛克菲勒的成功,與他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他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從小就從嚴厲的母親那裏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這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對於很多人來說,“富不過3代”是一個鐵一樣的定律,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持續了6代,絲毫沒有出現頹廢或沒落的跡象,反而有愈來愈旺盛的勢頭,這與洛克菲勒家族對子女的教育息息相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育他們要節儉。

小約翰·D·洛克菲勒是老約翰·D·洛克菲勒惟一的兒子和繼承人。小約翰·D·洛克菲勒又有6個子女,最大的是姐姐芭布斯,其它五個都是男孩,從大到小分別是約翰、納爾遜、勞倫斯、溫斯羅普和戴維。在他們小時候,曾一同飼養兔子,然後賣給科學實驗室,以這種方式來賺取零用錢。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富可敵國的洛克菲勒家族,似乎令人難以置信。

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孫之所以能獲得日後非凡的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小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勤儉。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環寵壞,不管是老約翰洛克菲勒還是小約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麵都相當花心思,並有一套祖傳教育計劃。

首先是自己做到勤儉節約,從來不讓孩子感覺到“我家裏的錢很多的,是可以隨便花的”;其次是讓孩子參加勞動,讓他們懂得掙錢的艱難,珍惜勞動成果。

勞倫斯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3代傳人。在林肯中學讀書期間,他對旅遊、探險以及攝影等方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出生在美國最富有的家庭,但是他從來沒有在這些事情上亂花錢。盡管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但勞倫斯一生節儉,為家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當他94歲去世時,可謂是坐擁億萬家財,在美國叱吒風雲。

勞倫斯的孩子要想有零花錢,隻能自己做家務掙得。逮到走廊上的100隻蒼蠅,可以掙到一角錢;捉住閣樓上的一隻耗子,可以掙到5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各自的價錢。勞倫斯和納爾遜分別在7歲和9歲時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許權,每雙皮鞋2分,長筒靴每雙1角。通過這樣的方式掙來的零花錢,孩子們自然是非常珍惜,而不會大手大腳地亂花。

正是這種節約的傳統,不僅使洛克菲勒家族興旺發達起來,而且經曆了六代人而不衰。

當今的孩子攀比的多,節約的少;平凡的多,成功的少。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育他們節約,相信他會成為那很少的成功者,就如洛克菲勒一樣,而且你無須花太多的精力來教育他,隻需要讓孩子從不浪費食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