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反向抵押貸款給付金額的計算(3 / 3)

像張大爺家這樣的情況在中國非常普遍。如能推出反向抵押貸款的壽險品種,就可以解決許多老年人的生計問題,減輕子女的贍養負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使贍養老人有了一些社會保障。

如果張大爺參加反向抵押保險後,將自己的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經評估同地域房產的目前單價為6500元/平方米,折價總計58.5萬元,扣除需要支付勞務費用、稅費、評估費及每年付給金融機構的年息等各種費用(占房子估價中的35%),給付總額為38.25萬元,按照大數定理,63歲的老年人張大爺尚有存活餘命為16.58年。那麼,用一個等式表示每個月的給付金額就是:

[房屋麵積×房屋評估單價×(1-35%) ÷16.58] ÷12個月=每月給付金額。

張大爺每月有1911元的房產轉化收入,不僅很好地解決養老、看病問題,還有一定剩餘可用於其他方麵的需要。

四、一個反向抵押貸款業務的示例

無獨有偶,據有關報道,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財經司的劉建軍處長,曾經參與了同溫家寶總理及保監會相關領導共同對反向抵押貸款產品的設計與論證。他向記者透露,按照目前的方案,未來可以投保此項業務的自然人,其年齡將被限製在62歲以上,同時,還需要對房產的麵積進行限製,例如規定不小於一定的麵積,以利於保險公司收回之後經營獲利。

劉建軍處長用反向抵押貸款的模式,也為自己算了一筆賬。譬如他今年59歲,在朝陽門有一處建於1999年的190多平方米的房產,經評估此處房產目前有八成新,房屋單價7000元/平方米,折價總計133萬元,而保險公司在與投保人在履行合同後,因為需要支付勞務費用、稅費、評估費以及每年付給金融機構的年息等各種費用,所以通常要從房子的估價中扣除25%,按房子估價的75%計算給付總額約為94.75萬元;將預期給付額分攤到投保人的預期壽命中去,就是每年的給付金額。

我國當前人均壽命男性為69歲,劉建軍的預期壽命為10年(69-59=10)。

那麼用一個等式表示每個月的給付金額就是:

每月給付金額=[房屋麵積×房屋評估單價×(1-25%) ÷(男女平均壽命-投保人實際年齡)] ÷12個月

33  所以劉建軍每月獲得的給付金額應為:

[190平方米×7000元/平方米×(1-25%) ÷(69-59)] ÷12=7895元在最為關鍵的“月支付額”問題上,還有一個計算公式是按房屋的當前評估價值,減去預期折損和預支利息,並按平均壽命計算,分攤到投保人的預期壽命年限中去。這個公式應當反映的結果更為確切,可以表示為:

每月給付金額=(房屋現值-房屋折損+房屋增值預期-保險公司預支貼現利息)/(預期壽命-投保時壽命) ÷12個月

此間,無論房價上升還是下跌,反向抵押貸款的月給付額度都不會發生較大變化。如果投保人實際壽命超出投保時預期壽命,仍將按原來約定繼續按月給付現金。無論自己活多長,保險公司都必須按月給同樣的錢。一旦業務量擴大後,客戶有超出預期壽命的,同時也有達不到預期壽命的,這樣,就可以達到平衡。有了這筆源源不斷的財源,老年人的理財觀念就會產生很多改變,也可以實現一些以前不會考慮的理財計劃。

反向抵押貸款的具體計算問題,是相當複雜的。在其他處將予詳細計算,這裏就不予細致說明了。具體計算模式還有許多,這裏隻是擇其要而簡單說明,隻是為大家把握這種貸款的具體運作思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至於說各種反向抵押貸款的具體運作,如房屋產權贖回與不予贖回;每期款項支付是定額或是非定額,是年金式支付還是一次性總付,或是其他支付方式;如老年人壽命預期超出既定期限時的款項收回與非即刻收回,等等,這些都有著眾多的事項需要予以細致地把握。

這裏需要給予聲明的是,劉建軍處長給出的預期壽命是有誤的。這裏是將我國男子當前人均壽命69歲,為計算基準,減去劉建軍處長目前的年齡59歲,得出尚有10年的壽命,再據此計算每個年度可以得到的抵押房款。實際上,當人們能夠生存到59歲時,餘存壽命絕非僅僅隻有10年。比如,根據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中國城市60歲男子的死亡率為0.009313,這是一個很低的數字,即1000名60歲的老年人,當年死亡的人數隻有9個多一點。根據中國保監會同時發布的大數定理,可得知60歲男子的餘存壽命為18.79歲。若再考慮一定的保險係數,再加上未來人口的壽命延長,這裏預期劉建軍處長的餘存壽命尚有20歲,一舉活到80歲,應當是一點也不過分。這樣,上麵計算得出的結果,就需要打上一個相當大的折扣。

比如,每個月份可以得到的房款將隻有3500元左右,這對老年人的養老補充而言,依然是一個很大的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