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一次家裏的主人
孩子成年了,他渴望獨立的心願也愈來愈強烈,可是他準備好了嗎?
在孩子還沒有真正離家之前,不妨讓孩子做一次家裏的主人。
明帆總是喜歡抱怨自己的媽媽:“你為什麼一點生活情調都沒有,爸爸的薪水不是挺多的嗎,你怎麼還算得那麼精,灑脫一點好不好?”
媽媽苦笑:“你認為花錢很容易嗎,那下個月爸爸的薪水你支配,我看你倒是能怎麼灑脫地替我們安排生活。”
說幹就幹,第二個月明帆真的就掌握了家裏的經濟大權。拿到爸爸剛發的薪水,明帆大致計算了一下,每日的基本開銷應該還用不到一半,家裏的影碟機有些壞了,修也是要錢的,而且未必修得好,不如買個新的吧,順便把最新的電影影碟也多買一些回家。新的影碟機拿回家,父母都沒幹涉,笑嘻嘻地用新影碟機看電影,還高興地說:“這個一家之主不錯,關心大家的娛樂啊。” 明帆心中暗自得意,錢不就是用在這些地方的嗎,你們以前花了那麼多錢,都買了什麼了,花得一點價值都沒有。
半個月過去,好像沒有怎麼大的問題,每天媽媽在自己這裏領用的生活花銷都在預算之內,明帆心想掌握經濟大權也不難嘛,於是偶爾還給父母一些驚喜,買些小禮物。
突然收到的電話賬單讓明帆嚇了一跳,原來自己的預算忘記這一筆開支了,接下來父母的話又讓他驚出了一頭大汗,原來他們提示他還有水費、煤氣、電費、物業費的賬單沒到呢,明帆立刻估算了一下剩餘的錢,好像已經不夠用了。
幾天後爸爸來報告,有朋友要過生日,需要送禮金,讓明帆準備一下,明帆慌了神了,不得不對父母投降認輸。
爸爸媽媽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明帆的錯誤:沒有預留每月的常規開支;沒有預備每月可能會出現的意外開支,例如朋友生日的禮金;對於影碟機這樣的非必需品不應該在月初就買,而是應該在月末頭節餘的情況下再計劃,明帆這樣衝動地購買顯然影響了後麵的所有計劃;家裏並不富裕,為應急而準備的存款明帆也忘記, 每月準時把這筆錢存進銀行。
經過這一次,明帆也才發現經濟大權並不是那麼好掌握的,他不禁感歎:“生活的成本怎麼那麼高。”一邊也變得謙虛,向媽媽請教起了生活常識。
孩子總是會高估自己獨立的能力,也總是會把父母的工作看得過於簡單,他們有幹勁有誌向當然是好的,但是父母也有必要讓孩子清醒一下,給孩子潑一盆冷水。
你是不是也可以像明帆的父母一樣給孩子一次這樣的機會呢?把家裏的一些權利交給孩子,讓他體驗一次做一家之主的感覺,不是為了要讓孩子出醜,而是讓孩子知道,己離真正的獨立,還差得多麼遠,讓孩子在家中預演自己的失敗,總好過孩子真正獨立後去體驗到的深深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