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Viager係統——反向抵押貸款在法國的變形(3 / 3)

西方經濟學理論的一個基本支點,就是“經濟人”假說。這一假說認為人都是理性地考慮、判斷周邊的一係列行為,並做出合理的決策。這一假說還認為人都是“經濟人”,是要以效用最大化或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為最終追求目標。個人行為的一切都會從經濟合理性、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慮問題。如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件事的運作可以為自己帶來多大收益,又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然後來判斷該行為的發生是否有益。用養老金支取的形式來買賣房產,其關鍵因素之一是房產價格的評估,房價評估與其它交易方式的價格評估應沒有太大的差異。

也有相當人員認為,人並不是充分理性的,而隻能是有限度的理性。所以,單純從“經濟人”的角度來觀察人的一切行為,並非明智之舉。如個人即使預見到將來可能發生的風險,也不願意犧牲當前的消費為以後的事項做出事先安排。再如個人信息資料短缺,信息獲取不充分,獲取成本過高,也是個人有限理性的基本原因。為此這就需要有一個國家強製計劃,像父愛般地為個人的一生提供最低保障”。在這種Viager係統的實施中,顯然已經蘊含有相當的倫理道德的色彩,再加上“賭一把”的感覺,是超越了經濟學的一般理念的,故此無法簡單地套用所謂的“經濟人假設”予以理性地判斷。

六、Viager與遺贈扶養的聯係與區別

將法國的這種售房養老行為,與我國民間社會廣泛流傳的遺贈扶養行為做出比較說明,應當是非常需要的。

(一)Viager與遺贈扶養的聯係

Viager安排通常發生在個人與個人之間,這是Viager係統的一大缺陷。這一模式類似於我國民間社會廣泛流傳的遺贈扶養,但又有相當的區別。兩者的共同點是:

1.都是老人擁有住房的私有產權卻沒有繼承者或後代,或後代不願意繼承這筆房產,以房產養度晚年生活,為養老尋找穩定持續的經濟來源。

2.都是老年人對自己擁有房產價值的一種特殊處理方法,使同一幢住房能同時達到居住、養老保障的雙重目的。

3.都是老年人將自己死亡後因無人繼承的房產的價值,通過一種製度安排來21 2提前變現套現,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提前享用的可行思路。

4.都是有收入卻無房產的中年人通過長期對他人的付款,以最終獲取對方擁有房產的產權,在運用得當時,還是一種效益頗高的房地產投資。

5.兩種製度是一種經濟物質行為,是以長時期的錢財給付和住房產權的最終轉移為事件的實質,同時又是一種倫理情感現象,雙方長期的經濟往來中,不可能完全脫離倫理情感等超經濟行為的一種幹預。

6.都是賣者和買者就買者的尚存餘命的一種理性的判斷和預期,是雙方間就此預期同現實狀況的博弈。

7.都是一種長達數年、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長期行為,長期的運作中極易發生種種不可預知的風險需要予以防範。

8.都是一種個人之間的“一對一”式的行為,個人的壽命、年齡、身體狀況及經濟收入等,將對整個事件的成功與否有著很大影響,這也是Viager模式同反向抵押貸款相比較的最大缺陷。後者是機構與個人之間“多對一”或“多對多”的運作機製,風險即要小得多。

(二)Viager與遺贈扶養的差異

兩種模式的對比中,法國的Viager係統與我國的遺贈扶養模式,兩者間也有較大的差異,對此差異的評析同樣是饒有趣味並有特殊價值的。大致可表現為:

1.遺贈扶養具有濃鬱得多的倫理情感的色彩,扶養與被扶養的雙方一般都限於有一定親情和親屬關係的人之間;Viager係統則更多地屬於一種經濟物質的行為,行為的雙方並不局限於親屬之間而可以擴展至任何人員之間。

遺贈扶養行為因其過多的倫理情感因素的摻雜入其間,對此行為的約束和可能發生的風險防範,僅僅限於傳統習俗和社會輿論,而無法將其上升到製度層麵。

從製度條款的約束中給予事前的和事中的防範,這同目下的商品經濟社會是格格不入,同目下人們已經達到的思想觀念也有較大的距離。在這種遺贈扶養行為中,扶養人有可能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很長的時間,很多的錢財支付,最終得到的遺贈品的回報,已經是微不足道、毫無價值,也可能是花費時間、精力、金錢都很少,就憑空占了一大筆遺物的繼承。像趙本山主演主導的電視連續劇《馬大帥》,馬大帥迫於生活無著落,去給一位久病臥床不起的老人做護工。終於用自己的真情換得雙方的真情,該老人於臨終時將自己的房產和貨幣30萬元遺贈給了馬大帥。這種事例隻限於電視劇中出現,在生活中是少之又少。

