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你上班的公司健康嗎?——給你的辦公室“體檢”(1 / 3)

大部分的上班族在工作中,首先想到的都是薪金待遇、公司前景、個人發展等,而對於公司的辦公環境隻要是工作地點合適、辦公大樓明亮體麵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很少有人會考慮到自己正在工作的場所是否健康,是否會給自己的身體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

空氣汙染有多嚴重

現在很多寫字樓都是由大片的玻璃窗包覆著,空氣不易流通,很容易使各種有毒氣體彌漫在室內,讓人一進辦公室就會覺得頭痛、頭暈、想吐……

其實,辦公室空氣汙染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是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下麵讓我們看看,寫字樓中究竟隱藏著多少看不見的“殺手”,在一點點地侵害著上班族們的身體健康?

“軍團菌”逐漸侵襲寫字樓

王小姐在北京某高檔寫字樓辦公,她所在的這棟大樓落成大約有十年了,大樓采用的是全封閉式的玻璃幕牆,在當年來說,是非常時尚的特色建築。但現在卻暴露出了它的缺點:近日她發現公司的許多同事普遍出現發熱、咽痛、肌肉痛等症狀,而且她自己在辦公室裏坐久了也會頭暈腦脹、胸口憋悶。特別是一到流行性感冒的多發季節,公司上下大多數人都會出現這些症狀,嚴重的就得請病假,影響工作。為此,公司領導特意為每間辦公室配備了空氣淨化器和加濕機,甚至鼓勵員工接種流感疫苗,但這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辦公環境日益惡化、員工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後來,王小姐向醫學專家谘詢。專家認為,這棟大樓可能是遭到了“軍團菌”的侵襲。

“軍團菌”是一種水源微生物,當水溫在31℃~36℃時可長期存活。它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經呼吸道進入人的體內。“軍團菌”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肺炎型,如果早期不重視,或治療不規範,抵抗力弱者短時間內就會死亡;另一種是非肺炎型,病情較輕,類似於普通感冒或流感,症狀為發燒、肌肉疼痛、咽喉疼痛、咳嗽等,大約2~5天後可以自愈。一般“軍團菌”病的暴發流行期多在8、9月份,易發生在封閉式中央空調房間裏。“軍團菌”的易感人群通常為老年人、吸煙者和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同時,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也特別容易感染。

從1976年美國首次發現“軍團菌”病以來,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相繼有該病的散發及爆發。第一次爆發是1976年,在美國有162人患病,77人死亡。第二次大規模爆發是1999年,在荷蘭花展上,有100多人染上病菌。第三次爆發是2000年5月,由於墨爾本水族館管理上出現漏洞,空調冷卻塔沒有做衛生檢查,導致澳大利亞爆發了該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軍團菌”病。

有人把“軍團菌”病稱為“城市文明病”,因為“軍團菌”病最容易發生在封閉式的現代辦公環境裏。通常情況下,一般人群患“軍團菌”病的概率為35%,但寫字樓人群卻高達99%。

“軍團菌”病在1979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定義為“病態樓宇綜合症”,專指在一個封閉的辦公環境裏產生的困倦、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專家認為,“病態樓宇綜合症”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封閉。在封閉的室內,由於進來的新鮮空氣比較少,在氧氣逐漸消耗的過程中,細菌也在加速繁殖。第二個原因是空調。由於空調在運轉的時候有很多冷凝水,並通過排水管接到外麵去,這種環境特別容易滋生“軍團菌”。第三個原因就是裝修、裝飾材料散發甲醛、苯、氨而導致的化學汙染。

那如何有效預防“軍團菌”病的發生呢?專家們認為,首先加強室內通風,增加室內新鮮空氣的比例;其次是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來降低室內裝修汙染。

“SBS”——易被忽視的健康隱患

劉小姐是上海某著名寫字樓內的一名白領。她很愛養花,在自己那張並不大的辦公桌上,也要用仙人球、水仙花等小盆景來點綴一番。然而,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除了那盆仙人球之外,水仙花和小吊蘭都相繼枯死。不僅是劉小姐自己擺放的小盆景,就連公司租用的、有專人養護的觀賞植物,不是葉片萎黃,就是根係腐爛。

據植物專家分析,這些植物是由於“缺氧”和“中毒”而造成的。因為寫字樓內氧氣含量不足,再加上光照也不充分,植物很難進行光合作用。另外,大樓裝修材料中的苯、甲醛等有害化學氣體,也加速了植物的死亡。

植物的“反映”是如此強烈,與它們共處一室的上班族們受到的侵害就更是可想而知了。據調查,有超過80%的上班族在辦公室經常感到頭痛、疲倦甚至惡心,有超過10%的人甚至天天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包括打噴嚏、喉嚨幹燥、眼睛鼻子過敏、頭痛、昏昏欲睡、容易疲倦、咳嗽、氣喘、皮膚發癢、情緒起伏大……等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一種被稱為“SBS”,也就是“病態樓宇綜合症”的慢性“健康殺手”向上班族們伸出了它的魔爪。與通常大規模暴發“軍團菌”等極端形式的“SBS”不同,症狀輕微的“病態樓宇綜合症”往往不易察覺而容易讓人忽略。如果身體長期處於它造成的不適中,對健康的危害同樣是不容輕視的。據北京市衛生防疫站2003年的一項不完全統計,近5年中,他們接診的重症患者已逾千人。在上海,“SBS”每年造成的直接損失是620萬個工作日和包括醫療費、電費及生產力損失費等間接的經濟損失10餘億元。

