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人體健康指標(1 / 2)

一,身體健康的診斷內容

所謂身體健康是指人體各器官組織結構完整,發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生化指標正常,沒有檢查出疾病或身體不處於虛弱狀態。

身體健康診斷的基本內容包含整體性健康診斷和身體健康監測兩個方麵。整體性健康診斷包括疾病診斷、生理功能檢測、體能檢測以及包括健康危害因素和健康不利因素在內的健康行為診斷。身體健康監測是對身體健康狀況進行動態檢測、分析、判斷,以掌握身體健康的發展情況。身體健康監測可以為製定健身運動處方,進行促進健康的活動提供依據。一般說來,一般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診斷和監測身體健康水平:

身體形態發育水平調查:體型是否勻稱,有無發育缺陷;營養狀況是否良好;身體成分是否在正常範圍。

疾病診斷:各器官係統有無疾病。

生理功能測試:機體新陳代謝水平,各器官、係統的功能狀態。

身體素質是指肌肉在活動中所表現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協調性、柔韌性、平衡、反應、準確、韻律等功能能力。運動能力是指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出的走、跑、跳、投、攀爬、騰越、旋轉、空間變換姿勢、擊打等方麵的能力。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測試:速度、力量、耐力、反應、靈敏性、協調性、柔韌性、平衡等素質;跑、跳、投、攀爬等運動能力。

健康維護能力調查:考察對疾病的抵抗力,對生活中不利健康和危害健康的因素的知識。

二,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提出了十條標準:

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不挑剔事務的巨細。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體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皮屑。

10.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感到輕鬆。

三,我國傳統醫學中,也有十條健康標準:

1.眼有神:目光炯炯,無呆滯的感覺,說明精氣旺盛,髒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躍,情感豐富。

2.聲息和:聲如洪鍾,呼吸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呼吸16~20次/分),反映出肺髒功能良好,抵抗力強。

3.前門鬆:小便通暢,說明泌尿,生殖係統基本健康。

4.後門緊:大便每日1次,有規律,無腹痛、腹瀉之慮,說明消化功能健旺。

5.形不豐:保持體型勻稱,注意不宜過胖,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女性減l00)。

6.牙齒堅:注意口腔衛生,基本上無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說明腎精充足。

7.腰腿靈:每周有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不少於半小時;表現肌肉、骨骼和四肢關節有力或靈活。

8.脈形小:指心跳次數保持在正常範圍(60~80次/分),說明心髒和循環功能良好。

9.飲食穩:飲食堅持定時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飽食濫飲,無煙酒嗜好,注意營養科學合理。

10.起居準:能按時起床和入睡,睡眠質量好。

四,常用醫學上衡量身體健康的指標:

脈搏正常值:成人安靜狀態下60~100次/分;成人男性60~80次/分;成人女性70~90次/分;初生嬰兒140次/分。

血壓:收縮壓(高壓)90~13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壓)60~90毫米汞柱;凡收縮壓為14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90毫米汞柱即為高血壓。

體溫:正常人腋下體溫36度到37度,一天的體溫略有波動,但不應超過1度,一般早晨略低,下午略高,運動或進食後稍高,老年人略低,婦女月經期或妊娠期加高。

呼吸:16~20次/分鍾。

肺活量:肺活量是測量人體呼吸係統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指最大吸氣後能呼出的全部氣量。一般成年男性為3.5升左右,女性為2.4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