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二章 牡丹園記(1 / 1)

周末假日,欲覓得一處山野幽境,經友人引領,去了終南山下的牡丹園。是在傍晚的細雨中上路的,向南,再向西抵達目的地時已看不出園子的景色了。似乎投宿於黑黝黝的大山的懷抱,一席農家飯,幾盅桂花酒,有一種還鄉的感覺。然後住進一間外土內洋的茅草屋,舒心地交付了睡夢和鼾聲。這不是一般的茅屋,是園主親手設計修造的,是遠古那個叫阿姑的美麗女人結草為廬化為牡丹的所在。是讓一種叫“算黃算割”的鳥兒叫醒了,快到收麥子的時節了,這久違了的泣血的神鳥歌聲依舊,還是那麼虔誠而天真。站在茅屋簷下,環視四周的園林,沒有看見鳥的蹤影。畢竟錯過了花期,信步園子裏,看到的是一株株茂密的牡丹綠臻臻延綿在山坡上,少了那種姹紫嫣紅的情景。幸而還可以見到被稱作草本牡丹的芍藥,在扮演看花王雍容華貴的角色,讓你在尋思國色天香的花魂。倒是園子裏任遊人采擷的杏子和梅李,讓你觀賞山野苑林的當兒,親口品嚐最新鮮的生命果實。可以結識一隻小山鼠,讓它舐你的掌心。也不懼怕腳下溜走的一條小蛇,它是在為你舞蹈。當然也不要忌諱午餐桌上的蛇肉,它是從養殖的蛇池裏捉的。一隻不知名的小鳥不經意中鑽入了孔雀的領地,就在孔雀欲殲滅小小來敵時,友人搭救了這小可憐蟲,讓它飛往廣闊的空間。山坡上,見村姑在采摘野菜,說是在為客人準備酒席。看來,整個山坡,當是牡丹園的菜地了。

園主是年近半百的人了,土生土長,在遠處當過兵,又在縣裏幹公安,終了還是回歸故土,廝守這片田地。他熟知這裏的情況,並完善著這裏的神奇。這裏與名人比如老子、鍾馗都可以掛上鉤。阿姑泉是古老的地名,開掘阿姑泉的阿姑是鍾馗之母。鍾馗滿腹華章,卻因奸相弄權而屢試不弟,遂碰死在金鑾殿上。後人敬其節操,譽其為終南進士,成了民間流傳的保護神,以捉鬼馳名。阿姑化魂為牡丹仙子,在災難中孕育了美好。為了這種美好,鍾馗便麵對了邪惡。這種神奇虛幻的傳說,最終物化為國色天香的牡丹,在這片生長不息的土地上大放異彩。

這片土地曾荒蕪過,像荒蕪過的傳說。自從園主某一天上山,在野林裏發現幾株白牡丹的那一刻起,牡丹仙子便開始魂歸故裏了。千年之前盛唐上林苑的牡丹的根沒有死,它還頑強地活著。武則天改朝換代,群芳競媚,唯牡丹不發一枝,女皇大怒,貶牡丹至洛陽。之後便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自古生長安之說。當然,興慶宮沉香亭的牡丹還在開,“雲想衣裳花想容”,且開得很火爆。白居易的《買花》說:“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想隨買花去。家家習為俗,人入迷不悟。”可見牡丹大雅也大俗,大俗而大雅,富麗堂皇,秀麗端莊,又何嚐不是尋常百姓凡夫俗子的鍾愛呢園主曆盡艱難所營造的三百畝牡丹,可謂洋洋大觀,圓的是人間的夢。

歸來時,園主送一盆牡丹,是他試驗盆載成功的品種。盡管隻可觀葉,看花還須等待來年春曉,也是讓人十分珍愛的。它葉片上的土色,久久衝刷不去,後來想,恐怕是牡丹葉子的本色吧。它隻是微小的山野幽境,以養植現代都市人向往大自然的一點可憐的心情。

《海口晚報》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