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一章 塵土(2 / 2)

重返故土,需要時不時地接受塵土撲麵的親昵,衣裳鞋子和屋舍書案得經常清理,偶爾又想起不帶一絲微塵的清柔的海風,想起充滿陽光雨溫和而潤澤的海島上的日子。但畢竟是踩著厚厚的黃土覺得踏實,更多的是文化心理上的那種妥切,根深蒂固,也是與生俱來。西部也像沿海一樣,有了發展的時勢,隻是說我趕上了所謂潮流,我卻並不是一個存心追逐時尚的人。我從藍色的大海邊溯流而上,尋找我血管的源頭。我們依賴於厚土而存活,借助於陽光和水分而生長,並開始懂得與大自然一道兒促使塵埃落定,剔除物資和精神的浮躁之塵。用我們祈望的淚水,澆灌幹涸的母土,讓飽墒的土地五穀豐登,草木茂盛,鮮花開放。由農耕文明而工業文明而科技世紀,其資源與市場也離不開大地,它與整個時空一起在塵土和風雨中高歌挺進。

我們所生活的這座古老而嶄新的大都市,其城垣原本也是塵土壘成的,頂多不過是加工燒製了的塵土。秦磚漢瓦,記取了遙遠的故事,眼看著許許多多從塵土裏生到被塵土所掩埋的生命。更朝換代,冬去春來,曆史老人總是步履緩慢而又行色匆忙。生活在新世紀的吾輩,從土到洋,從土壘的城牆到城門的洞開,從城牆根的電腦網絡所搜索到的真正大千世界的消息,所有的光榮與夢想都翩翩而至。廣廈驟起,車流如湧,燈紅酒綠,霓裳飄舞,好一派旖旎的風光。而生存的競爭在加溫,物欲中的人的精神居所正期待安頓。從生態看,滿世界的鋼筋水泥和現代材料,正日益蠶蝕著我們親愛的土壤。厚土中的有機物會被囚死,地下水被斷流,地殼在下陷,建築物也勢必傾斜坍塌。但願這不是關於塵土的危言聳聽,我們心存的是永遠的祝福。

我常常用腳步叩問這一片古老的土地,周秦漢唐的靈魂可曾感觸到二十一世紀的遙遠的問候。八水繞長安的風景何處尋覓,曲江流飲的詩情畫意又在哪裏,王維的輞川早已埋入曆史的記憶,興慶宮的湖水己失卻了清澈的嫵媚。好在我們像西方人那樣,學會了小心翼翼地侍弄人工的綠草地,還有音樂噴泉,以及讓人真假難辨的美麗的花朵。唐詩宋詞成了珍藏的古董,國畫書法延綿不斷地頑強地守護在文化市場的領地。而人們的語言方式,尤其在年輕人嘴裏已摻雜了港台口吻以至英語詞彙,一切敘說都明顯有了新世紀的印記。而塵土依然,盼望充沛的雨水和燦爛的陽光,像普通平民一樣指靠著有好日子過。

我記起了多年前的一次高原行旅,是在秋天的塞上邊地。車子在婉蜒曲折的鄉間公路上行駛,突然被沒膝深的塵土攔住了去路。粉末似地塵土像水一樣默默流淌,洶湧著,蠕動著,卻堅硬地不容我們前行。這是塵土對我的一次切膚的震撼。塵土何以模仿水流的形狀,是惡劣的生態環境還是嚴酷的生存狀態所致,我為我的父老鄉親所生活的土地而感涕。盡管我在年少的時候沒少受過體力的勞苦,我還是被這沒膝深的連綿數十裏的塵土刺傷了,以至現在回憶起來還曆曆在目。

我曾向西向北穿越過大漠戈壁和遼闊的草原,領悟過迷人的風光,也體察過貧窮與辛酸。我為西部而驕傲,也為西部而悲痛。沙塵暴的警示,在呼喚綠色,呼喚我們物質與心靈的富有。黃黃的卑微的塵土,像我們身上的一粒粒骨肉,它是否舒適,牽扯著我們的五髒六肺。它是我們的舞台,我們的床榻,我們光榮與夢想的所在啊!從塵土中來,到塵土中去,這就是宿命,也是人們賴以活著並為之努力的依靠。塵世迢迢,我們迎來的是又一個浮動在路口的光明之神。

《陝西日報》二〇〇一年三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