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11)(1 / 1)

給孩子買一件樂器或一件運動用品

好新、好奇、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為孩子準備一件樂器或是運動用品倒不是為了讓孩子一定成為音樂家或運動員,音樂和運動都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情趣,它們能使孩子活潑、健康地成長。

很多名人都有一些我們可能不清楚的特殊才藝:影帝黃秋生彈得一手好鋼琴;主持人蔡康永會表演京劇;馬英九也會說相聲……在香港,許多娛樂圈內的人還組織了明星足球隊、明星羽毛球隊等。擁有這些才藝的名人們,倒不是要在這方麵拓展出什麼新的領域來供自己發展,而就是處於一種愛好,在他們看來,學習音樂也好、打球也好,都是為了一種生活的情趣。

KEN從小就學畫畫,並且愛上了畫畫,從小到大,繪畫也為他贏得無數獎勵,但是KEN認為,他喜歡繪畫是因為他找到了一種途徑自我表達。

KEN原本是個普通內向的孩子,一次無意中在父母的桌子上發現了鉛筆和紙,好奇的他立刻抓到手裏不知道可以用來做什麼,對著它翻來複去地看。媽媽看見後,就用握著他的小手演示,用筆在紙上輕輕地劃,紙上就會有痕跡。KEN被這樣的東西吸引住了,自己拿起筆在紙上劃了起來,安靜地在紙上塗鴉著線條,直到劃到滿張紙都是道道了。

媽媽見兒子有了興趣,就開始對孩子進行了引導,她教孩子我們除了用筆劃線條,還可以畫點、畫圈、畫波浪……

KEN很快就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塗鴉,不久之後,他有了自己的第一副正式作品,畫的是隻兔子——當然很少有人看得出來,不過KEN的繪畫興趣別調動了起來。

KEN慢慢地長大了,繪畫技巧也提高了,一次和爸爸比賽投籃輸掉了以後很不服氣,KEN突發其想地畫了一張漫畫,畫的是自己正在漂亮地灌籃而爸爸在籃框下崇拜地看著自己。爸爸看了哈哈大笑,兒子會有畫筆來描繪自己的心情了,後來KEN一有高興或者難過地事情都會用畫筆來記錄,還畫了厚厚的一本繪圖日記。

KEN成年後並沒有選擇做一個專業的畫家,他說那是他的愛好,他不想用自己的愛好做為謀生工具,但是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他常常拿起畫筆:心情沉重的時候他畫大海讓自己超然;煩躁的時候他畫山泉讓自己平靜;開心的時候他畫日出表達喜悅,在很多時候,他還會放著音樂繪畫,讓自己的畫筆在音樂中流動,繪畫,成了KEN最愜意的一種表達。

其實你隻要稍微仔細一點就會發現,生活得開心的人往往都會有自己的愛好和情趣,在繁重的生活中,抽個空隙跳跳舞、打打球、或是彈幾支鋼琴曲,不需要有多麼高超的技藝,也不一定要人來欣賞,人的心態卻變得愈來愈好。

讓你的孩子也充滿情趣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精力旺盛地時候,這個時候讓孩子學習係統的某種才藝可能晚了一點,但是培養孩子的情趣卻正是時候。

如果孩子喜歡音樂,送他簡單易學的樂器,竹笛、口琴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孩子愛運動,就不要吝惜給他買籃球或是滑板的錢;孩子愛美術,就給孩子安靜的環境讓孩子靜心繪畫……

生活的情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速成,父母也可以給孩子這樣的氛圍,在家人共處的時間裏談談藝術、談談文學。

當然也要給孩子的玩樂定個“度”,應該分清生活的主次,孩子應該在完成自己的功課和其它應做的事情之後再來發展自己的愛好,也不可讓孩子過於地沉溺在個人愛好裏玩物喪誌。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