“SBS”是長期待在空氣流通不暢的空間之後,身體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就像現在普遍流行的文明病——慢性疲勞綜合症,是看不見的健康慢性殺手。專家指出,產生“SBS”的原因來自四麵八方,包括空調通風管線內的細菌、複印機飄出的粉塵、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牆麵油漆溢散的甲醛,都可能是侵蝕上班族們健康的元凶,而辦公大樓的密閉式中央空調係統則是幫凶,使得髒空氣和致病細菌不斷在大樓內循環。

那麼如何預防和控製“SBS”呢?除了求助專業清潔維修公司定期保養檢修外,專家提出了三個基本對策:

1.嚴格控製汙染源

就是要除去不必要的汙染源、過敏源,妥善管理不得不存在的汙染物。保持個人環境清潔,不囤積垃圾。減少使用各種容易產生揮發性化合物和塵蟎等過敏源的物質。製訂辦公室禁煙守則。在美國,許多大樓內部完全禁煙,吸煙者必須走出大樓到戶外吸煙,以避免二手煙產生的危害。集中可能產生高濃度汙染物的如廁所、吸煙室、倉庫和事務機器區等空間,加強通風換氣頻率,並設置獨立空調係統。

2.維持通風設備的清潔

在有條件的狀況下常開窗戶。打開窗戶2~3個小時,就能有效降低室內過敏源濃度50%以上。即使再寒冷的天氣,大樓一定要開空調,以維持通風管道的清潔。定期更換濾網並請專業人員維修保養。

3.使用空氣清淨機

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25℃~28℃之間,24度以下就會顯得過於幹燥;相對濕度維持在60%左右最舒適,若超過80%則很容易滋生黴菌。我們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冷氣機、除濕機來調控辦公室的溫度和濕度,但是要注意,這些機器一定要定期進行維修保養,更換濾網。

甲醛和苯——罪魁禍首

江女士是某儀器公司的員工。2004年末,公司利用春節放假的時間對辦公場所進行了一次全麵的裝修。2005年元旦後,江女士搬到新辦公室上班,但不到兩個星期,江女士便逐漸感覺到胸悶、氣短及眼睛刺痛,辦公室裏的其他員工也出現類似症狀。2005年2月,江女士到醫院進行檢查,發現自己的身體機能出現器質性問題,血液指標異常,肺功能出現不可逆的病變,而罪魁禍首就是甲醛。

最近流行有一種說法:看一個企業的領導是否真的對員工好,就看他給員工的辦公室怎樣。但是調查顯示,超過50%的辦公環境達不到標準,而造成辦公汙染的主要是是甲醛和苯。

專家指出,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害氣體,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可疑的致癌物質。它會對人的神經係統、呼吸係統、消化係統造成很大的損害,容易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帶來哮喘、鼻炎、咽炎等一係列疾病,長期處於甲醛超標的環境中還可能引起鼻腔、口腔、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癌症。苯也是一種人們公認的致癌物質,它的濃度過高就可能引起白血病等癌症。女性如果長期吸入這種物質會患許多疾病。育齡婦女長期吸入苯會導致月經過多或紊亂。另外,苯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缺陷。而孕婦接觸甲苯、二甲苯及苯係混合物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嘔吐及妊娠貧血等妊娠並發症的發病率顯著增高,嚴重時還會導致流產。

對辦公場所進行裝修,就必然會帶來一些裝修材料的汙染,在裝修材料裏尤其是非環保建材中,可能含有甲醛、苯等揮發性氣體,如裝修中用的塗料、地板等人造板材就有可能含有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質,還有其他很多的揮發性有機物,都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另外,還有的辦公室存在邊裝修邊辦公或者裝修後立即進入辦公狀態等情況,這都不利於甲醛、苯等有害氣體的釋放。即使局部裝修,甲醛、苯等有害氣體也很有可能通過管道進入其他樓層,對其他正在工作的人造成威脅。

許多企業的老板或領導都存在著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企業的裝修及辦公用品購買沒必要像家庭那樣采用高標準,隻要便宜就行,根本不用考慮質量問題。實際上,辦公環境對人體的潛在危害遠遠要高於家庭,因為辦公場所一般都是采用中央空調,而且較為封閉,空氣流通不暢,室內的有害氣體不容易排出,會讓辦公人群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受害者。有關專家指出,不少寫字樓的空氣汙染都是由辦公家具選擇不當造成的。辦公室桌椅、隔斷、壁紙牆布、強化地板都可能散發甲醛、苯等有害化學物質。使上班族們的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甲醛、苯等有害化學物質的汙染呢?專家們也提出了建議:假如有條件的話盡量降低辦公密度,簡約裝修,選用環保材料。其次,如果僅僅是進行局部裝修,裝修時該處的中央空調最好停用,並進行適當封閉,力求把汙染程度降到最低。

