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在袁甲三去世之後,曾國藩在紀念這位老戰友的碑文中,表達了充分的敬意和深深的懷念。
袁甲三的努力最終取得了成效,也就在袁世凱出生那年的秋天,袁甲三收複臨淮關,大敗撚軍。為了表彰他的功績,朝廷授予了袁甲三漕運總督和欽差大臣的職務,全權負責安徽、河南和江蘇三省的軍務。這個好消息的傳來,讓袁家上上下下都喜氣洋洋。
沒過多久,袁世凱出生了。為了紀念這些喜事,袁保中就給他取名為世凱。
然而,就在袁世凱出生之後,袁家的運氣似乎開始壞了起來。或許,一個大家族在經曆了某個事業發展期之後,總會走一段下坡路吧。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袁家那個擺脫不了的厄運又開始作亂了。在袁世凱四歲那年,不滿六十歲的袁甲三去世了。
袁甲三的去世,使得袁家失去了~根棟梁。可是,厄運並沒有就此結束。沒過多久,袁鳳三和袁重三也相繼去世了。
這樣一來,加上先前已經病死的袁樹三,郭氏的四個兒子就全死光了。而這個時候,德高望重的郭老太太還活得健健康康的!
家不可一日無主。無奈之下,作為第三代的長子,袁世凱的父親袁保中便當起了袁氏家族的“管家人”。當家之後的袁保中,隻能完全放棄了舉業,一心投入到經營袁家各種產業上去。很快,這個留著山羊胡須的讀書人,就變成了滿腦袋生意經的商人和地主。
就在袁家走厄運的時候,中國的內亂更加嚴重了。
當時,太平天國起義雖然已經被撲滅,但撚軍的勢力卻一天天大了起來。於是,剛剛攻下南京的曾國藩,又奉命北上討伐撚軍。曾國藩的北上剿撚,讓年幼的袁世凱見識到了戰爭的野蠻和殘酷,但同時也塑造了他日後重武輕文的豪邁性格。
曾國藩來到北方後,為了盡快消滅撚軍,實行了堅壁清野的軍事策略,也就是要斷絕撚軍的後勤供給。對於這個策略,袁家自然是全力配合。當時已經住在袁家老宅的袁家人,圍著宅子挖出了一條很深的溝。同時,還築高寨牆,設置炮樓。這時候的袁家老宅,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軍事堡壘。
袁世凱五歲的時候,就在袁家老宅的高牆上,親眼目睹了一場清軍與撚軍的血腥廝殺。
當時,很久沒有得到食物的一批撚軍殺到了袁家老宅,和守衛在這裏的清軍展開了殊死搏鬥。好奇的袁世凱在家裏人的帶領下,登上了高牆四處眺望。
眼前的殘忍景象讓很多人都十分恐懼和惡心,然而年幼的袁世凱卻一點都不害怕。當他看見正在拚命的兩方人殺得鮮血直流時,眼神中似乎還流露出了一絲興奮和開心。
毫無疑問,這次的觀戰,對於袁世凱日後軍事強人性格的塑造,有著很大的作用。
此子不是讀書郎
盡管袁世凱在很小的時候就對軍事很有興趣,不過按照袁家教育後代的傳統,他必須走讀書和科舉的發展道路。這一點,對於袁世凱的各位長輩來說,是毫無疑問的。
袁世凱七歲的時候,經過多年的征戰,清朝終於剿滅了撚軍。袁家也從常年戰備的狀態中走了出來,開始恢複生產。同時,也是更為重要的,繼續讓袁家的下一代,其中也包括袁世凱,接受似乎千年不變的科舉教育。然而,這些長輩們沒有想到,袁世凱又哪裏是個讀書的料呢?
從很小的時候起,袁世凱身上的野性就暴露無遺。他不僅不好好讀書,以圖將來通過科舉考取功名,還到處惹是生非,成了鄉裏有名的紈絝子弟。
袁世凱的野性,讓袁家長輩們頭疼的同時,也十分擔憂:這樣下去,這孩子哪能夠走上科舉入仕的“正路”?繼續胡鬧下去,他的前途就毀了!看來,是應該想辦法好好管束一下袁世凱了。而這件事情,就落在了袁世凱的叔叔袁保慶的身上。
看到這裏,大家或許會疑問:為什麼教育袁世凱的不是他的父親袁保 中,而是叔父袁保慶呢?
關於這一點,要從袁世凱過繼給袁保慶當兒子說起。
原來,袁保慶雖然很早就成了家,可是直到四十歲了,還一直沒有孩 子。這之前,他的夫人牛氏曾生過一個孩子,卻也天折了。跟袁保慶比起 來,袁保中的情況正好相反:包括袁世凱在內,袁保中一共有六個兒子。
為了能讓袁保慶這一支後繼有人,經過商議之後,袁家決定把袁世凱過繼給袁保慶。
其實,袁世凱還是嬰兒的時候,就一直吃牛氏的奶水,牛氏實際上是袁世凱的奶媽。加上本來就是一家人,因此袁世凱跟牛氏的感情十分深厚,情同母子。
袁世凱過繼給袁保慶之後,自然也就由袁保慶來負責他的生活和教育 了。不過,袁世凱並不是在家鄉接受的科舉教育,而是在山東濟南。這又是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