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參觀最好的大學
帶孩子去看看最好的大學,不一定是為了要孩子一定要去考這樣的學校,而是讓孩子感受到那種神聖的氛圍。讓孩子看看大學裏的人都在做些什麼,讓他們看看那些有著另人羨慕的學籍的學生,是怎樣在校園裏穿梭忙碌;讓他們看看那些年輕人,是怎樣地在為自己的理想打拚。
大學校園是最接近所謂“理想”的地方,這裏會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暫時還一無所有,但是他們接觸的卻是最前沿最新鮮的文化,他們即將成為某個領域裏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知道自己現在所沒有的,但是他們都相信自己有一天會得到一切。
我們就是要讓孩子,感受這樣的氛圍,喚醒孩子心中的理想。
理想的意義
——指向前進的方向
人的一生追求什麼,需要什,有理想的人會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然後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給人生的奮鬥一個明確的方向。
——激發鬥誌
理想和現實有區別,而且更美好,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就是動力的源泉,因為人們對理想的設想讓他們看到了現實的不足,同時大家又看到自己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理想的樣子,於是會努力著去達成這個目標。並且理想經過人的努力,又是能夠實現的。因此,理想使人不滿足現狀,理想使人有所向往,有所追求,激勵著人們朝著美好的未來而奮鬥。理想使人充滿希望,使人不為現實的困境而灰心,也不為一時的勝利而滿足。理想鼓舞著人們戰勝困難和曲折,努力達到光明的彼岸。沒有理想就沒有動力。
——職業理想對事業的成功有著巨大推動作用。那些對職業有著夢想的人,總是能夠才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能在事業上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要鼓勵孩子為理想奮鬥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理想充滿美好的憧憬,但對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會出現的困難和曲折,需要父母給他們指引。
美國耶魯大學進行過一次跨度20年的跟蹤調查。
最開始的時候,研究人員對參加調查的學生們提了一個問題:“你們有目標嗎?”90%的學生回答說有。
研究人員又問:“如果你們有了目標,那麼,是否把它寫下來呢?”這時,隻有4%的學生回答說:“寫下來了。”
20年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跟蹤當年參加調查的學生們。結果發現,那些有目標並且用白紙黑字寫下來的學生,無論是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平,都遠遠超過了另外的沒有這樣做的學生。他們創造的價值超過餘下的96%的學生的總和,而剩下的那些人忙碌了一輩子,卻無所作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那些把理想記錄下來的人,他們不會看到自己過去寫的話,每看到一次就提醒了自己一次,也激勵了自己一次,才會把夢想堅持下去,而那些不做記錄的人,很多人在多年以後,甚至忘記了自己說過的理想。
怎麼樣對待理想,生活就怎麼對待你。
——讓孩子理解,理想高於現實,但是不代表是虛幻的,要實現它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機遇不是空等而來。
——讓孩子靜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孩子的夢想再美麗,也需要腳踏實地,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讓孩子做好失敗的準備。沒有誰能保證自己的人生永遠順利,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都有可能在下一秒出現,能做的,就是堅韌不拔,多堅持一秒,就離夢想更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