“老款”寫字樓——先天不足難擋

“殺手”入侵一般來講,建築汙染一般需要8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全散發,再加上室內電器設備、裝飾材料及人員活動產生的各種有害氣體,都會導致空氣質量的惡化。所以,促使空氣流通是惟一解決之道。但“老款”寫字樓由於自身設計和設備上的缺陷卻很難實現這一點。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室內空氣交換全部依賴於中央空調

為了片麵追求落地玻璃的視覺效果,有很大一批“老款”寫字樓采用的是鋼筋水泥外加全封閉式的玻璃幕牆,室內空氣交換全部依賴中央空調,通風效果比較差。即使玻璃幕牆上安裝了可開啟的窗戶,也隻是為了配合建築安防工作而預留的消防窗,不僅數量較少,而且在一般情況不允許隨意開啟。所以,室內空氣交換全部交給中央空調是不能滿足辦公人員對新鮮空氣的需求量的。

2.空氣內循環,缺乏足夠的新風注入

“老款”寫字樓給中央空調換氣一般都是采用在大廈核心筒部位設置一個“新風豎井”來進行。這種方式雖然節約了一部分空間,但弊端在於,越是靠近大樓的底層,抽風能力就越弱,抽取的新風也就越不新鮮,在機房與回風混合處理後又送入室內。即使出風量能夠符合國家標準,但其中真正的新鮮空氣含量也隻有30%左右,對辦公室內的工作人員來講,吸入的大部分還是舊空氣。特別是有些“老款”寫字樓,沒有設置專門的排風口,而是利用室內的門、窗、外牆實現空氣流通,就像在一個盆裏洗手,雖然手在一遍又一遍地洗,但水卻沒有更換。如果大樓密閉性較強的話,那麼這個大樓就會像一個吹滿氣的氣球,新風無法送入,人們呼吸的始終是內部循環著的汙濁空氣。

3.空氣淨化方式簡單

大多數中央空調采用的空氣淨化方式是通過無紡布或過濾網進行過濾集塵。這種方式雖然結構簡單,易於安裝,成本低廉,但由於濾材孔徑較小,所以風阻大、噪音大、耗電量高。更為嚴重的是,要是設備或材料選擇不當,“漏網”的各種汙染物會積留在新風過濾係統或送風管道中,當輸送“新風”的時候,就會混合大量遺留的汙物,對人體造成損害。

4.潮濕環境為細菌滋生提供溫床

因為通風管壁的外側環境與管道中輸送的新風或室內循環空氣有一定的溫差,所以管道壁會存在“結露”現象。這樣陰暗潮濕、有積塵的環境將為“軍團菌”等各種病菌的滋生提供最好的溫床。一旦達到適合的溫度和濕度,這些病菌就會很快大量繁殖起來。不斷地隨著輸送的“新風”進入各個辦公空間,造成室內可吸入顆粒物的增多。

對於這樣的“老款”寫字樓來說,要進行一次徹底的空調檢測和消毒不僅花費巨大,有的甚至需要在小範圍內拆除房屋部分結構才能完成。而要將全玻璃幕牆改造成可開啟式的窗戶也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麵對潛在的危害,專家認為,我們應當提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勤於通風。尤其是在使用中央空調的地方,必須定期檢測,及時消毒,防患未然。

細菌的“窩藏地”在哪兒?

美國科學家通過一項研究發現,現代化的辦公程序,使得辦公區域成為細菌滋生的大本營。研究者對某些辦公區域進行測試,結果每平方英寸的細菌量高達2萬多個。電話、鍵盤、地毯等都是細菌的“窩藏地”。同時,研究人員對馬桶的坐圈也進行了測試,結果令人大吃一驚,辦公室裏桌麵的細菌數量比廁所裏的細菌數量高出幾百倍。“無所不在”的細菌困擾著上班一族,為了自身的健康,請你給自己列出一份殺菌清單吧!

鍵盤——潛在的細菌炸彈

在今天這個高速發展的網絡信息時代,電腦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它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各種隱患。就拿一個小小的鍵盤來說吧,有人認為,鍵盤像個小垃圾場,此話並不為過。許多鍵盤因為長久使用,沾滿了汗漬、油漬,原本白白淨淨的它卻已經成了一位“黑包公”。再加上鍵盤的構造,它的縫隙裏有很多地方我們平時根本無法消毒或者清洗。如果拆開鍵盤,你會驚奇地發現,在那些縫隙裏,或者殘存著我們吃過的快餐餘粒,或者滯留了帶菌者喝過的水、噴過的飛沫,還有很多灰塵、纖維、頭發、汗毛等汙垢。除了鍵盤裏麵肉眼可見的髒物之外,更不可忽視的是鍵盤表麵還覆蓋著無數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各種傳染病原體。可以說,一個鍵盤,也就是一個潛在的細菌炸彈。