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症狀:少言寡語、不愛交朋友
京京今年8歲,是個特別內向的孩子。她不愛說話,也不愛交朋友,做事情很謹慎、小心,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一個人坐著看書。
即使和媽媽在一起,京京的話也不多,媽媽問一句她才答一句,有時候媽媽對她說了好幾句話,她隻是“嗯”、“啊”兩聲作為回應。一天晚上,京京寫完作業後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做完家務,就坐在旁邊和她說話:“剛才給你削的蘋果吃了沒?”京京的眼睛仍然盯著電視,說:“吃了。”媽媽問她:“你的作業寫完了?”京京回答:“嗯。”“那你檢查了沒有?都做對了嗎?”京京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媽媽接著問:“沒有不會做的題?”京京搖搖頭:“沒有。”
京京喜歡獨來獨往,她很少會和別的同學或朋友在一起玩,沒有別人的邀請,她是絕對不會主動參加到遊戲當中去的。媽媽問她怎麼不和別人說話,不和別人一起出去玩呢?京京回答:“我不喜歡和別人在一起交流、玩耍,我喜歡自己一個人,這樣安靜。”“你不希望自己朋友成群,經常和大家開心地在一起嗎?”京京告訴媽媽:“我在別人麵前感覺不自在,不知道說什麼,聊什麼話題,也就沒有勇氣認識朋友。”
京京不和外界接觸,媽媽很擔心她會得自閉症。這樣下去可怎麼辦呢?
專家藥方:多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交往
內向是指性格、思想、感情等深沉、不外露。過於內向的孩子,不主動和外界接觸,被動的情況下,也隻是應付一下,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往往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心理上更容易滋生自卑、沒有安全感等消極情緒。
改變孩子的內向性格,父母首先要為孩子創造寬鬆、和諧的生活環境,從而使孩子的性格全麵發展。父母還要多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交往,讓孩子走出自己封閉的小圈子,融入夥伴的氛圍中。生活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過多幹涉、保護、否定他,也要允許孩子犯錯誤,不要粗暴地對待孩子,多表揚孩子的優點,增加他的自信心,不要經常批評、諷刺孩子,否則,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除此之外,內向的孩子說話通常很謹慎,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語言習慣,多給孩子講話的時間,不能心急地打斷他。對於問題,內向的孩子往往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會開口回答,所以,父母不要追問孩子過多的問題,不然,會使孩子更加緊張而語無倫次。
媽媽調教/養: 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
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
改變孩子過於內向的性格,父母要鼓勵、引導孩子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凡事盡可能讓孩子參與討論,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應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對於孩子正確的意見,父母要肯定、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孩子錯誤的意見,父母切勿挖苦、諷刺孩子,要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然後再給予相應的指導。
8歲的簡簡是個很內向的孩子,他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於一些不是很有把握的答案,他往往不敢說出口。有時候,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簡簡對書法很感興趣,他每天都堅持練字。為了支持簡簡,媽媽也時不時地拿著毛筆寫幾個字。一天晚上,媽媽把自己寫好的幾個字拿給簡簡,讓他看看寫得怎麼樣。簡簡拿著看了一會兒,說:“挺好的。”媽媽問:“是嗎?挺好?就沒看出來有什麼毛病?”簡簡想了想,小聲地說:“媽媽,你寫得有點潦草,我得仔細看才能看得出這是個什麼字。”媽媽聽後,對他說:“你的眼睛越來越尖了,媽媽寫得確實快了一點。媽媽虛心接受你的意見,再寫得認真一點。”說完,媽媽又提筆練了起來。
有空的時候,媽媽就會帶簡簡去看書法展,並鼓勵他積極思考,說出自己對作品的看法。有一次,媽媽帶簡簡去參觀一個個人的書法展。媽媽領著簡簡轉了一圈後,故意問他:“這些字哪個寫得最好呢?”簡簡回答:“寫得都挺好的。”媽媽繼續問他:“是嗎?那麼你覺得好在哪裏呢?”簡簡有些不好意思:“我不知道該怎樣說,反正都挺好的。”媽媽鼓勵他:“沒關係,你盡管說。”簡簡說:“這些字布局好,粗細均勻,看起來蒼勁有力,很有氣勢,我想應該是一位老爺爺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