2.遺贈扶養行為實施中,每期應當支付的貨幣額度、最終可遺留的房產、被扶養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等,似乎都沒有任何必然的聯係,隻是一種被籠罩在溫情脈脈的親情關係的氛圍之內,處於一種“糊塗賬”的狀況,大家不去探究其間的必然聯係,也無一定的標準給予一定的規範和限製。Viager係統則有著一不定期的標準和執行規範,每月應支付的貨幣同將來要收回住房的房價、同賣主的年齡、身體及預期存活壽命等,都建立了一種有機的聯係。因遺贈扶養的權責利不清,行為發生與否及發生的狀況及結果的評判標準的認定不一,扶養中出現糾紛者也是比比皆是。一方認為自己完全盡到了應盡的職責,對方卻對此評價甚低,另一方認為即將遺贈財產的價值甚高,對方對此又不一定看得很重。遺贈扶養行為有必要向Viager學習,以有效地改造自己。

3.遺贈扶養雖受到國家法律的承認並納入法律調整的範圍,但主要還是遵從一種約定俗成和傳統習俗的製約。而遺贈扶養行為實施中的種種不確定性,日常行為的頻繁及瑣細也使得“清官難斷家務事”,除較大的不公或因此引起較惡劣的後果外,也難以由法律給予較準確的宣判。Viager係統則有著明確的計量和計算的標準和方法,在交易的雙方之間有著較為明確的權責利機製。在出現問題時,也能夠得到相關法律的約束和規範。它通過Viager係統的特殊安排,買者對賣者在未來長時期的存活年份中,每期都要持續不斷地付以一定的錢財供其日常開銷使用。每期支付錢財的數額,則又是在考慮賣者的年齡、尚存壽命、身體健康狀況等,將遺留財產主要是房產的價值,再加當時的市場利率等因素,予以全麵細致地計算,以得到最終的結果。

4.Viager係統的最大好處,就在於將雙方的交易關係簡單化並理性化,從過於濃鬱的倫理親情中得以解脫,而輔以商業、利益計算與評判的成分,以適合今日商品經濟社會的基本法則。對扶養與被扶養兩方的關係,也進化為一種買者和賣者之間的商業交易行為,然而又是一種期限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關於期房與現款之間的交易行為。買者長時期的不停頓付出,換來的是對賣方未來遺產傳承的一種權利;賣者則是將自己身故後仍會保留的若幹遺產的價值,通過Viager這種特殊製度,轉化為自己生前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可謂是兩全其美的大好事。

不論是法國的Viager,還是我國的遺贈扶養行為,應當承認都有著較大的缺陷,原因就正在於這兩種行為都隻是交易雙方或扶養與被扶養雙方之間的一種“一對一”的行為。然而,如果一個行為具有長期性、複雜性、且涉及事件的重大性,顯然都不大適合這種一對一式的運作模式。為此,大規模、專業化的由特定機構對老年人個人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反向抵押貸款、售房養老等行為,就有必要花大力氣快速推出。

七、法國Viager係統的趨進——反向抵押貸款

2004年6月18日《論壇報》披露:“與其留給子孫,不如自己享用?”稱為老年人的融資新時尚。該報道很有鼓動性:一種不動產貸款新品種即將登陸法國。它堪稱不動產貸款的一次革命!這個貸款新品種來自英、美國家,名叫反向抵押貸款(reverse mortgage,譯成法文是pret hypothecaire inverse)。這種貸款可使退休者以獲取終身年金的形式出售房產,同時繼續住在抵押出售的房屋裏。反向抵押貸款頗似法國人熟悉的終身年金製房產交易(viager),但將不是個人與個人兩廂同意進行的,而是通過銀行進行的。

銀行貸款專家指出,今後大批法國人要退休,他們擁有房產,但收入不高。其中一些人可能決定以終身年金形式出售並享用他們的房產,而不把房子留給繼承人。而許多繼承人由於平均期望壽命的延長,屆時可能已經購買了房子。專家指出,這實際上是一種集體終身年金製房產交易。法國政府請數家單位研究將引進“房產抵押養老”,探討這種技術嫁接到法國的可能性。消息靈通人士透露,遞交給財政部的初步報告很令人滿意。最終報告將於6月30日呈交。財經部將用一個夏天進行研究。在法國采用這種新貸款技術需在立法上和規章上進行修改。

政府可能會考慮設立一個機構,管理這個新市場,以便互助承擔貸款機構的風險。銀行的作用雖未厘定,但可能是這種終身年金房產交易管理公司與房主之間的中介人。如果這種不動產貸款創新形式被政府采納,將屬於抵押貸款改革計劃的一部分。財經部長薩科奇5月份就宣布打算簡化規章死板、費用過高的現行抵押貸款體製。

改革的關鍵是修改“專一性原則”(principe de specificite)。按此原則,不能用同一種抵押品申請數種不同貸款。這個禁忌打破後,就可以開發多種新產品,如反向抵押貸款、消費抵押貸款、開創企業貸款等。在此情況下,貸款將由一件已經用於購買房地產的抵押品作保障,此舉可給銀行提供保障,使顧客獲得更低的貸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